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能力:运动协调能力
一、什么是运动协调能力:
运动协调能力是指身体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的协调、肌肉的协调和运动觉的协调。
二、提高运动协调能力的必要性
1、通过运动协调提高各学习能力的提高:儿童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与身体
各部分生长发育的程度(力量、速度、耐心、柔韧性)、先天遗传、对不
同刺激的条件的分辨能力、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敏捷度、神经类
型等因素有关,但良好的训练完全可以培育良好的协调能力。
2、配合小学体育项目,使其容易达标:传统幼教课程的运动领域一般关注
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我们从幼小衔接的角度研究小学体育
达标项目时发现,小学体育达标除了50米跑、2*50往返跑、立定跳远、投沙包、坐位体前屈外,还有跳绳和踢毽子等,可见拥有良好的平衡能
力和神经协调能力对学龄前儿童是非常重要的!
3、纠正存在运动协调性不达标的问题,
4、解决空间定向、身体意向等方面出现困难,
5、解决应用小肌肉精细动作的书写调控不灵敏、防画图形时困难,
6、解决调节眼球周围六条肌肉不灵活而导致破词破句、丢字跳词、跳行
串行的障碍,
7、解决动作笨拙,常有不随意动作,缺乏肌肉记忆能力和肌肉位置感等。
三、训练目标:
本训练从运动协调角度设计活动,旨在提升孩子的肌肉力量、动态平衡、空间知觉、躯体感觉、动觉动作、听觉动作、触觉动作、运动觉、韵律活动、应变性练习以及程序活动等能力。
四、运动协调能力训练效果
第一模块效果:钻翻爬滚和跑大肌肉运动达标
1、提升走、跑时的闪躲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2、提升走步时与同伴协调配合的能力。
3、提升跑步中保持动作协调及身体平衡的能力。
4、提升大步跑的能力。
5、提升单脚跳跃和纵跳触物的能力。
6、提升抛接物品的准确性。
7、感受投篮和抛接游戏的乐趣,提升走跳平衡的能力。
8、为入小学后的队列、操节活动做准备。
9、为入小学后运动简单器械进行协调的走跑活动做准备。
第二模块效果:若要心灵手巧精细肌肉要协调
1、提升双手手掌对物体的控制能力。
2、激发对动手游戏的兴趣。
3、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
4、提升手指灵活性和双手手腕内外旋转的协调配合能力。
5、提升手腕的力量及手的控制能力。
6、初步感知容积和守恒。
7、为入小学后书写做准备。
第三模块效果:平衡能力发展好灵活机敏人称道
3、能在比较窄的地方头顶物体平稳移步,提升平衡能力。
4、激发对平衡活动的兴趣。
5、能在比较窄的支撑面上走动。
提升平衡能力。
6、能以自身为中心闭目旋转,提升平衡能力。
7、掌握侧身翻滚的技能,发展平衡能力。
8、能单脚站立,提升平衡能力和腿部的力量。
9、锻炼闭眼听辨向一偶那个的能力。
第四模块效果:、左右半球共协调头脑聪明乐逍遥
1、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锻炼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3、预防早期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4、提升手指的灵活性。
5、提升听觉的反映速度和注意力。
6、提升自我控制力。
7、为入小学后能顺利开始学习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