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战二战试卷

一战二战试卷

1、下列为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表。

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先后决定工业排名次序B.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C.美国在一战前已经确立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D.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但这一计划低估了对手实力,导致速决战破产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致使“施里芬计划”破产的具体原因有①德军没有及时在西线集中主力②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③俄军在短时间内进攻东普鲁士④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协约国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3、有学者指出:“在1914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情绪的状态中,而且越来越趋向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

德国政府只不过是这场普遍性的运动的引导者而已。

”该学者的观点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特征C. 德国不应承担战争责任因为并不是它发动了大战D. 德国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利用民族情绪侵略他国4、一战爆发后,美国官员在解释美国的外交政策时说:“战争看不出任何好结果。

如果协约国战胜,结果将会是俄国统治欧洲大陆;如果德国战胜,那欧洲的未来几代之内都将是军国主义专制”。

该官员实际上在强调A.美国应加入正义的一方作战B.任何方都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C.美国应该保持中立获得利益D.美国应断绝与交战双方的联系5、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

下列大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索姆河战役开始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③凡尔登战役结束④《布列斯特和约》签署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6、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德国皮洛夫)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

(中国段祺瑞)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英国格雷)④这场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意识。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7、对“一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

”该战役A. 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B. 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C. 由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地区主动发起D. 促使战争的重心开始回到西线8、出于保密需要或者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

下列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正确的是A.施里芬计划:初期在西线集中德军主要兵力,在 6 周内打败法国B.黄色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C.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德军陆军遭受二战中第一次重大失败D.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栖登陆9、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多次重大的战役。

结合地图标数理解正确的是A.①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B.②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C.③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D.④兴登堡防线突破后同盟国彻底瓦解10、《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A. 《圣日耳曼条约》B. 《布列斯特和约》C. 《纳伊条约》D. 《色佛尔条约》11、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疆域变化图。

导致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有①重新划分战败国的疆界②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以“集体安全”原则分割战败国殖民地④在“民族自决”原则基础上重划国家边界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③D. ①②④1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

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下列史实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一战使德、奥战败,英、法等受到重创B.俄国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各国革命C.一战后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民族独立国家体系D.美、日崛起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13、《国际联盟盟约》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

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民族自决B.集体安全C.委任统治D.大国一致14、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总部设于日内瓦万国宫B.正式成立于巴黎和会召开期间C.“促进国际合作”是其宗旨D.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15、欧洲国际关系新体系的建立对匈牙利所产生的影响与对捷克斯洛伐克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

在确定匈牙利的战后国界时,它被看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新的边界将大约三分之一的匈牙利人排除在外,原来在中欧居统治地位的匈牙利现在被削弱成一个小国。

身处敌对的“小协约国”的侧翼,匈牙利将它的外交政策朝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后来在(20 世纪)30年代又转向同样对凡尔赛体系怀有强烈不满的纳粹德国。

上述现象反映了A. 法国为寻求安全保障在一战后加入了“小协约国”B. 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问题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来处理C. 匈牙利在20 世纪30 年代加入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D. 欧洲国际关系新体系暂时缓和了矛盾却不具有稳定性16、1919年2月,法国在和平会议上提交备忘录:“危险来自德国拥有莱茵河左岸和莱茵河上的桥梁。

”为解决此“危险”,协约国所作的决定有①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②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③同意法国与小协约国签订同盟条约④建立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17、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重要的城市。

下列内容所涉及的文件签订于华盛顿的有①签字国用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②集体安全原则的确立③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④意大利主力舰吨位为17.5万吨A.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8、英国著名史学家惠勒·贝内特在论述二战期间某一政策时说:“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

”惠勒·贝内特论述的是A.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C.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D.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19、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不要认为这件事会从此结束,这不过是算帐的第一步。

这不过是以后每年还要递给我们的苦杯的第一口,第一次尝尝味道罢了。

”此演讲内容针对的事件是A.“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D.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20、下图是《二战前德国的侵略图》,德国占领的先后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①③④D. ①③④②21、1940年9月,丘吉尔在演讲中说:“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他所赞誉的事件是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空战C.美国通过《租借法》D.百团大战22、“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故事,因为敌人越来越靠近了,而当年的历史英雄们,他们处于困境当中,看不到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说这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

”这是根据二战时期真实历史改编的故事。

该故事描述的战役是A. 敦刻尔克大撤退B. 不列颠之战C. 诺曼底登陆D. 中途岛战役23、1940年5月,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发誓要同“那种在黑暗的、悲哀的人类罪恶的目录册中都容纳不下的极恶暴政”进行不妥协的战斗,他向美国发出呼吁:“给我们工具,我们就会把活干完。

”对此后来美国A. 通过新的《中立法》B. 通过《租借法》C. 发表《大西洋宪章》D. 签订莫斯科议定书24、照片是一种艺术作品它能帮助人们记录历史上的人和事,有些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图所示照片记录的是二战中德国军队与苏联军队互相问候的场景,这一场景发生的地点应是A. 德国B. 苏联C. 捷克斯洛伐克D. 波兰25、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

这一法案实际上是A.美国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法律依据B.使西班牙走向法西斯的“绥靖政策”C.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D.英国购买美国军火的“特别通行证”26、右图是某位高中生制作的1939年大事年表。

下列各项中的历史事件,可以填写到④处的是A. 美国出台《公平劳动标准法》B. 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C. 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D. 中国战场武汉、广州失守27、下(左)图是二战中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行动图,这一行动中的一场战役被称为“巴巴罗萨败给风雪寒冬”。

此战役A.标志着德军失去苏德战场的主动权B.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联合作战成果C.宣告德军实施的“闪电战”的破产D.造成德国陆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损失28、二战期间,美日双方在上(右)图所示地点发生过长达半年的激烈的争夺战。

该战役A.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B.使美军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C.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D.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29、理查德•佐尔格被誉为“红色间谍大师”。

1941年9月15日,他向莫斯科发出了一份极具价值的电报,斯大林如同吃了定心丸,立即放心大胆地将远东地区半数以上的苏军调往西线的欧洲战场。

这份电报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是A. 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B. 日本将南进对美作战C. 德、意、日组成三国军事同盟D. 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3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登陆战的兴盛时期,登陆战规模、次数、战术、组织,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下列登陆战发生的地点从西到东的排列顺序是①西西里岛登陆②诺曼底登陆③“火炬”两栖登陆④冲绳岛登陆A.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③②①④31、下图所示是二战中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中A. 双方都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对决B. 日军舰队任务单一战术新颖C. 美军兵力有限但作战准备充分D. 美军已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32、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