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美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完成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扎实的美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2.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掌握比较系统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幼儿园的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能胜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 3.教学基本要求: 美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 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 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美术课为基础,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等课程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及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注意安排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图案、手工等多种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形式: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环境布置等实际工作。教学形式应以教师讲授为基础,同时组织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与之相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多种多样的操作实践。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节日装饰和日常环境布置,熟悉幼儿团美术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美术运用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美术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美术鉴赏要注意安排儿童美术作品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幼儿园工作的适应能力。 ③绘画教学中,应根据幼儿园教学工作特点,以绘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通过临摹、写生、速写、默写、创编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兼备写实与装饰的造型能力。同时,应使学生将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及进行故事画、创编作品的绘制。 ④图案教学中,除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图案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联系学校和幼儿园节日装饰和日常的环境布置的实际进行教学。 ⑤手工教学应以纸工、废旧品工、泥工为主。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料,突出民族性和和地域特点,同时,结合教学时行教具、玩具制作。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一、美术鉴赏 1.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专题学习,初步懂得鉴赏美术的知识,了解中国工艺美术悠久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以及新中国的美术成就和概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 力。 2.教学内容: 中国美术鉴赏(工艺美术) 3.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重点在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工艺作品进行。 二、绘画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学生要了解绘画造型的基础知识,能运用线条纸的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形成立体感。同时,了解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初步懂得运用简化、夸张等变形手法进行装饰。 (二)教学内容: 1.静物平面画 2.静物线描写生 3.动物装饰画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练习掌握技能。 三、图案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学生要了解图案的一般常识,理解形式美的规律,具有相应的鉴赏、应用能力。了解配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图案构成的主要形式与方法,会制作几种图案。 (二)教学内容: 1.概述原理法则 2.制作技法 3.色彩 4.构成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可借助录像、照片等媒体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同 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技能。 四、手工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各种点状材料的种类、特征及其成型的可能性,理解点状材料组织排列的成型规律与方法,会进行造型。 (二)教学内容: 1.点状材料造型 2.线状材料造型 (三)教学建议: 可借助录像等资料,尽量多介绍不同材料的造型,丰富教学内容。 第二教学单元 一、美术鉴赏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及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成,能对中国美术进行鉴赏。同时,了解外国美术发的概况。懂得一些鉴赏外国美术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 1.中国美术鉴赏:古代壁画、卷轴画 2.外国美术鉴赏:外国绘画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教学重点是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多介绍风格独特的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眼界,丰富教学内容。 二、绘画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风景装饰画的特点与表现方法,会进行装饰性构图,并将装饰性色彩运用于风景中。了解儿童的形体结构特点,能对造型中的基本形体作出简单分析。并能在人物画中运用一些装饰性色彩的配色知识。同时了解运用条件色与装饰色进行静物写生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 (1)人物画——儿童 (2)风景装饰画 (3)人物画——儿童组合 (4)彩色静物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实例示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三、图案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图案的一般常识,理解形式美的规律。了解配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图案构成的主要形式与方法,会制作图案。 (二)教学内容: 1.构成 2.成型 (三)教学建议: 教学和指导学生练习中,要注意配色层次清楚,主调明确。 四、手工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并熟悉面状材料、块状材料的特性,种类性成型的少能性。理解面状材料,块状材料的组织排列规律和常见造型方法,会运用这些规律和方法进行造型。 (二)教学内容: 1.面状材料造型 2.面状材料造型——浮雕 3.面状材料造型——球体 4.块状材料造型——彩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注意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造塑。学生练习时,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较细致的制作。
第三教学单元 一、美术鉴赏 (一)教学目的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中、外绘画及工艺美术发展的不同特征,了解中、外雕塑及建筑艺术的概况,成就及其不同的风格特征,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中国美术鉴赏:绘画、雕塑、建筑 2.外国美术鉴赏:绘画、雕塑、建筑 (三)教学建议: 同第二单元鉴赏教学建议 二、绘画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在了解动物装饰画绘制规律的基础上,掌握使动物的动态、表情、服饰、运用道具,人格化的基本方法,为创编故事画打下基础。同时,熟悉人体结构,运动规律,透视关系,基本掌握整体描绘的方法。并通过加深作业难度,提高学生初步的造型的写实与装饰化及运用技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装饰、拟人化动物 2.写生与简笔人物化 3.写出画——成人 4.人物画——成人、儿童组合 (三)教学建议: 对人物的写生与临摹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以正确掌握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形成整体观念和立体观念,但本专题的教学重点是拟人化动物组合画。 三、图案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能运用图案的造型、设色、构图、制作的具体方法及教学的设计原则,进行实际的设计和制作。 (二)教学内容: 1.欢迎招贴设计和环境布置 2.贺年卡设计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到不同幼儿园参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习作练习中体现幼儿园工作的特点。 四、手工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环境布置的作用、原则、范围;了解沙盘的特点、制作要求、制作方法。学会收集各种可用于手工制作的废旧物品,并根据综合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形象新颖的组合造型,掌握装饰物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娃娃、布玩具 2.木偶 3.应用 4.环境布置 5.沙盘制作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录像教材,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废旧物品的运用。环境布置应在参观基础上,引导学生注重幼儿园各年龄班年龄差异地体现。
第四教学单元 一、美术鉴赏 (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了解、熟悉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儿童审美心理的特征和儿童对艺术的情趣,能正确分析、评价儿童自己绘制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 儿童美术作品鉴赏 (三)教学建议: 儿童美术鉴赏力结合“幼儿美术教学法”中各年龄班美术欣赏的内容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