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桩水平试验报告

单桩水平试验报告

- - - - - 总结资料 一、 工程概况

表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基桩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报告编制 2015.02.02 检测目的 检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 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桩 型 PHC-AB400 桩 径 400mm

砼强度 C80 桩端持力层 ⑤-2层中等风化粉砂岩 检测数量 1根 总桩数 1根 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 400kN

成桩日期 2014.09.10 检测日期 2014.10.08 检测方法 单向多循环加载法 抽检类型 试桩 - - -

- - 总结资料 二、 工程地质描述

根据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32022)揭示拟建场地位于浦口区新城中央大道以东,原场地高低起伏,低洼处有积水,现场地已经过推填、整平,原始地形、地貌皆被破坏,场地现标高范围为12.61~15.36m,场地地势总体较平坦。 拟建场地为岗地~岗地前缘相地貌单元。场区岩土自上而下可分为如下几层: ①-1层素填土:黄灰色,灰黄色,土质不均匀,成份主要为粘性土,夹少量腐植物,结构较松散,该层主要为场地整平时堆填土,堆积年代小于5年,场区均有分布。层厚:0.50~4.00m,层底埋深:0.50~4.00m。 ①-2层素填土:灰色,灰黑色,软流塑状态,主要为粉质粘土,含较多腐植物,有臭味,分布于场区部分地段。层厚:0.50~1.50m,层底埋深: 1.70~4.50m。 ②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黄灰色,湿,可塑状态 ,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中偏高压缩性,该层土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该层分布于场区局部地段,该层层厚:0.60~6.20m,层底埋深:1.50~7.70m。 ③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硬塑状态,含铁锰质结核粒及高岭土斑块,中等压缩性,土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分布于场区大部分地段,该层层厚:0.30~7.00 m,层底埋深:1.50~9.50m。 ④层残积土:黄褐色~砖红色,呈砂土状,可硬塑或中~密实状态,混杂风化岩屑,岩屑含量自上而下渐增,土质不均,遇水易软化,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0.30~2.80m,层底埋深:2.00~10.30m。 ⑤-1层强风化粉砂岩:砖红色,该层强烈风化成密实砂状,碎块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显著变化,标准贯入实测击数多数大于50击。本层浸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0.50~1.70 m,层底埋深:3.50~11.60m。 ⑤-2层中等风化粉砂岩:砖红色,岩体强度低,较完整,机械钻进较快且较为平稳,取芯率达90%,岩块用手易掰断,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块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0.45Mpa,该层属极软岩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本层浸水易软化,该层未穿透。注:详细情况请参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 - - - 总结资料 三、试验仪器、原理、方法

(一)试验仪器 表2 名 称 型号(规格) 编号 有效日期 校验单位 千斤顶 QW-100 012 2015.03.02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压力表 100MPa 2142 2015.05.14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百分表 50mm 0060678、0060703 2015.05.13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二)试验方法 (1)本次试验采用PHC-AB400型预应力管桩,桩长14m。 (2)本次试验用3根桩提供反力,用BZ型超高压油泵供油。荷载大小由安装在油路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RS-JYB型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自动控制。 (3)该工程基桩静载荷试验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进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不应小于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2.水平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采用两支量程为50mm,精度为0.01mm的位移传感器,通过RS-JYB系统对施加水平力的加荷点平面处的水平位移自动测量。 3.试验加卸载分级 本次试验按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400KN分10级加载,每级40KN,第一次加2级荷载,以后每次加1级荷载。 4.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桩身断裂; 2)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 3)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 - -

- - 总结资料 (4)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示意图:

四、成桩情况说明及试验概况: 本次试验桩有效桩长均为12m,桩径为400mm,采用静压法施工。 水平加荷点位于自然地面下1.7m,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整个试验过程桩周都存在地下水。 水平试验装置由3根反力桩,反力梁,1000KN千斤顶带球铰的传力杆,及与试验桩相接触的球铰组成,千斤顶,传力杆与加荷点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考虑到桩的实际工作状态,对水平试验桩施加竖向荷载,竖向荷载用压桩机大船提供反力,用6300KN千斤顶加载。为使桩顶水平位移不受限制,在千斤顶与提供反力的压桩机之间设置4个滚动轴。水平加载前先施加竖向力500KN,然后进行水平荷载试验。 五、检测成果及结论: 检测结果详见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记录表及H-t-Yo/ΔH曲线。 1号桩为施加竖向荷载500kN的水平荷载试验,于2014年10月8日开始加载,当加载至160kN时,水平位移6.10mm;H-t-Yo/ΔH曲线出现第一个拐点,当加载至280KN时,最大水平位移25.15mm,当加载至320kN时,因基坑土体塌落将位移计碰掉位移测量结束。当加载至350kN时桩被推断而结束试验。 基桩水平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3 桩号 (#) 桩径 (mm) 桩长 (m) 水平承载力 特征值(KN) 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位移(mm) 施加竖向 荷载kN 断裂荷载 kN

