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可以称之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中。

只有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品德行为,才能以健康的心态去努力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素养在教育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由一定的事物引起的,具有较强的倾向性。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孩子们的情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工作,使他们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原则和要求,并用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施以爱心,才能感动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记得我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叫张海洋,父母离异,造成他偏激的性格,是远近有名的“打仗大王”。

谁要是不服气,就打,让人头疼,他爸爸气到把他绑起来用皮带抽,但无济于事。

我也感到很棘手。

细细想来,造成他这种行为,肯定是有原因的。

于是,经过多方调查了解,我知道他特别崇拜武侠人物,觉得他们很能打。

于是,我找准时机对他说,老师也喜欢看武侠小说,我也喜欢其中的人物,不过历史上的武侠人物是为了惩治恶人,才去打的,你们现在到处打仗,是不道德的行为,和他们完全是两回事儿。

当代有很多英雄人物,那才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他面有愧色地说:“我打仗出名,做好事别人能认为我好吗?”我果断地说:“只要是真的,我就相信
别人也会相信的。

”经过细心观察和了解,我分析了他的心理:一是他把武侠小说中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视为仗义之举,道德观念模糊;二是心里也知道打仗不是好事,但由于远近有名,做了好的事别人也会视而不见的,丧失上进的信心,产生自卑感;三是他也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

找到原因后,我认为这样的孩子,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引起感情体验的环境。

因此,我便经常向他介绍好人好事,鼓励他参加各项活动,强化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使他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渐渐的在和他的接触中,从现实到理想,从道德行为到学习,真是谈个够,张海洋进步了,很长时间也不打仗了,学习也上心了。

现在他已是一名出色的军人了。

看到他的成长,我由衷的欣慰。

事实说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以爱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抚平学生心灵的创伤,从而点燃学生奋进的火花。

同是也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