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66°34´ N
23°26´ N
23°26 ´S
66°34´ S
太阳直射赤道
太 阳 光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昼 长 夜 短,北极周围
出现 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北半球
66°34´
N

23°26´ N

23°26 ´S

66°34´ S
南半球昼 短夜 长,
南极周围出现 极夜
现象
赤道 昼夜 平分
北极圈内出 现极昼现象
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 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 4、不论太阳直射在哪里,赤道总是昼夜平分。
5 、同一纬线各地昼夜长短相同。
6、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相同。
7、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 相反。
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
8、一年中在同一纬度地区有2天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日落的时刻 相同。
9、一年中(除二分日外),在同一纬度地区, 有互相对应的日期,其 昼夜状况相反。
太阳直 射点移动 时间
赤道— 3.21 北回归线 —6.22
北回归线 6.22 —赤道 —9.23
赤道— 9.23 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1122..2222
—赤道 —3.21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
✓4、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昼长夜短的时间为( )
A、3.21—6.22
B、6.22—9.23
C、9.23—12.22
D、12.2—23.21
谢谢!
感谢下 载
昼夜长短的变化
1、黄赤交角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使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 面与赤道面形成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为23°26´
2、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太阳光线总是与晨昏圈垂直 3、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个周期的时间 365日5时48分46秒 4、青岛地区,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长短的比较 青岛地区夏半年(现在)昼长夜短;冬半年夜长昼短
北极圈内出 现极夜现象
66°34´ N 23°26´ N 23°26 ´S 66°34´ S
南极圈内出现 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太 阳 光
赤道 昼夜 平分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时间
3月21日 至9月23日
9月23日至 次年3月21日
3月21日 和9月23日
昼夜长短比较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1、空间: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反之越小。赤道上变化幅度为零,南北极 圈及其以内地区变化幅度为24小时。
2、时间:越接近二分日,变化幅度越小,二分日为零,冬夏至日变化幅度最大。
✓1、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B、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C、全球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平分
仔细观察回答
太阳直 射点移动
赤道—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赤道 赤道—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时间
昼夜长短的变化
极昼极夜范 围变化
1、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当太阳直射 在南半球时: 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2、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 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66°34´ N 23°26´ N 23°26 ´S 66°34´ S
南极圈内出现 极夜现象
太阳直 夜 长,北极周围
出现 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南半球
66°34´
N 23°26´

N 23°26

´S

66°34´
S
南半球昼 长夜 短,
南极周围出现 极昼
现象
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短夜长
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变 长夜变短,昼长夜短
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长夜短
极昼极夜范 围变化
北半球极昼范围越 来越大
北半球极昼范围越 来越小
北半球极夜范围越 来越大
北半球极夜范围越 来越小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小: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关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以上说法均不对
3、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时,下列时间段正确的是( )
(以下均为北半球的节气)
A、从春分日到秋分日 C、从秋分日到春分日
✓B、从夏至日到冬至日 D、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