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物理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第1至10题为物理试题,第11至20题为化学试题。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 使用听诊器是为了A.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B.加快心脏跳动时的频率C.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D.改善心脏跳动时的音色2.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3.直流电动机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B.电流的磁效应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4.如图,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减小动滑轮的重力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捏紧自行车的刹车装置A.运动员手上涂镁粉C.给车轮转轴添加润滑油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卷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F第4题图5.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 .初春,薄雾缥缈 B .盛夏,夜深露重 C .深秋,天降浓霜 D .寒冬,滴水成冰6.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摆动,A 、B 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 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A .球在A 点时受力平衡 B .球在C 点时速度最大 C .从B 到C ,球的动能减少 D .从A 到C ,球的势能增加 7.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字相同的是A .地球“吸”地面上物体B .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C .两船并行相“吸”碰撞D .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 移至120cm 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 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A .放大的像 B .等大的像 C .缩小的像 D .正立的像9.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 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 .30km/h B .60km/h C .90km/h D .120km/h10.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用V 表示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 表示冰块露出水面体积的减小量.若相同时间冰熔化的量相等,则下列V 和△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第9题图第6题图AB第8题图光屏刻度尺cm140150 tVBO OAtVOOCt△VO Ot△VDO O11.生活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田间焚烧秸秆B .回收废旧电池C .随意排放污水D .直接排放废气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确的是A .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B .蛋白质和糖类都属于营养物质C .液态氨气和氨水均为纯净物D .氦气和氧气均为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13.用KMnO 4制取O 2并回收MnO 2,下列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A .制取O 2B .收集O 2C .产物加水搅拌D .过滤得MnO 214.下列说确的是A .硬水洗涤衣物适宜使用肥皂B .二氧化锰可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C .吸入甲醛或一氧化碳会危害人体健康D .铝合金与钢铁相比具有密度大、易腐蚀的特点 15.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洗涤油污 B .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 D .氮气具有不活泼性,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16.NH 4Cl 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A .NH 4Cl 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B .将NaCl 溶液降温一定会有NaCl 固体析出C .50 ℃时NH 4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D .将t ℃时NH 4Cl 和NaCl 的饱和溶液加热至50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7.将红色的铜丝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表面变黑。
将变黑的铜丝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铜丝表面变黑,质量增加B .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表面恢复红色C .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铜丝质量不变D .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增加2温温/温温温温/g18.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19.通过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验证HCl 分子发生了运动 B .图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图3:验证浓硫酸遇水放热 D .图4:验证氧气支持燃烧 20.物质X 的化学式为H 2C 2O 4,可发生如下反应:a H 2C 2O 4t ℃b H 2O↑ +c CO 2↑ +d Y↑取90 g X ,在t ℃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 g ;另取90 g X ,在 t ℃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 和NaOH 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62 g 。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气体Y 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 A .CO 2的质量为44 g B .气体Y 的质量为28 gC .气体Y 可能为甲烷D .方程式中b 和c 的比为1∶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第Ⅱ卷共16小题,共110分。
第21至25题为化学试题,第26至36题为物理试题。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21.(7分)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⑴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 = ▲ ,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易 ▲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⑵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 。
⑶下图为Mn 和CuSO 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 x 7蘸有浓盐 蘸有石蕊试①实际与Mn 反应的粒子是 ▲ 。
