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部编版统编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部编版统编人教版
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 、《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 集》。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 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 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 生闰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淮会长等职。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一、认识一位名人:郭沫若
姓名:郭沫若 别名:郭开贞 生辰:1892年 忌日:1978年6月12 日 籍贯:四川乐山 地区:四川乐山 职业:作家、诗人、剧 作家、历史学家、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
新编教材在写作方法和技巧训练的设计编排上照顾到了教学顺序, 让老师们能够落实,克服了随意性;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每次写作课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教学实施中的建议 第一 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第二 更加强调识字写字教学; 第三 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第四 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5、作者赞美白鹭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先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全文,后具 体从静态美和动态美分写白鹭具体之美,最后,以“白鹭 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作结。文章 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6、白鹭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一种鸟,就象我们北方 常见的麻雀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称赞他的自 然之美呢?
明确:课文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白鹭因为常见而 被人们忘却他们的美。
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物以稀为贵”,以为常见的 并不美。其实不然,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 发现美的眼睛,这被人忘却的美,正是作者刻意要挖 掘的。告诉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 自然美。
7、文章6、7、8三节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 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
(动态)
喜欢站高枝的白 鹭
图1、水面上白鹭的群聚生活
图2、白鹭在沼泽地的群聚生活
水 墨 画 : 秋 天 的 白 鹭
三、课文《白鹭》赏析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白鹭》3分钟,把不熟悉的字词 下面标上记号;
3、谈观后、读后的感受 ( 学生各抒己见)
4、文章主旨
《白鹭》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2.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 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 法,试着一种事物写写。
4、理解课文中,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 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
大家猜谜语。
“根根胡须入泥沙, 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开花不结果, 地下结果不开花。”
• 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
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 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 和《郭沫若全集》。
二、了解一种水鸟:白鹭
人们用手机拍摄的生活 中的白鹭
1、感受白鹭的形体美 (静态)
白鹭
感受白鹭的形体美
导语
实践 活动
交流平台
阅读方法
浏览、猜读、跳读、群读, 等等,教给方法,并不断训 练,获得阅读技能。
阅读速度
浏览泛读,“读整本的 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 还可以练习速读。
注重默读、浏览、朗读、读整本的书等阅读方法的渗透、指导和掌握; 注重阅读速度的培养。
小学低年段“写话”,高年段“习作”,初中“写作”或者“作 文”。名称上的区别,表示了教学的梯度。因此,小学的习作要求不 要太高。简化梯度,降低难度。
提示: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
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体会?
((学生各抒己见)
8、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9、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提示: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 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带给人无比的快乐。
看看谁能猜出它是什么。 花 生
(二)、巧用衬托比较的方法
提示: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比较、突出白鹭的适宜
朱 鹭
苍 鹭
白鹭
白鹤
四、能力迁移,看我厉害
1、请你试着写一首赞美白鹭的诗、散文或选择课文中 的内容画一幅白鹭图。试试看,祝你成功!
2、预习:晓雪《关于散文<白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并将课后生字注音 组词、形近字组词。
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
目录: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什么是教科书?什么是教 材?
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 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 体系,它一般用教科书的形式来具 体反映。
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 一切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 义、讲授纲要、参考书刊、辅 导材料以及辅助教材等。
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10、关于《白鹭》的写作艺术
(
(一)、贵神韵勾勒、疏据实描写
提示:如“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究竟怎么 适宜,却没有从正面作具体描写。再如:”那雪白的蓑毛······ 黛之一忽则嫌黑。“除”铁色的长 青色的脚“有具体的描写外, 其他都是虚的、抽象的、概括的描述。这种注重神韵的写法和 一般描写不同。
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 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 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 文。
•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发表新诗《女神》等,成为中国新 诗的奠基人。
• 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 • 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