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朝:吃货的天堂

宋朝:吃货的天堂

龙源期刊网
宋朝:吃货的天堂
作者:刘凯
来源:《烹调知识》2019年第01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天下安宁,百姓安居,社会安定,呈现出政通人和四海静宁的盛世局面。

身逢盛世,宋朝人不忘舌尖风景,让我们跟着《东京梦华录》,穿越到大宋王朝,看看宋朝人都有啥“口福”。

黄金粟成白玉花。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市面上有一种名曰“孛娄”的风味小吃,這便是中国最早的膨化食品——爆米花!
北宋时期,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上元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传出嘭嘭的爆炸声——别误会,那不是战争,也不是放爆竹,而是在“炒糯谷”,即崩爆米花。

宋人为何将爆米花称为“孛娄”呢?“孛娄”是个象声词,即崩爆米花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宋朝的京城——东京开封,把打雷的声音称作“孛辘”,而崩爆米花时发出的声音恰似“孛辘”,于是时人干脆将爆米花称为“孛娄”。

“孛娄”虽曰寻常吃物,但名声很大,居然有一首赞美“孛娄”的诗——《爆孛娄诗》:“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

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

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天涯。

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捅鬓斜。

”原来,在宋朝,爆米花不光入口,还是一种占卜工具,占卜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老人占卜寿命,女人占卜终身,男人占卜财运,孩子占卜健康。

占卜结束后,“孛娄”的去处只有一个:填入腹中。

鹅黄豆生登宴席。

我们现在常吃的豆芽菜,也是宋朝人发明的。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载:“以水浸黑豆,爆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吸长,则复以桶,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淖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

色浅黄,名鹅黄豆生”。

这段文字不仅写出了豆芽菜的整个生产过程,还写出了烹调方法及吃法:“卷以麻饼”。

现今,北方一些地区依然有以春饼卷豆芽菜来吃的习俗,谓之“吃春”“卷春”、“咬春”。

《东京梦华录》中对豆芽菜的记载也较为详细:“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瓷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

”宋人所著《图经本草》中还记载了生绿豆芽的过程。

查阅典籍得知,宋朝人已会生产五种豆芽菜: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芽、芽蚕豆、赤豆芽,宋朝人真的很伟大!
风翻晚霞涮春秋。

提到涮羊肉,人们都知道那是元世祖忽必烈发明的,不过火锅却是宋朝人发明的。

宋朝人给火锅送了一个很美丽的名字:“拨霞供”!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和朋友吃火锅涮兔肉的情景。

某日,林洪去武夷山拜访隐士。

天降大雪,一只兔子从山岩上滑了下来,让林洪给逮到了,于是,他就和隐士涮起了兔肉片。

在桌上放个炭火炉,上面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烧沸了,夹着肉片去汤中涮熟,然后蘸着调料吃。

那顿饭林洪吃得特别美,回到家后又吃了几次,感觉非常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