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上的水练习题

地球上的水练习题

A .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B •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图3是我国某河流下游日平均流量补给类型结构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8〜9题。

A.①③ 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 乙处潜水的流向为(C )A.自东北向西南流 B .自西南向东北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 .自西北向东南流 5.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河流水补给潜水B .潜水补给河流水C.该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左岸河流水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流水读图2,完成3〜5题。

C. 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雨水补给D. 雨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 F 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 )A. 11月至次年1月B. 2 月至4月C. 5 月至7月D. 8 月至10月 11.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D )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储读“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图 5)(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11〜12题。

6. 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B ) A.南北B.东西C.东北一西南第一课时河流与地理环境F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等潜水水位线,等高距均为 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右侧标注图为河流MN 剖面处的等流速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 1〜5题。

1.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C ) A. 自东北向西南流 B. 自西南向东北流C. 自东南向西北流D. 自西北向东南流 2. 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 为(C ) A.1.5 米 B.3.5 米 C.8.5 米 D.10.5 米 3. 有关河流MN 剖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面流速从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递增 ③若需建设港口, M 岸比N 岸更合适④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床东北岸坡度明显大于西南岸(立方秒〕2401609040舉8.中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描写区域景观的名句,下列诗句中,能描述图示河流所在地典型地理特征的是(C )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9.图示河流补给类型①②③④分别是 ( B .江里江外两面天,参天榕树盖半边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 )A .浅层地下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 专题三地球上的水D.西北一东南圉例业耳.购恤16ia*2V7.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D )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 淡水。

图8(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13. 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D )A.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4.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 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① 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 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 淡水。

③ 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 (污水)产生 量大。

15. 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流经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 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3)某同学认为图示地区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

不可信。

理由:河流是由高纬流向地位的,不满足产生 凌汛的条件(水系特征)①河流众多;②河流短小;③流 域面积小;④河网密度大(水系特征任答 2点 给 4 分); (水文特征)①水量丰富;②落差大,富水能;12.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2)判读图示中A 河段的流向。

自东北流向西南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 的条件差(河流短小); 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16•试描述图10所示省份的河流特征。

5B.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东岸 D.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A.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 C.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图6(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图7我国某地区略图⑵ 图8为图6中M 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 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 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 其原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nr 亠lac姓名:班级:③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夏汛为主);④含沙量小;⑤无冰期(水文特征任答 4 点给8分)北白云岩石灰君及页岩及页岩图10 第二课时河流地貌发育河漩示意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 .②④⑥读下图,完成1〜3题。

1 •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C )A.冲积平原B •河谷平原C.流域D.低地2.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D )A.地质作用B .内力作用C.外力作用D .流水作用3.图中字母N表示的地理事象是(A )A.分水岭B .山脊C.刃脊D .等高线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4〜6题。

4.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B )A.岩浆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喷出岩5.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C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6.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A )A.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B.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C.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D.团块状,受地质构造特点影响7.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 )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

瀑布地带河流中断。

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

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

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

结合下图回答8〜9题。

&材料中说:“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 )A.地壳运动B .变质作用C.侵蚀作用D .全球气候变暖9.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A )①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②断层构造带A.①②B .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②③④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据此回答10〜12题。

10.该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B )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11.该河流的丰水期一般在(A )A.夏秋两季B .春夏两季C.秋冬两季D .冬春两季③河流径流季节变化④褶皱起伏12.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最可能是(C )A.玄武岩・B.花岗岩C.页岩D .变质岩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4题。

13.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A.①B .②C .③D .④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读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B )A.三角洲平原B.冲积扇平原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图例;、等高线一季节性河流11.图中甲、乙两河流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A )A. 土壤盐碱化植被遭破坏,物种减少16. 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C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17.该地貌类型最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D ) A.地震B.水土流失 C.滑坡D.泥石流 D. C 支流流域可发展山地探险旅游5.下列不属于图2中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是 (D )A .湖泊面积缩小B .下游洪灾威胁加重 第三课时人类活动与河流"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 胡玢的诗,结合右某河段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11〜12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 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 流量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 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 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 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 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 3〜5题。

空度厲:) 降水毗吨)囚回 S H ffl □ S 0 □ 0丽树龈叔吋杯般親*岩** ** 12143 A7B910 1112)1^AH1C.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土壤肥力增加黄河中游有两座著名的水利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

当初的三门峡水库设计没有考虑到冲沙 功能,致使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水库几近报废。

新建的小浪底水库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流域内上 下游的影响,充分发挥了调水冲沙功能。

2006年6月15日至7月3日,小浪底进行了第五次调水冲沙,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全面冲刷,下游主槽过流能力显著增强。

据此回答6〜7题。

6.小浪底水利工程比三门峡水利工程 (C ) ①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②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③更具有防灾减灾意识④更能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A .①②③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 选择在6月15日至7月3日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原因是 (B ) A .此时黄河流量小 B .降低库容可为防汛作准备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D .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国务院新近批复了海河、太湖、辽河和松花江流域的防洪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 高大江大河防洪标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对保障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到2015年北京、天津等主要城市的防洪标准可达到 200年一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