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案)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案)

汉语语音基础知识
【人体口腔的结构】

1 上唇; 2 上齿; 3 上齿背; 4 上齿龈;5 硬腭;6 软
腭; 7 悬雍垂; 8 鼻腔;9 咽部; 10 声带;11 下唇; 12 舌尖;
13 舌前; 14口腔 15 舌中; 16 舌后

【声带】

【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
作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香港、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联
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
2.喉头和声带
3.口腔和鼻腔
(二)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声波每秒振动的
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此
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
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强;
振幅小,声音就弱。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并且,声音的强弱
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
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时间长,音长
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
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
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它是每个声音的本
质,所以也叫音质。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
色的不同。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三)语音单位
1、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音节就是由音素构
成的。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ɑ”;最多的由四个音
素构成,如“状zhuɑnɡ”就包括zh u ɑ nɡ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方案》中,
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ɑ o e p 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
示:zh ch sh nɡ er.

(1)音素分元音、辅音两类。
元音 也叫母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
音。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ɑ 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

辅音 也叫子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
音。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k ɡ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ɡ.

(2)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4点。
a、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
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b、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
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c、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d、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
颤动,声音响亮的叫做浊音,,如m、n、l、r;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
亮叫做清音。如b、t、z、c,

2、音节
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
组成。如“飘(piɑ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pi’ɑo)”,虽与“飘”的音
素完全相同,但发音时中间有短暂间隔,因而是两个音节。

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花儿”、“球儿”等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
般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汉语音节】
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把一个音节分解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
分。

1、声母
指汉语音节中开头的辅音。22个辅音中除“nɡ”不能当声母外(只能用在韵
尾,如:zhɑnɡ chuɑnɡ),其余的都可以作声母,也就是说普通话共有21个辅
音声母: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有的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就是说音节的声母为零,语音学上称为“零
声母”,这样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如“藕ǒu”、“昂ānɡ”等。汉语拼音
里的w和y两个字母,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如“衣yi”“汪wɑnɡ”等,
但w y是“头母”,而不是声母。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使音节界限清楚。

【声母的分类】
辅音声母的主要发音特征是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时会受到相关发音器官的
阻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发音部位;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
的方式和状况叫发音方法。声母的不同就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以下从两个方面对普通话声母进行分类。

(一)发音部位
按照不同的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分为如下七类:
1、双唇音 b p m 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2、唇齿音 f 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3、舌尖前音 z c s 又叫平舌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
的音。

4、舌尖中音 d t n l 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5、舌尖后音 zh ch sh r 又叫翘舌音,是由舌尖与硬腭前部构成
阻碍而发出的音。

6、舌面音 j q x 是由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7、舌根音 g k h 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二)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构成阻碍与消除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送气不送
气等三个方面,由此又可以将声母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构成阻碍与消除阻碍方式的不同,声母可分为五类:
1.塞音 b p d t g k 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构成阻
碍,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塞音又叫“爆发音”或“破裂音”。

2.擦音 f h x sh r s 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有一条窄
缝,气流由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 j q zh ch z c 发音时,发音部位先是完全闭塞,
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可见这类声母兼
有塞音与擦音的特点,前半部分像塞音,后半部分像擦音,前后发音过程紧密结
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辅音。

4.鼻音 m n 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声带振
动,气流从鼻腔通过。

5.边音 l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
过。

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声母分为两类:
1.清音 b p f d t g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发音时声带不颤动,又
叫不带音。

2.浊音 m n l r发音时声带颤动,又叫带音。
根据送气不送气,可以把声母中的塞音与塞擦音分为两类:
1、送气音 p t k q ch c发音时口腔中呼出较强的气流。
2、不送气音 b d g j zh z发音时口腔中呼出较弱的气流。
综合上述分类,列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如下: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
塞 音 塞擦音 擦 音 鼻音 边音
清 音 清 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 j q x
舌根音 g k h

2、韵母
指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元音组成,普通话韵母共
有39个。其中单韵母有10个:ɑ o e i u ü –i(前) -i(后) ê er;复韵母有13
个,二合韵母9个:ɑi ei ɑo ou iɑ ie uɑ uo üe;三合韵母4个:iɑo iou uɑi
uei;鼻韵母16个,又分前鼻音尾韵母8个:ɑn en iɑn uɑn üɑn in
uen ün,后鼻音尾韵母8个:ɑnɡ iɑnɡ uɑnɡ enɡ inɡ uenɡ onɡ ionɡ.
韵母内部按传统的分析方法,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母中
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的元音为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为韵头,后面的音素为韵
尾。汉语并非每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都有头、腹、尾三部分。有的音节没韵头,有的
没韵尾。但是绝不能没有韵腹。韵腹是音节中的主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
分。

3.声调
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由于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
所以也可称为“字调”。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会有
“音变”现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音节、音素、元音、辅音是各种语言都有的语音概念,
而声母、韵母、声调则是汉语特有的概念

声 调 符 号: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ˉ ˊ ˇ ˋ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轻声不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