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文档资料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文档资料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翻译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而翻译的目的和策略则是人们自古至今所争论的话题。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

①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说过“译者所针对的读者几乎从来就是决定翻译程序和翻译中使用语言层次的主要因素”②,因此高校网页的翻译要考虑的其所要面对的对象和影响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结合我国几所高校的网页英文翻译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论概述一)目的论的核心理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弗米尔( Hans J.Vermeer )于 20世界70 年代提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他把翻译行为分为三类:( 1)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目的;(2)目标语环境中译者的基本目的;( 3)以及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

③根据目的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准则都是“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

弗米尔这样解释目的准则: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一种行为,每个文本由既定的目的产生,又必须为此目的服务”。

就翻译这一特殊的行为而言,在整体行为的“目的”层面下,翻译的策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其中有原作者的写作目的, 译者的译 图,文本类型,语言功能,文化外部因素等等。

从翻译的过程来因素以合力方式作用于译者, 而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最终决定翻译 策略的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翻译效果。

(二)目的论对应用翻译文本的指导应用翻译体裁大多注重信息的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反映, 文 本的“信息”和“呼唤”功能突出,实用性强、规范性强。

从文 本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从审美价值来看,应用翻译讲究“客观真实”而不是“艺术创造”,注重表达“言之有物”而不是“华而不实”,行为用字提 倡“准确地道”和 “通俗流程”。

从翻译策略来看,应用翻译大多数文本的策略导向基本译“归化”为主流, 以目标语读者为 中心。

④目的论的研究者来斯以布勒的二种语言功能为基础, 出了三种文本类型,即“信息型”,“表情性”和“感染性”。

“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在于告诉读者真实世界的客观物体 和现象;在“表情性”文本中,美学功能对信息内容的作用是补 充甚至是支配;而在“感染性”文本中,内容和形式应以获得文 本预期的超语言效果为准则。

从高校外宣的翻译从其所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此类文本应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信息性”文本, 时它还具有“表情性”和“感染性”文本的特点。

目的论学者还 提出了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三大法则, 即“目的法则”,“连贯法看,任何一种翻译策略都要受这些动机和因素的影响,各种动机但同则”和“语内连贯”。

应用翻译体裁的目的就在于向读者传递信息,目的性和功能性突出,所以这里体裁的翻译策略最适合于从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入手。

二、高校外宣综述(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外宣的意义随着我国高度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中国各大高校的网页已日益成为展示学校形象,提供各种网上服务的重要平台。

绝大多数高校的网页都有中英两种文本, 中国高校的英文网页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办学和开展留学生教育方面期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 中国高校的英文质量如何,事关中国的对外形象,对中国高等教育推进国际化战略来说至关重要。

(二)目前中国高校网页英文介绍情况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已经提高了英文网页的介绍,有些还有其他语种的参考。

在这些高校中,有少数重点高校的英文网页质量已经非常高,既符合语法规范,有突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留学生。

然而大多数普通高校英文网页的翻译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基本的语法问题,有些对中国独有的文化没有合理的解释。

有的甚至出现了错译,漏译和概念的错误理解。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高校的对外宣传部门应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为切实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以陕西省部分普通高校的英文网页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目前高校网页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外高校的外文网页,我们发现中国高校的外文网页存在一些问题:语法不规范,篇章结构问题,文化问题,语言问题,信息内容问题等。

主要的问题有语法不规范,语言呆板机械,“中一)语法不规范某高校的英文网页出现这样一句话: Example 1: “thehas high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educational universityquality.”首先,high 和 comprehensive 两个形容词位置有误, high 的位置应在educational quality 的前面,这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语法问题。

还有“ comprehen sive stren gth ”如何翻译也是个很大问题,根据推测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我校硬件设施完善,教育质量很高。

”所以这句话修改后的翻译应该是“ the university holds a great advantage in facilitates andeducationalquality ”。

Example: 2: for the past 70 years, XX Universityhasgrown from the cave homeand trained over 100,000 excellent cards and professions for the party andcountry.Example 3: its newly built Lintong Campus close to another popular tourist resort Huaqing HotSpring.cave home ” 本来的意思是用来表达“窑洞”的, 但是“窑洞”的正确英文表述是“ cave dwelling ”或者“ cavehouse ”。

例 3 中, built 和 LiTong Campus 中 了踪影。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英文网页作者的工作作风不够严谨细 致。

Example 4:The university has high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education quality. It covers 1,170 mu of land with the built-up area of 540 thousand square meters.在这段英文介绍中,出现了一个 1170 mu, 很显然译者在翻 译这段话时没有注意到中西方度量单位的差异, 西方读者是无法 明白“ mu 这个词的含义的。

四、篇章结构问题繁杂,这一方面是英文网页制作者对中文网页信息不加选择而全 部照译,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篇章结构不合理 , 整个篇章只有一个 大标题,没有小标题和子文本。

“人类在认知过程中,趋向于以 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

⑤ 这一认知心理学原理 在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某高校在其英文网站这样介绍 他们的历史: Example 5: The University has a long history as far back as to two origins: the Mining and Metallurgy divisionformed in 1895, of the Engineering College of BeiyangUniversity, and the Mining and Metallurgy Department set up in 1938, of the National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llege.Xi'an Mining institute, affiliated to Ministry of CoalIndustry, was established on September 15, 1958, based on part of the faculty and the facilities of the MiningDepartment, the Geology Department and the Basic CourseDivision.例2中 间的系动词 is 不见 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 往往篇幅冗长,内容这里的介绍过于冗长,其实国外读者对这些历史是不太关心的。

因为在各种信息浩如烟海的网络媒体时代,读者是很难读完一个“大拼盘式”的长篇文本。

反观国外优秀大学的网站介绍用词朴实,简介明了,如:Example 6: Harvard University is a private university located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a number of the IvyCollege. Founded in 1636 by the colonial Massachusetts legislature, Harvard is the oldest institution of high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urrently comprises ten separate academic units. It is also the first and oldest corpo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五、文化问题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中的许多交流障碍,来自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诺德在目的性行为》 中指出: 翻译行为不是在“剥离文化”的环境下 进行的,译者应考虑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文化差异,另外由 于文化差异, 传统上的原文和译文存在的“忠实”关系, 应当从 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译者有责任协调两种文化之间 的差异, 但绝不是把某种文化概念强加于另一种文化群体。

我们以中国高校英文翻译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来探讨目的论对 翻译策略的影响。

一)对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缺少必要的解释211 工程大学”,但对这一能够体现自己学校地位和实力的重 要概念却没有任何解释, 虽然中文网页的大多数读者都熟悉这个 意思,但英文网页的目标语读者对此概念毫无知晓, 如果英文网 页对“ 211 工程大学”不做任何注解,这一关键信息对国外受众 就毫无意义,起不到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作用。

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由于东西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的高校会经常使用一些空洞的 话语如“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 却缺乏有说服力的事实或 数据来支撑这样的说法,这样的文字往往被按原样译入英文网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