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浅谈主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定要做好。

施工项目的影响因素很多,稍微的疏忽可能就会引起重大的事故,本文对常见的主题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工程材料
施工方在施工的工程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
进行工程材料的选择,在选择每种工程材料的时候,都要做到每种工程的材料都要有相关的质量证明的文件。

2施工人员
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在促进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问题上影响是非
常的大的,要使得工程的施工人员可以正确的进行技术的作业,就要求工程的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的工作规范去进行工作。

3权责明确
现在,建筑物出现的众多的质量事故多是由于施工现场的权责不明确造成的,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工程施工的权责。

4工程的施工工序
一个建筑工程能否可以建筑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工程的施
工工序是否是科学的。

如果施工方只是为了追求工程的施工速度,这样就会忽略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问题。

二、主题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1墙体裂缝——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
1.1原因分析。

①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②窗间墙水平裂缝,由于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缝。

③底层窗台下竖自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

地基如果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胀力的作用而在窗台处亦会产生裂缝。

④在房屋高差较大或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当未留设沉降缝时,也容易在高低和较重的交接部位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裂缝。

此时,裂缝位于层数低且荷载轻的部分,并向上朝着层数高且荷载重的部分倾斜。

1.2处理方法。

对于墙体裂缝首先应注意观察裂缝精开裂规律,然后再进行处理,对于非地震区一般性裂缝,如若十年后不再发展,则可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

局部宽缝处,用砂浆堵抹即可;对影响安全使用的结构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法可以由设计部门提出。

对于因墙体原材料强度不够而产生的裂缝,墙面可敷贴钢筋网片,并配置穿墙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
水泥砂浆进行加固。

2墙体裂缝——温度变化引起
2.1原因分析。

①八字形列缝。

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外墙本身长度方向将有所伸长,但屋盖部分(特别是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的钢筋混凝土屋盖)的伸长值大得多。

屋盖伸长对墙体产生附加水平推力,使墙体受到屋盖的推力而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和拉应力又引起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将在墙体上产生八字形裂缝。

八字形裂缝多产生在墙体两端,一般占2- 3个开间,且发生在顶层墙面上。

②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

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推拉力而产生檐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发生的竖
直裂缝。

③女儿墙根部裂缝。

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拉力,使女儿墙根部的砌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现象,形成水平裂缝。

由于钢筋混凝土屋面收缩,造成女儿墙上部沿竖向开裂。

2.2处理方法。

同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墙体裂缝的处理方法。

3钢筋混凝土工程缺陷——露筋
3.1原因分析。

①保护层砂浆垫块位移、脱落或垫得太稀疏,钢筋紧贴模板,以到混凝土保护层不够所造成。

②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

③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或引起绑扣松散。

3.2处理方法。

①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1:2或1: 2.5水泥
砂浆抹平。

②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到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

③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并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4钢筋混凝土工程缺陷——蜂窝
4.1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浆少、石多。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实。

④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

4.2处理方法。

①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可先用钢丝刷或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 2.5水泥砂浆修补。

②对大蜂窝,先将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5钢筋混凝土工程缺陷——孔洞
5.1原因分析。

①在钢筋密集处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筋不畅通而不能充满模板。

②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而产生漏振。

③混凝土离析、砂浆严重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④混凝土受冻,或混凝土中掺入泥块和杂物。

⑤不按规定下料,吊斗一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振捣器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下部。

5.2处理方法。

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应采取补强方案。

可在旧
混凝土表面采用施工缝一样的方法处理,保持湿润72h后,捣以比原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

为减少新旧混凝土间之孔隙,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1/10000水泥用量的铝粉;分层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表面上出现裂缝。

6钢筋混凝土工程缺陷——裂缝
6.1原因分析。

①水泥凝固过程中,地基局部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因模板刚度不足、支撑不牢、拆模过早而产生不均匀沉陷。

②温度、湿度变化过大,或混凝土早期受冻。

③对混凝土养护不够重视,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④施工中,结构或构件受到剧烈的颠簸、冲击,支承垫木位置不当,致使构件受力不均。

6.2处理方法。

①对因干燥收缩、碳化收缩、沉降收缩等引起的表面性裂缝,可向裂缝内装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润湿,或在表面拌薄层水泥砂浆进行处理。

②对因温度、冻胀、化学反应、施工等因素引起的一般裂缝,可以采用涂两遍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以及抹、喷水泥砂浆等方法处理;当缝较宽时,应先沿缝凿成八字形凹槽,再用水泥浆或环氧胶泥嵌补;当裂缝较深时,可根据受力情况,采用灌注环氧胶泥或甲凝浆液等方法处理。

③对整体性、承载力有较大影响的表面损坏严重的裂缝,应采取结构加固法,如围套加固法、钢箍加固法、粘贴加固法与喷浆加固法等处理。

三、结语
主体工程在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主体工程工程质量问题的不同成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工程质量问
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妥峰岭.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业家,2011.9.
[2]王磊,于杰.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决定因素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3]刘挥戈.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