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
3、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的特点。
难点: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对比归纳法等。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盛有乙烯的集气瓶、学案、任务卡。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乙烯。 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张亲自拍摄的图片——青香蕉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香蕉变熟的过程。并解释香蕉变熟的原因,引出乙烯及其用途。 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教师的讲授。 以生活中的实例
和图片,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激
发学生对乙烯的
学习兴趣。
二、认识乙
烯的用途、
来源、结
构、性质
环节一:讲授乙烯的用途及来源 教师:讲授并以多媒体文字及图片形式展示乙烯的用途及来源。并以一组乙烯的全球产量区域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咱们国家的乙烯产量情况。 学生:聆听教师的讲授,观看相应图片 让学生认识到乙
烯的重要性,并
结合我国乙烯的
产量,对学生进
行爱国德育教
育。
环节二:观察思考乙烯的物理性质 教师: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引出对乙烯性质的学习。展示盛有乙烯的集气瓶,提问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及收集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乙烯的物理性质及收集方法。 让学生了解乙烯
的物理性质,锻
炼学生通过观察
法研究物质物理
性质的能力,以
及利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自主学习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验证化学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相关资料,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学生完成后提问。然后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并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思考回答预测结果,观看视频,回答实验现象。 认识乙烯的化学
性质,锻炼学生
自主学习、阅读
资料并提取信息
的能力。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乙烯结构特点 教师:师生共同对比乙烯和乙烷的化学性质对比,由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引出对乙烯结构的探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2探究乙烯的结构特点并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提问相关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回答相关问题。 让学生认识乙烯
的结构特点。锻
炼学生合作交
流、对比归纳、
动手操作的能
力。
环节五:小组合作,解析乙烯的化学性质并重点学习加成反应。 教师:①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3解析乙烯的化学性质,提问相关问题。②乙烯与溴反应,并设置练习、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来加深学生对加成反应的理解。③请四位学生扮演乙烯分子,模拟加聚反应。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任务3,进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对乙烯化学性质的解析,理解加成反应;书写乙烯充分燃烧、乙烯与Br2、H2、HCl及乙烯的加聚反应。 通过小组合作、
观看、书写反应
方程式、课堂练
习等,让学生掌
握并理解乙烯的
化学性质,同时
锻炼学生合作交
流、归纳总结、
观察思考的能
力。
三、课堂小结,概括提升 教师:让学生说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并指出化学在人们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重视。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归
纳能力。让学生
体会化学与人类
生产生活的息息
相关,认识化学
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教师:设置习题:要鉴别乙烷和乙烯可以选择哪些试剂?如果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呢?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总结归纳 检验学生对乙烯
及乙烷化学性质
的掌握,提高学
生学以致用的能
力。
五、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学案“学业达标”,有能力的同学同时完成“挑战自我”。 学生:课下完成作业 巩固课堂所学知
识,学以致用。
分层作业的设
置,尊重学生个
体差异。
五、板书设计
乙烯
1、结构
2、性质
①物理性质
(1)氧化反应
②化学性质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3、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