分析低碳旅游视角下度假型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分析低碳旅游视角下度假型酒店管理
高睿可张宝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气候的变暖,极端恶劣天气时常出现,所以,全九江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全新的高度。
发展低碳旅游是重要的保证。
作为旅游业的一份子,度假型酒店要全力配合。
文章首先分析了低碳旅游的概念及其视角下度假型酒店管理的要求,其次对我国酒店行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及手段。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
针对度假型酒店而言,选取怎样的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酒店的服务水平以及成本控制,所以,改进度假型酒店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和改进度假型酒店的综合运行水平。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及其视角下度假型酒店管理的要求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所谓低碳旅游,强调旅游用品的选用要以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为出发点,出行方式也要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尽量乘坐排量小、无污染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最佳。
低碳旅游主要涉及到酒店和交通公司,要配合相关部门的举措,与之共同推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相比景区受自然条件所限,酒店更容易在把握周围景点特征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和调整管理模式,推动低碳旅游行业的发展,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周遭景点的承接压力,互惠互利,彼此促进。
(二)低碳旅游对度假型酒店管理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度假型酒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又不等同于通常意义的企业管理,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内涵。
度假型酒店属于服务行业,通过向客人提供服务获取利润,服
务对象主要包括入住的客人以及景点的工作人员。
通常情况下,度假型酒店会以客户的需要和满意度为评价自身工作的标准和出发点。
在发展低碳旅游的新视角下,酒店管理也要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
1、注重维护度假型酒店的外在形象,通过优化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2、度假型酒店内部管理要特别强调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理念;
3、度假型酒店管理要以资源节约、生态文明为考核目标,完善措施降低酒店运行对环境的污染,对人员的危害。
发展低碳旅游要求度假型酒店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大胆的突破,既要继承、发扬度假型酒店管理注重服务质量的优良作风,又要推陈出新,不断向客人提供能耗更低、污染更少、低碳低排的绿色环保服务,进而起到优化服务质量的最终目的。
二、我国酒店行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施设备及服务水平滞后于发展低碳旅游的新要求
我国很多酒店的硬件设施已经开始接轨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仍然缺乏一些高科技、智能化的服务设备。
例如酒店的温度调节,国内酒店通常是依靠空调或者中央空调,并不能满足不同客人对温度的更为敏感、细致的多样化要求,而国外的一些高科技酒店已经配备了能够依据客人习惯和要求精准调节温度的设备。
当前我国大多数酒店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还是远远达不到星级标准要求,导致其长足发展受限。
(二)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从业素质有待提升
酒店管理和服务都是具备相应技术要求的工种,因而在低碳旅游视角下,更需要专业技术娴熟的人才加入到酒店管理中来。
反观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舆论对酒店从业人员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因而酒店行业接纳专业技术
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目前的酒店从业人员,特别是服务人员以中年人、失业女性居多,无论是学历还是从业素质都无法满足现代化酒店发展的要求,他们通常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不强,影响了度假型酒店引进高科技设备和先进理念的步伐,进而降低了酒店行业的整体水平。
对于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景区酒店,由于地域位置的关系,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尤其堪忧。
此外,高校专业设置对酒店管理的重视程度也略有欠缺,层次较高的高校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的输送能力严重匮乏。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跟不上低碳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体系建设关系到度假型酒店的综合实力和价值体系。
酒店行业的企业文化要凸显行业特色,结合度假型酒店发展实际,注重塑造上下统一、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度假型酒店要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企业文化是旁枝末节、无足轻重,因而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制度;要么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脱离实际,罔顾员工切实利益,因而得不到员工的普遍支持,推行受阻;要么企业文化建设仅仅考虑到经济利益,对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社会责任凸显不明确,这是我国酒店行业发展低碳旅游的首要问题。
(四)长足战略规划不足
对酒店管理而言,低碳环保的理念不能仅仅流于表面,要强化实践运作和执行力度。
当前我国部分酒店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战略调整与自身的管理模式、组织框架不够匹配,对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力度不够。
因而低碳环保的观念难以真正深入人心。
此外,绿色产品开发开发力度不足,绿色营销不够积极,尚未形成平稳良好的长期受益。
三、低碳旅游视角下优化度假型酒店管理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节能环保理念的推广学习
作为发展低碳旅游的主阵地和攻坚力量,酒店行业首先要加强节能环保理念的学习和推广,改变以往过分关注经济利益,轻视资源管理的传统理念。
作为资源消耗的重点监管对象,度假型酒店要在全体员工中普及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更要宣传发展低碳旅游对酒店自身的有利影响,从而激发员工们主动参与低碳管理、发展低碳管理、优化低碳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酒店还要注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对低碳旅游型度假型酒店发展的技术优势。
这就要求酒店要完善优化薪资结构,优化考核机制,改善工作环境,形成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引进新的管理措施
要在度假型酒店内部强化能源节约的管理,使节水节电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
还要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措施和设施,管理措施方面:要及时向入住游客传达低碳节能的举措和注意问题,并进行全面的监督;定时提供水电并向游客及时通知;及时关闭闲置的电器,加强对低碳旅游措施实施情况的考核和反馈总结等等。
设施方面:酒店要注意环保材料的选用和采购,要注意装设亮度能够调节的灯具;安装使用能够自动调节温度的空调,减少不必要的电力资源浪费等等。
上述种种,都是对现行酒店管理模式的大胆改革,这既需要管理者的魄力与智慧,也需要制度的监督与保障,这也是管理模式优化的关键所在。
(三)强化酒店文化体系的构建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尽管无法触摸,但是作用不容小觑。
低碳旅游视角下的酒店管理,必须要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文化内涵,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形成热爱环境、保护资源、追求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
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低碳旅游的发展。
考虑到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和推广,酒店非常有必要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现和反映低碳、环保概念,实现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两手抓的总体目标。
(四)注重低碳环保产品的研发
低碳环保产品以及相关项目的研发要通盘考虑酒店的发展实际,要机密结合酒店的发展目标、市场环境等影响因素。
酒店要特别注重改善服务质量,提倡绿色餐饮店,尝试打造绿色特征鲜明的营销方式,确保低碳环保产品能够赢得顾客的欢迎和认可。
客房装修采用环保材料,尽量杜绝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和浪费,确保客房服务环保节能;餐饮方面要尽量确保绿色新鲜食材的采购、运输和供应;尝试推出环保菜品和环保服务,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菜肴、酒水、饮品等等。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旅游,不仅关系经济的发展质量,更关系到生态文明的构建和环境、资源的保护,还是酒店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体现。
发展低碳旅游,也是酒店实现自我提升的积极举措。
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视角下研究度假型酒店管理模式的优化,需要思想上的加倍重视,技术领域的不断提升,制度方面的有效保障,是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崭新课题。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