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基础训练

七年级下册地理基础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B.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C.北极地区不包括格陵兰岛D.北极地区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2.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拔高,南极洲被称为“冰雪高原”B.气候酷寒、干燥、烈风C.南极洲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3.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世界最寒冷的地区是()A.北极地区B.西伯利亚C.南极地区D.青藏高原5.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选址中无需考虑的一项内容是()A.冰雪大陆B.白色沙漠C.寒极D.雨极6.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A.每年的1月B.每年的2 月C.每年7 月D.每年的8 月7.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发生B.都是冰雪世界C.都气候酷寒,北极地区更甚D.植被都十分罕见8.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A.海豹B.企鹅C.海象D.海狮9.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A.斑马、大象、河马B.企鹅、鲸、海豹C.袋鼠、鸭嘴兽、鸸鹋D.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10.北极地区的常住人口主要是()A.因纽特人B.爱尔兰人C.俄罗斯人D.犹太人11.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是()A.印第安人和拉普人B.印第安人和阿拉伯人C.阿拉伯人和因纽特人D.因纽特人和拉普人1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B.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C.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定居在两极地区D.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13.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是()A.每年11月到次年3月B.北半球的夏季C.每年的7月至9月D.9月23日前后14.在“爱护和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的主题班会活动中,贝贝提出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B.大规模开采南极矿产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15.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极地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世界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极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为解决全球能源紧缺问题,要大力开发,充分利用B.为了让人们享受美食,可大量捕杀企鹅、鲸鱼C.科考人员增强环保意识,使用绿色环保产品D.科考人员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16.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我国的什么季节()A.夏季B.春季C.冬季D.秋季17.读南极地区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濒临大西洋B.1月至2月去南极考察,此时南极处于暖季,白昼长C.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昆仑站气温最低,其原因是纬度高、海拔高D.南极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说明这里曾处于较低的纬度18.2009年1月17日,我国成功建立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南极点19.北极地区在科研和考察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于()A.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B.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C.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D.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20.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A.黄河站B.泰山站C.长城站D.昆仑站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北极地区一般指以内的地区,其中陆地部分分别属于8个环北极地区的国家,陆地之外是北冰洋,属于国际公共海域.22.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别的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是指北纬以北的地区.南极地区是指南纬以南的广大区域.23.南极洲的气候具有明显三个特征、、.2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烈风.我国已在南极洲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站和中山站.25.读图两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极地区。

(2)两极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列举两种)(3)到图乙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

(4)请在南极地区图上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26.冰山是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7.人类与极地之间的关系已经从阶段进入了阶段.28.为了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1日,由12个国家签订了《》.29.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30.我国的(科学考察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南极大陆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建立的唯一科学考察站.三.解答题(共8小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地区是地区(北极或南极),该地区的“主人”是。

字母A所在的大洋是,字母B所在的大洲是。

(2)图中乙点位于甲点的方向。

(3)去此地区旅游7、8月份最好,其原因是此时段①为此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②此地区处于极夜时期,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③此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④此地区冰层厚,旅行安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读“南极地区及我国科考站示意图”,回答(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时针。

写出长城站的地理坐标(,)。

中山站在南极点的方向。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南极大陆附近的海域B 是大西洋,C 是印度洋,D 是太平洋B、距离南极半岛最近的大洲A 是非洲C、长城站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D、雪龙号考察船考察完,把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运回国内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南极地区不被污染。

(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酷寒、多狂风、降水少干燥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很多C、极地地区均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区域D、两极地区均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

33.读南极地区材料及略图,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南极洲气候资料: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大部分地区的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材料二: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在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建成开站,泰山站架空设置是为了避免飞雪掩埋.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中山站到昆仑站之间的“中继站”任务.(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A B(2)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逆)时针方向.(3)根据材料一,判断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为.(4)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开站,试解释一下原因:.34.读图完成(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B洲,E洋,C洋.(3)H是站,长城站位于南极点的方向.(4)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南极地区考察.当我国处于(春、夏、秋、冬)季时,是考察该地区最理想的时期.因为:.(5)当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时,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6)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但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主要原因是什么?35.如果你是南极科考队员,考察结束后,如何处理生活垃圾?谈谈你的看法。

36.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1)找出南极圈,据图说明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南极“大部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

请据图分析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

(3)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有三个科学考察站,图中A是站。

请说明: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4)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目前在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请解释这一现象。

37.1989年7月至l990年3月,由美国、日本、苏联、英国、法国、中国六国共6名队员组成的国际考察队从长城站出发横穿南极大陆、南极极点到达终点站印度洋沿岸的和平站.下列叙述,哪些可信或不可信?(1)考察队员有前进方向一直朗向南方.(2)开始行动时为南极洲的寒季,i989年I2月12日到达南极点时为南极洲的暖季.(3)行动过程中不时看到因纽特人凡用冰雪修筑的临时住房.(4)南极极点是南极洲地势最高的地方.(5)考察队员在和平站海滨看见企鹅成群在天空中飞翔,海狮在海里捕食磷虾..38.读材料和地图,完成以下各题:材料一: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于2013年4月9日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此次考察从广州出发,历时156天,四次成功穿越西风带,航程29000多海里;分别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雪龙船上完成了53项科学考察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并首次到达南纬75°7.2′,开创了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新纪录.材料二:南极地图如图1(1)如图2四幅是我国北方某地区一年四季正午影子变化图,判断我国科考队员最好应在季节到达南极地区考察.(2)考察队的一架直升飞机由A点飞往B点,途中飞行方向的变化是.(3)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考察队员在终年寒冷的南极洲发现有煤,用你学过的知识简要解释这一现象..(4)如图3甲两极地区为皑皑的冰雪世界,是科学考察宝地,但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岛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强烈B.海陆变迁剧烈C.开采活动频繁D.全球气候变暖(5)图3乙是昆仑考察站房屋的设计,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间几乎为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这是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