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全真模拟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全真模拟试卷

2010年扬州市中考全真模拟试题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第1卷和第II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C)=12,Ar(H)=1,Ar(O)=16,Ar(Ca)=40,Ar(Na)=23,Ar(K)=39第1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1.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蜡烛制取炭黑 B.用简易净水器净水C.自制汽水 D.鸡蛋壳加入食醋中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无尘空气 B.加铁酱油 C.水银 D.不锈钢3.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A.麻辣豆腐 B.凉拌黄瓜 C.炒青菜 D.红烧粉丝4.下列物质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镀锌钢管 B.石英玻璃 C.冰箱保鲜膜 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5.在化学发展史上,为制碱工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 B.张青莲 C.道尔顿 D.拉瓦锡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加热液体7.据报道,今年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作增雨剂降雨是物理变化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桔子 D.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9.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10.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A.NO B.NO2 C.N2 D.N2O1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12.2009年2月20日某市许多市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闻到刺鼻的农药味。

经检测,该市自来水厂的水源受到某化工厂排放的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如苯酚就属于酚类化合物,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其化学式为C6H6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酚属于有机物 B.苯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6:1C.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6% 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913.在NH4NO3中,前后氮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A.2 B.4 C.5 D.814.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进入长久未通风的地窖时要做灯火实验 B.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 C.用食醋浸泡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 D.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15.小王同学需配制100g 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12g NaOH固体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C.用100mL量简量取88mL水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1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B.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C.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D.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17.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表面无明显变化;把Z金属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析出X。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Y>X>ZB.X>Z>YC.Y>Z>XD. Z>Y>X18.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1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Cu→Cu(NO3)2B. (NH4)2SO4→NH3C. CO2→CaCO3D. S→SO320.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 g/cm3)与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A.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第1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5分。

每空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4分)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1) 5个氨气分子______________; (2) 1个铜原子________________;(3) 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4) 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

22.(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 E.明矾 F.尿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 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2) 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__________;(3) 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4) 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___________。

23.(4分)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已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可以把它看作由Cu(OH)2和CuCO3组成的物质。

试写出Cu2(OH)2CO3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用一个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用一种试剂及相关操作就可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该试剂的化学式(试剂是溶液的,仅需写出溶质的化学式):(1) CaC12(CaO)________ (2) KNO3(NaCl)________ (3) NaOH(Na2CO3)________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 5分。

)25.(9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2) 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果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同时要收集一瓶用于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则最好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4)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5) 小雯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水变_______________;(填一种颜色)(6) 某校化学实验室需要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问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密度是1.19g/mL)________mL,需要水_________mL。

(结果保留1位小数)26.(6分)小亮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

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1)小亮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亮另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亮另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以上判断,小亮确定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8分)某校初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鱼虾是装在铁箱中进行远距离运送的。

输送途中将如何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呢?经了解后知道,解决鱼的吸氧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方法,即通过增氧泵或直接用瓶装氧气向水中增氧。

另一种是化学方法,即向水中加入增氧剂。

常用的增氧剂主要有过氧化钙或者过碳酸钠。

为了解增氧剂的增氧原理,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资料:资料一:过氧化钙为白色颗粒,化学式为CaO2。

干燥的过氧化钙在常温下很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或水中可缓慢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以长时间维持水中的溶解氧……资料二:过碳酸钠为白色颗粒,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该晶体溶于水生成碳酸钠、水和氧气。

能长时间维持水中的溶解氧……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过氧化钙属于____________(填“碱”、“盐”、“氧化物”);(2) 过碳酸钠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__________;A.MnO2 B.稀硫酸 C.稀盐酸 D.NaCl(3) 已知对缺氧池塘过氧化钙的用量是:水深lm,每亩用过氧化钙2kg,以后水深每增加0.5m,每亩增加过氧化钙l kg,现有水深1.5m的池塘10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