②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 。
③由反应可知金属的活泼性:Mn ▲ Cu (填“>”或“<”)。
④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或根是 ▲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 .锰元素 B .铜元素 C .硫酸根22.(8分)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⑴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反应。
⑵操作1的名称为 ▲ 。
⑶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 。
⑷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 。
⑸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 6H 6O 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 ▲ 。
23.(8分)煤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煤的综合利用⑴由煤的结构片段可知:煤的组成元素中除C 、H 、O 、S 外还含有 ▲ (填元素符号)。
⑵煤的焦化属于 ▲ 变化;焦化获得的焦炭可用于高炉炼铁,高炉CO 和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焦化获得的氨气可用于制取氮肥,区分(NH 4)2SO 4和K 2SO 4两种化肥可选用的试剂是 ▲ 。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 .氯化钡 B .盐酸 C .熟石灰⑶煤的气化过程中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质是: ▲ 。
⑷提高煤的燃烧效率能节约煤炭资源,写出一种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方法: ▲ 。
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燃烧,可发生反应:2CaCO 3+O 2+2SO 2高温2CaSO 4+2CO 2,煤中加入石灰石对环境的意义是: ▲ 。
温温温4温温温温温温温温温24.(10分)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及探究水在电极端所发生的变化,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Ⅰ验证水的组成元素步骤一: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含少量Na 2SO 4)至充满管a 和管b 。
关闭活塞,接通电源。
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
⑴Na 2SO 4在水中能解离出 ▲ ,增强了水的导电性。
⑵电解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 。
⑶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 ▲ ,则证明气体为H 2;若观察到 ▲ ,则证明气体为O 2。
⑷某同学提出实验后还需检验Na 2SO 4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其原因是: ▲ 。
⑸若要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需要测定 ▲ 。
Ⅱ探究水在电极端所发生的变化步骤一:向装置中重新加水(含少量Na 2SO 4)至充满管a 和管b 。
保持活塞打开,接通电源。
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步骤二:分别取出管a 和管b 电极附近的溶液,并测定溶液的pH 。
⑴测定溶液pH 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 ,读取pH 。
经测定:管a 中溶液pH 小于7,管b 中溶液pH 大于7。
⑵管b 中溶液呈 ▲ 性,若向溶液中加入 ▲ ,溶液变为红色,也能得出此结论。
⑶下图中能表示电解时管a 中水在电极端所发生变化的结果是 ▲ 。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A B C25.(7分)某同学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下图: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的原因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⑵破裂后瓶试剂会吸收空气中CO 2生成CaCO 3。
为测定其中CaCO 3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称取10.0 g 样品,加50.0 g 水溶解,搅拌、静置、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重。
实验2:称取10.0 g 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
①根据实验1称重的质量计算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原因是: ▲ 。
②若实验2中收集的气体质量为2.2 g ,计算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请将计算过程写温温温温温温个 个温a温b温温H +O 2电极H +H+H +H 2电极OH -OH -O 2电极OH -OH -到答题卡上)26.(3分)压缩空气储能是一项全新的储能技术,它将多余电能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密闭容器中,该过程是通过 ▲ 方式将能量转化为气体的能并储存.需要时,使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机器转动,又将能转化成 ▲ 能,这一过程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 ▲ 冲程. 27.(4分)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 ▲ 转.(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 (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 ▲ 像,这是由于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了 ▲ 反射.28.(4分)今年5月,人乘动车出行的梦想成为现实.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行中受到的 ▲ .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车外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 ▲ 为参照物的;他们用手机通过微信发送沿途美景,手机是利用 ▲ 传递信息的.列车进站前关闭动力,由于 ▲ ,仍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29.(5分)2015年10月,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甲)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 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1)太阳能属于 ▲ 能源.(2)飞艇气囊的气体密度比艇外的空气密度 ▲ .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3×104m 3,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 ▲ N .(平流层空气密度取0.06kg/m 3 ,g 取10N/kg )(3)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将空气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 ;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推进器的功效(功效是指推进器的推力与功率的比值)为0.01N/W ,当平流层风速为40m/s 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 ▲ W .30.(5分)小红和小芳准备测量一块橡皮的密度.(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 调节.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橡皮 质量为 ▲ g .