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企合作制度汇编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制度汇编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制度文本目录成立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0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校企共建共聘师资实施办法 (5)校企共建课程实施办法 (8)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实施办法 (10)校企共建专业实施办法 (15)成立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学院各单位:经学院研究决定,批准成立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四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现将各委员会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如下:一、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委员:孟献军(富士康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委员:刘彦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包玉合(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孙建良(深圳市深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柳(中国联通方城分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晓晴(上海大中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陈志平(中国网通南阳分公司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谢战洪(中船重工第713研究所海神电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祚良(河南南阳油田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陆剑(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邢鹏康(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曹建生(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席东河(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方华丽(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委员:陈志平(中国网通南阳分公司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彦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委员:包玉合(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李晓晴(上海大中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昌益(中船重工第713研究所海神电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刘柳(中国联通方城分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赵祚良(河南南阳油田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屈文庆(河南南阳油田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王煜东(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高级讲师)席东河(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王凤燕(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郑冰(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马瑛(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马茵(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委员:包玉合(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方华丽(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委员:孟献军(富士康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李晓晴(上海大中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昌益(中船重工第713研究所海神电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赵祚良(河南南阳油田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王煜东(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高级讲师)郭正超(上海腾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生(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王凤燕(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郑冰(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四、电子工艺与管理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委员:孟献军(富士康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邢鹏康(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委员:孙建良(深圳市深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陈志平(中国网通南阳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柳(中国联通方城分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赵祚良(河南南阳油田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王煜东(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高级讲师)马瑛(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马茵(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五、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委员:谢战洪(中船重工第713研究所海神电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陆剑(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委员:包玉合(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徐敏敏(上海昕龙时安防科技有限及公司总经理)李晓晴(上海大中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昌益(中船重工第713研究所海神电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煜东(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高级讲师)马磊娟(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王林生(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王慧(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杨文铂(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电子工程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抓的工作是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重找准学院与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转变观念,始终抱着搞好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内涵的诚信态度。

因此在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校企合作双方都是主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公司运作模式进行电子工程系在校企实体合作培养模式过程中,如何让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真正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在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在运行上按照公司运作模式运行,通过制度的建设与执行进行保障。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校企合作双方建立了明确责、权、利的制度,建立了运行保障的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

建立了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要求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要求企业将课程评价标准与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

坚持校企合作双方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2.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建立了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企业将员工放心让学校培训,最关心的问题是保证学员在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后,迅速进入并融入企业,找到自己所能胜任的岗位。

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学校不仅要加强与企业沟通与联系,而且要与企业交朋友,常来常往,走出去请进进,相互信任,加深感情。

而我院在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实践中,建立了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校企合作网络,获得更多的企业支持,建立了一系列运行保障的管理办法。

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基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地利用企业捐赠的设备,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开发了课程。

从行业、企业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形成了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良性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立责任制,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主任要切实肩负起校企共建专业合作的重任,在专业开发、专业设施建设、专业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科研合作、联合办学、学生就业等方面加强组织与指导。

要建立责任制,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全员参与,专业主任是本专业校企合作的第一责任人。

系主任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本系校企校企共建专业合作任务的完成。

制订校企共建专业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

运用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校企专业合作工作,并将校企专业合作工作的成效列入对系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列入对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的年度考核内容。

对校企专业合作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对取得的先进经验及时总结和表彰。

校企共建共聘师资实施办法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决定着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能力。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

学校是企业获得所需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这就对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院校的教师一般可分为文化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实习)教师三大类,后两类教师除了具备政治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

“双师型”教师是针对职业教育的规律、特点培养目标等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因此校企教师共建共聘是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

为此,特制订以下校企共建共聘师资实施办法。

一、通过产学合作,广泛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二、积极引进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三、聘请企业及社会上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四、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五、按照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重点建立健全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师资培养、引进和聘用、晋级、考核机制。

1.制定教师职称评聘的管理规定,把到企业实践经历作为评聘条件之一;2.制定教师参加实践锻炼规定,实行企业挂职锻炼轮派制度;3.加强兼职教师聘任管理,按照专业教学需要设岗并公开进行招聘,严格聘用管理,切实满足教学改革要求,切实保证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适应专业建设一线实际工作需求。

六、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七、本实施办法解释权属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

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共建课程实施办法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学校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突出一流教学水平的重要表现。

一、共建内容1.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并确定核心课程。

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2.校企联合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规划。

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实验案例和专业教材、建设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共建实践教学环境、改进考核评估方法等。

3.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二、共建要求1.选取真实项目为载体,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相对接;2.围绕项目过程编内容,学习心理需求和学习过程相适应;3.按照能力递进设计教学情境,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相衔接;4.融合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技能)同步获得;5.紧跟行业发展,教学和社会服务同步进行。

三、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四、本实施办法解释权属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

电子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实施办法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最重要环节,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由实验、实训、实习组成,除实验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外,实训、实习都需要在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因此建设形式多样、功能齐备、运转规范、与企业实际生产密切结合的实习基地是各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