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导学案
出题人:孙德贤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首尾圆合的结构特点。
2.学习本文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写法。
3.学习我国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进取的精神。
自主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喷.( ) 射乾坤
..()
..()苛.()刻酝酿
亘.()古供.()给供.()认不讳打场.()
一场.()雨记载.()装载.()着.()陆着.()凉开辟.()复辟.()肖.()像
2.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
Sǒng( )入云天jú( )红色直刺九xiāo( )
元xiāo()cuī( )化剂摘星lǎn()月
预定guǐ( )道无jiāng()jiāng( )绳
jiāng( )硬惊huáng( )失措辉huáng( )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语境意义。
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苛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天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凡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语并填空。
【关注﹑关切】
______着局势的变化上级对救灾工作十分___________
【震动﹑震撼】
地板________了一下这一件事________了全世界
【制定﹑制订】
______宪法_______预算方案
【实施﹑施行】
宣传﹑______《残疾人保障法》自公布之日起______新的交通法则
【不同凡响﹑与众不同】
他发表了不少优秀作品,尤其是近几年写的短篇小说更是________
这部电影的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
【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大家_________,把四十亩白菜全装上了车。
这首七言绝句__________。
【惊天动地﹑轰轰烈烈】
干出一番________的事业。
干得__________-
讨论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个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2.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的名字为所有中国人所熟知,他也成了
中华民族的骄傲,应该怎样看待杨利伟这一人物?
3.明朝的万户并没有实现上天的梦想,反而被自制的“火箭”炸死,作者在文中对万户持的是一种什么态度?
文体知识: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
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
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
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
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
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
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2、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
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
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
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
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
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
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
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
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
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每课一得:
将消息缩写为一句话新闻的方法
将消息缩写为一句话新闻是考查语言概括能力的一种常见形式。
它要求用精炼的语言准确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缩写方法:
(1)摘引导语法。
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三个基本部分组成,而导语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
因此,可以用摘引导语的方法,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
闻。
例1:把下面的消息缩写为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3个字)
新华社北京时间10月16日电,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神态自若地走出返回舱,沸腾的人们用鲜花和掌声迎接杨利伟,将这位航天勇士高高抬起。
16日6时36分,地面搜索人员发现完好无损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实际降落地
点距理论降落地点仅48公里。
“神舟”五号飞船是16日晨5时35分开始返回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发送了返回指令,远在南大西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及时跟踪捕获飞船。
指挥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三维动画模拟显示,飞船甚为轻巧地转了个身。
按照程序,呈返回姿态的飞船经返回制动、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等一系列太空控制动作后,开始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
5时36分,“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返回舱与推进舱轨道高度不断降低,向预定落点返回。
5时38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制动火箭点火,飞船返回舱飞行速度减缓,轨道高度进一步降低。
返回舱向预定着陆场方向降落。
6时许,布设在新疆和田的活动测量站报告,飞船进入我国国境上空。
返回舱在降落时,按预定计划顺利打开了引伞,航天员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
这则消息的导语基本概括了消息主体的主要内容。
因此,可采用摘引导语的方法,将其压缩为: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着陆。
有些导语过于简短,应根据消息主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准确具体。
有的消息导语过长,则需要根据字数要求删减一些词语,使之更加精炼概括。
(2)提取要素法。
消息一般包括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即通常所说的5个“W”。
五要素包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采用提取要素的方法,将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
例2:把下面的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个字)
荷兰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奖10月18日下午在荷兰驻华大使馆举行颁奖仪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士吴良镛固其在建筑与文化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成为本年度这一奖项的获得者。
克劳斯亲王基金会奖是在荷兰享有极高声望的文化奖项,它的设立旨在奖励全球,特别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文化和发展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和组织,克劳斯基金会认为,吴良镛不仅了解到传统建筑及现代建筑的价值,还帮助人们认识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他以其无可估量的贡献而成为对中国现代建筑师产生影响和鼓舞的源泉。
今年80岁的吴良镛,1944年毕业于国立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教授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赴美深造。
他曾任国际建筑协会副主席,世界人类居聚学会副主席,主席等职。
这则消息的本身包含着五个要素:时间——10月18日,地点——荷兰驻华大使馆;人物——吴良镛;事件——受到荷兰奖励;原因——贡献杰出。
采取提取要素法,司将其压缩为:
(1)10月18日,荷兰重奖清华教授吴良。
(2)10月18日,清华教授吴良镛获荷兰重奖。
当然,有些消息本身要素就不完备,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有些要素压缩时没有必要保留,应该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适当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