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1.1建立本方案的背景 (3)1.2制定本方案的目标 (3)1.3制定本方案的意义 (4)1.4制定本方案的过程 (4)1.5本方案的适用范围 (5)第二部分教育资源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5)2.1 教育资源类型 (5)2.1.1 媒体素材 (5)2.1.2 试题库 (5)2.1.3 试卷 (5)2.1.4 课件与网络课件 (5)2.1.5 案例 (5)2.1.6 文献资料 (6)2.1.7 网络课程 (6)2.1.8 常见问题解答 (6)2.1.9 资源目录索引 (6)2.2 教育资源的技术要求 (6)2.3 教育资源的属性标注 (7)2.3.1 必须的数据元素 (7)2.3.2 可选的数据元素 (8)2.4 专业教学资源的分类体系 (8)第三部分建设方案 (10)3.1 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 (10)3.2 功能模块列表与用户角色 (11)3.3 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规范 (13)3.3.1 专业资源库建设原则 (13)3.3.2 运行环境要求 (13)3.3.3 专业资源建设内容 (14)3.3.4 专业资源库功能要求 (15)3.3.5 性能要求 (18)3.4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规范 (19)3.4.1. 运行环境要求 (19)3.4.2. 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内容 (19)3.4.3. 网络学习平台功能要求 (19)3.4.4. 性能要求 (21)3.5 课程展示平台建设规范 (21)3.5.1. 运行环境要求 (21)3.5.2. 课程展示平台建设内容 (21)3.5.3. 课程展示功能要求 (22)3.5.4. 性能要求 (23)3.6 专业资源库开放访问接口规范 (23)3.6.1. 专业资源库提供接口场景说明 (23)3.6.2. 专业资源库接口以及方法列表 (23)3.6.3. 返回参数XML定义元素说明 (24)3.6.4. 接口调用输入参数说明以及返回参数示例 (28)第四部分硬件环境要求 (36)4.1 硬件环境架构图 (36)4.2 服务器基本配置 (36)4.3 服务器系统环境 (36)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及平台建设方案(讨论稿)第一部分前言《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与平台建设方案》是用于引导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软硬件建设,规范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共建与共享的技术文件。
该方案是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指导和评价依据,是实现全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共建与共享的技术保障。
1.1建立本方案的背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在独立设臵的高职院校开始了示范校建设工程。
面向示范校提出了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为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选择与国家产业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布点量大的专业,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2011-2015 年)》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吸纳社会资金,加大专项投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满足专业建设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提高教学效益。
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让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学校,使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教学工作,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加快高等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技术应用和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
1.2制定本方案的目标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信息化教育方法和资源的承载平台。
高职院校的领导对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研制与推广,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
但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库认知水平、平台搭建的技术规范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因此,制定一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对教学资源的认知水平,规范教学资源库支撑平台的建设,引导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对高职院校构建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制定我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的目标是:1、提高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认知水平,缩短高职院校间的差距;2、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平台提供硬件环境技术方案;3、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平台提供软件设计方案;4、提供资源制作规范和相关人员行为规范。
1.3制定本方案的意义1、本方案的制定可以让高职院校在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少走技术弯路,通过收集已建院校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其他正在筹建资源库平台的院校规避建设风险,提供正确和有效的建设方法论,提高高职院校在资源库平台建设项目的成功率,迅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为建设省级专业资源库平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本方案规范了资源建设、交换、分享的标准,将扫除进我省高职院校之间资源交换的技术障碍,通过统一的资源交换、互访的标准,为校际资源共建共享铺平道路。
1.4制定本方案的过程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在教育厅高教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之路,从我省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国内外资源库建设的经验,在专家论证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方案。
主要工作过程如下:1、文献调研(1)国内专家、学者对于教学资源库的研究成果;(2)国外教学资源库的研究;(3)教育部有关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和文件。
2、国内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1)国内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研究;(2)国内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问题研究3、形成我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初稿结合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调查和问题的研究,形成方案初稿。
4、开展试验,征求意见(1)初稿完成后,提交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研究部门征求意见;(2)由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作用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试点单位;(3)总结存在的问题进行方案修改;(4)组织我省高职院校研讨。
5、总结定稿(1)专家组审定;(2)教育主管部门审定;(3)定稿颁布。
1.5本方案的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省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硬件环境和平台软件搭建、资源库和网络学习平台和专业课程建设工作。
第二部分教育资源的类型及技术要求2.1 教育资源类型遵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31),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1 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1.2 试题库试题库是按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2.1.3 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2.1.4 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课件和单机版课件,网络版课程需要能在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
单机版课程通过技术处理在网络教学环境或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2.1.5 案例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2.1.6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2.1.7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由两部分组成: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2.1.8 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2.1.9 资源目录索引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2.2 教育资源的技术要求本方案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供资源开发者参考。
其中属性一栏为“M”,表示必须符合的技术要求,“O”表示建议符合的技术要求。
2.3 教育资源的属性标注2.3.1 必须的数据元素这类数据元素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中的必须数据元素一致。
它是任何类型的表2-2 必选数据元素一览表2.3.2 可选的数据元素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的可选数据元素中抽取出了与教育资源密切相关、并对各类教育资源都适用的属性集合。
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开发者自身的工作过程作为参考属性有表2-3 可选数据元素一览表2.4 专业教学资源的分类体系为了便于对资源的分类方法有一个完整的说明,图2-1列出了本方案提供的分类体系,以作为资源组织建设的依据。
专业教学资源库分类体系中提供了大类专业、子库、适用对象、适用课程、专题和素材类型等6种专业资源的分类属性,用于资源展示和导航分类的属性标准。
图2-1 专业教学资源分类体系图第三部分建设方案3.1 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高校数字化学习体系是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集网络课程建设及展示、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备课、网上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于一体的数字化学习体系,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体系以资源共享为目的,面向海量资源处理,包含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等诸多功能,实现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分享和归档;同时又能利用平台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制作和题库、作业库和试卷库等素材资源建设,方便教师和学生开展网上教学。
同时,还包含了专业资源的建设成果展示平台,向行业、兄弟院校展示其教学资源,核心专业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
以专业资源库为核心的数字化学习体系包含了以下主要模块:专业资源库共享平台、教师备课系统、学习平台与教学评价、数字学习中心门户、专业资源收集与上传工具等,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核心的数字化学习体系框架如图3-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