1 400 12 160 6.10 500 350 - - -

- - 总结资料 六、 附图表

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记录表1张; H-t-Yo曲线和H-t-Yo/ΔH曲线图1张; 工程名称:xxxxxxxx 试验桩号:1# 测试日期:2014-10-08 上下表距:50cm

荷载 (kN) 观测时间 (时:分) 循环数 加载 卸载 水平位移(mm) 加载上下表读数差 转 角 ( °) 备 注 上表 下表 上表 下表 加载 卸载

80 09:04 1 5.25 1.62 3.37 0.85 1.62 0.85 3.63 0.5 80 09:10 2 6.45 1.91 4.11 0.96 1.06 0.11 4.54 0.7 80 09:16 3 6.68 2.06 4.43 1.02 1.10 0.06 4.62 0.7 80 09:22 4 7.13 2.21 4.66 1.26 1.19 0.24 4.92 0.7 80 09:28 5 7.26 2.38 4.80 1.53 1.12 0.27 4.88 0.7 120 09:34 1 9.60 3.10 5.63 1.86 1.57 0.33 6.50 0.9 120 09:40 2 10.21 3.26 6.14 2.06 1.40 0.20 6.95 1.0 120 09:46 3 10.76 3.42 6.48 2.17 1.36 0.11 7.34 1.1 120 09:52 4 10.90 3.75 6.72 2.29 1.58 0.12 7.15 1.0 120 09:58 5 11.38 3.95 7.27 2.51 1.66 0.22 7.43 1.1 160 10:04 1 14.84 5.09 8.48 2.98 2.58 0.47 9.75 1.4 160 10:10 2 15.95 5.27 9.38 3.25 2.29 0.27 10.68 1.5 160 10:16 3 16.64 5.61 10.04 3.52 2.36 0.27 11.03 1.6 160 10:22 4 17.32 5.89 10.63 3.88 2.37 0.36 11.43 1.6 160 10:28 5 17.86 6.10 11.03 4.05 2.22 0.17 11.76 1.7 200 10:34 1 48.80 7.95 48.83 5.36 3.90 1.31 40.85 5.8 200 10:40 2 0.00 8.27 0.00 5.76 2.91 0.40 -8.27 -1.2 200 10:46 3 0.00 8.68 0.00 5.99 2.92 0.23 -8.68 -1.2 200 10:52 4 0.00 9.05 0.00 6.20 3.06 0.21 -9.05 -1.3 200 10:58 5 0.00 9.38 0.00 6.69 3.18 0.49 -9.38 -1.3 240 11:04 1 0.00 13.29 0.00 8.73 6.60 2.04 -13.29 -1.9 240 11:10 2 0.00 13.94 0.00 8.98 5.21 0.25 -13.94 -2.0 240 11:16 3 0.00 14.68 0.00 9.76 5.70 0.78 -14.68 -2.1 240 11:22 4 0.00 15.02 0.00 9.99 5.26 0.23 -15.02 -2.2 240 11:28 5 0.00 15.86 0.00 10.83 5.87 0.84 -15.86 -2.3 280 11:34 1 0.00 20.05 0.00 14.01 9.32 3.18 -20.15 -2.9 280 11:40 2 0.00 21.63 0.00 14.86 7.62 0.85 -21.63 -3.1 280 11:46 3 0.00 22.75 0.00 15.73 7.89 0.87 -22.75 -3.3 280 11:52 4 0.00 23.87 0.00 16.69 8.14 0.96 -23.87 -3.4 280 11:58 5 0.00 25.15 0.00 17.12 8.46 0.43 -25.15 -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