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19世纪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A . 法国B . 美国C . 荷兰D . 英国2. (2分) (2016八上·呼和浩特期中) 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A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B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C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D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反抗外侮的坚强决心3. (2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A . 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B . 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C . 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D .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4. (2分) (2016八上·宿州期中)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被法国大作家称之为“强盗”的是()A . 英法联军B . 美俄联军C . 八国联军D . 英国和日本5. (2分) (2018八上·宿松期中) 近代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A . 英国B . 法国C . 德国D . 俄国6. (2分) (2016八上·康巴什期中) 维克多•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
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这历史事件发生在()A . 鸦片战争期间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 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D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7. (2分)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③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8. (2分)某英国人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
” 这反映的是()A . 清军抗击美军B . 林则徐镇守广州C . 左宗棠收复新疆D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9. (2分)(2019·市南区模拟)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士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
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这一文件”指()A . 《十二铜表法》B . 《天朝田亩制度》C . 《资政新篇》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 (2分) (2017八上·富顺月考)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A . 定都天京B . 金田起义C . 天京事变D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1. (2分) (2019八上·深圳期中)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 . 洋务运动B . 鸦片战争C . 五四运动D . 戊戌变法12. (2分) (2016八上·恩阳期中)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 . 中英《南京条约》B . 中俄《瑷珲条约》C . 中俄《北京条约》D . 中日《马关条约》13. (2分) (2018八上·柳州期末) 1851年洪秀金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上称为()A . 维新变法运动B . 太平天国运动C . 义和团运动D . 公车上书14. (2分) (2019八上·福田期末) 奕诉在一份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下列属于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A . 开平煤矿B . 湖北织布局C . 江南制造总局D . 汉阳铁厂15. (2分) (2018八上·沭阳期末) 下侧漫画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一些天真的想法,该想法最终破灭的根源是()A . 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B . 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C .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D . 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17. (2分) (2019八上·东莞期中) 从1840年起,有着光辉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近代化的艰辛探索始于哪一历史事件()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 辛亥革命C . 戊戌变法D . 洋务运动18. (2分) (2019八上·保定期中) 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9. (2分)(2019·江都模拟) 下列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A . 都要向列强缴纳巨额赔款B . 都被列强割占大片领土C . 都允许列强驻军华北地区D . 都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20. (2分) (2019八上·鱼台期末) 回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下列符合探索的先后顺序的是()A . 技术——思想——制度B . 技术——制度——思想C . 制度——思想——技术D . 思想——技术——制度21. (2分) (2019八上·保山月考)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图所示报纸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 . 维新思想B . 儒家思想C . 近代科学D . 法家思想22. (2分) (2016八上·启东期中) 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壮烈献身的人物是()A . 陈玉成B . 丁汝昌C . 梁启超D . 谭嗣同23. (2分) (2016八上·磴口期中) 19世纪末,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于()A . 北京B . 上海C . 山东D . 河北24. (2分) (2019八上·黑龙江期中) 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25. (2分)(2019·东营模拟) 历史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对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其中连线搭配正确的是()A . 《南京条约》-“前约有效,增开天津,割地九龙,赔款大增”B . 《北京条约》-“十处通商,公使驻京,巨额赔款,长江航行”C . 《马关条约》-“割台澎辽,赔两个亿。
开四处口、设外国厂”D . 《辛丑条约》-“割香港岛、赔两千一、开五口岸、议关税款”26. (2分) (2019八上·无棣期中)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A . 《南京条约》B . 《天津条约》C . 《北京条约》D . 《弓关条约》27. (2分) (2019八上·黑龙江期中) 一位老人生活在1852—1903的中国,他不可能经历的是()A . 虎门销烟B . 火烧圆明园C . 太平天国运动D . 义和团运动28. (2分)(2019·武冈模拟)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李鸿章选择了自强,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 . 实行君主立宪制B . 挽救中华民族C . 推翻清朝政府D . 建立民主共和制29. (2分)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A .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 .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30. (2分) (2018八上·江城期中)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 .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B .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C .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令,宣布变法D .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共2题;共40分)31. (20分) (2019八上·亳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夏,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彻底粉碎了大清王朝的纸醉金迷的生活。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如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三: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入侵的炮声”来自哪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订了什么条约?在这场战争后中国陷入了怎样的社会?(2)材料二中的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的原因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发动这次战争的侵略者犯下了哪一暴行?(3)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4)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32. (20分)(2019·德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
四年,又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附设译书局。
五、六年间,左宗棠奏请在福建设船厂,附设船政学校。
六年,设同文馆于京师。
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十年,曾国藩、李鸿章始派学生赴美国留学。
十一年,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筹办铁甲兵船。
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六年,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
七年,设开平矿务局。
八年,设上海机器制布厂。
十一年,设天津武备学堂。
十三年,又开漠河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