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塑料水杯B.纯棉衬衫C.羊毛围巾D.不锈钢盆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A.硫B.镁C.红磷D.铁丝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A.Fe2+—铁离子B.铝原子C.2He——2个氦元素D.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图1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6.图2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C.N、P点时,溶液的pH∶N>P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8.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9.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气体膨胀B.石蜡熔化C.火药爆炸D.光的色散10.图4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公园里花香四溢B. 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12.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B.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增大摩擦力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两者反应放出氨气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光的直线传播13.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B.金属、玻璃、石墨都是导体C.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D.钳子、羊角锤、定滑轮都是省力杠杆对14.图5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气体X一定是二氧化碳B.乙∶试管外壁发烫,说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C.丙∶二极管发光,说明水果电池提供了电压D.丁∶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却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 mm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C.正常人1 min 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16.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只利用了声传递能量C.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7.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
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汽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18.如图6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
则A.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B.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C.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D.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7所示,烛焰在光屏上A 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0.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C.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2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D.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22.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a、b为电压表或定值电阻,若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与R相同均为Ro。
当S1和S2闭合、S3 ;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 o;再闭合S3,电流表A1的示数为2I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均闭合后,电路消耗的功率为2I02R0B.开关均闭合后,a、b互换前后A2的示数之比为1:2C.将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与R串联,只闭合S1、S2,P从中点移动阻值最大端,变阻器消耗的I02R0功率变化量为12D.用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替换a、b其中的一个,移动滑片,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均发生变化且变化量相等,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连接方式有四种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2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______线上;电冰箱、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都用三孔插座,为了安全,三脚插头的接地脚应与用电器的_______相连。
24.仿照实例,请将运用的主要物理知识填写在右侧的横线上。
例∶铅垂线的应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塑料吸盘的安装-__________(2)飞机升力的产生∶__________(3)三峡大坝的船闸的使用一__________25.蹦极是一种运动游戏。
图9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游戏者所能到达的最低点。
当游戏者离开跳台向A点运动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_能;游戏者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绳子具有的_______能逐渐增加;到达B点时游戏者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所以游戏者在B点时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6.小明用除颜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的黑白两张纸分别将两个相同的瓶子包起来,再将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瓶中,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后,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了两瓶中水的温度,发现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
请回答下列问题∶(1)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的要_______(选填"好"或"差");(2)两瓶中的水是通过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3)已知包有黑纸的瓶中装有0.5kg 水。
0.5kg的水温度升高20℃,需吸收_________的热量。
【c水=4.2×103J/(kg·℃)】27.核能是一种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核电站中的汽轮机属于______(选填"发电机"电动机"或"热机")。
28.按图10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
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___________(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29.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2)白菜、大米、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
(3)生活中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4)洗洁精除掉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_作用(5)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其中的"氟"是指___________(选填"元素""单质"或"原子"。
30.根据图11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当观察到导管口有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2)乙是金属性质的实验。
步骤①体现了铜具有______性,步骤②验证了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31.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12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1)H的化学式为______(2)F的一种用途是______(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3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13所示。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