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落与环境教案

聚落与环境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的聚居地——聚落》
授课教师:无为三中黄琳
授课时间:2015年12月29日授课地点:无为三中
教学设计: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无为三中黄琳
【教材分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开始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

前两节内容主要是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

本节主要讲述聚落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在人文地理学中,聚落也被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的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

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受到来自环境的控制与作用,因此,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

聚落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可采用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居住地的局限性及已有知识储备有限性的制约,故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讨论探究,配备大量的图文资料,这样的教学既鲜活生动,又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读图识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从生活经验出发列举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聚落的含义。

2.区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3.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4.掌握环境对于聚落形态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通过讨论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学科参与意识及学习地理的兴趣,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懂得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