她继续测出橡皮的体积为10cm 3,橡皮密度为 ▲ kg/m 3. (2)小芳设计了另一方案:①把橡皮挂在图丙所示的测力计下;②测出橡皮重力G ;③将橡皮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则橡皮的密度ρ橡的表达式 可表示为ρ橡= ▲ .小红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橡皮密度, 理由是 ▲ .第29题图甲第29题图乙f /N360720v 2/(m 2·s -2) 400800 0第30题图甲乙5 02 3 4g1丙1 2 3 4 51 2 3 4 50N 031.(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车中重物A 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3)如图丙,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杆,画出动力F 1的示意图及阻力F 2的力臂l 2.32.(9分)一辆氢气动力试验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 ,10min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2×104m ,消耗了0.15kg 的氢气.此过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0×103N ,行驶时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 2.(氢气的热值取1.4×108J/kg ,g 取10N/kg )求: (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33.(9分)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 1、R 2是定值电阻,R 1=10Ω,滑动变阻器R 3标有“20Ω 0.5A ”字样.只闭合开关S 1,电流表的示数为0.9A ;再闭合开关S 2、S 3,电流表的示数变为1.5A .求: (1)电源电压;(2)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R 2在10s 产生的热量;(3)只闭合开关S 3,移动变阻器滑片时,R 1的电功率变化围. 34.(7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标有“3.8V ”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 、电阻箱R 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1)小虎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1V ,电流表示数为0.04A ,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 ;移动变阻器滑片P ,发现两表示数均不变,则电路连接时存在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电流表出了故障,同组的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①根据图乙电路,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实物图连接完整.第33题图 S 2 S 3R 1 R 3 S 1 AR 2第34题图乙V 1 2R 0 S 2LS 1丙S 21 23 – V15﹢﹣ 电源LS 1R 0甲P AVR L S第31题图Av甲丙肱二头肌 OF 2乙 水空气 骨骼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值.③闭合开关S 1,将开关S 2拨至“2”位置,当电阻箱的旋钮调至图丁位置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 0= ▲ Ω.④再将开关S 2拨至“1”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8V ,则灯泡额定功率P L = ▲ W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判断小灯泡未接入电路前,灯丝阻值的可能围是 ▲ .35.(8分)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份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cm 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的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①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②纠正后,实验通过 ▲ 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 (2①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含水量W 与混合液沸点t 的关系图线. ②混合液的含水量为15%时,沸点是 ▲ ℃. (3)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他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 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 是 ▲ .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 ▲ ;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 ▲ .第34题图丁第35题图乙第35题图甲第36题图甲36.(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智能洁具智能洁具(智能马桶、全自动洗碗机、智能浴缸等)具有温水洗净、暖风烘干、杀菌等功能,已进入百姓家庭.某智能洁具为确保安全,插头带有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图甲,连接洁具的火线与零线穿过环形铁芯,正常工作时,两线中的电流相等;若火线与零线中的电流不等,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经放大后通过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S 切断电源.这种洁具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当人靠近时,感应装置自动升起洁具盖子;启动洗净功能,加热器将水快速加热至温控装置预设的温度,水泵喷水实施清洗,喷水杆采用纳米银(直径为纳米级的银单质)材料,杀菌效果好;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自动开启烘干功能.下表一为该洁具的部分参数,表二为水泵的性能测试参数(表中流量指单位时间水泵抽送水的体A .红外线感应装置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B .暖风烘干是靠增大面积来加快水的汽化C .纳米银是银分子,喷水杆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 .漏电保护装置的火线与零线短路时,开关S 不会被吸起(3)洁具正常工作,按最大喷水量用设定为38℃的温水清洗,加热器的效率为 ▲ %;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工作40s ,消耗的电能会使标有“3000imp/(kW·h )”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 次. [水的比热容c =4.2×103J/(kg·℃),室温为18℃](4)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当该水泵的流量为0.8×10-4m 3/s 时,其扬程为 ▲ m ;当水泵的流量为 1.0×10-4m 3/s 时,输出的水达到对应的扬程,此过程中水泵克服水重力做功的功率P = ▲ W . (g 取10N/kg )(5)图乙为洁具的温控装置原理图.R 1是滑动变阻器,R 2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R 1两端电压U 1增大到一定值时,控制电路将切断加热电路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①适当 ▲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源电压,可使 控制水温的预设值升高;②电源电压设定为10V ,当R 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R 2的电功率为4W ,此时加热电路恰好被切断.若预设的水温相对较高,则控制电压U 1是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