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某中学政治老师在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将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组讨论,结合教师教学的相关知识,这位教师该怎样分组()。

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B.组间异质,组内同质
C.组间同质,组内同质
D.组间异质,组内异质
【答案】A
【解析】所谓“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老师在实践中尽量能够按照优中差组合,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的竞争。

2.“世界上没有不可知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知的事物”,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主观主义
D.唯心主义
【答案】A
【解析】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最终可以彻底认识一切事物,题干体现了可知论。

3.(略)
4.某思想政治老师在进行“货币的本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若干实物货币,使学生获得关于货币的感性认识,此教师运用的是()。

A.谈话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答案】C
【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题干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货币即为演示法。

5.与旧版教材相比,思想政治新教材增加了:专家点评、知识链接、名师点击等辅助栏目,其中“专家点评”栏目承担的主要功能是()。

A.解释术语
B.呈现情况
C.解释疑难
D.提出问题
【答案】C
【解析】新教材不仅反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内容,而且还通过课文的“名词点击”“相关连接”和“专家点评”等栏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模块、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从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技能到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思考,在探究中学会自我发展,成为自主、开放的主动者。

其中“专家点评”栏目意在为学生解释疑难问题,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

6.当前社会流行在网上购物,直接在网上支付款项,这一现象表明了货币在支付过程中使用了货币的什么手段()。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世界货币
【答案】A
【解析】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

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

B项,流通手段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

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必须是现实
的货币;C项,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D项,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当前社会网上支付的现象体现的是货币的支付职能。

7~24(略)
25.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子女赡养负担加重,为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政府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完善,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表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
D.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C
【解析】题目中党中央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反映的是上层建筑的调整,适应经济基础状况,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没有关系。

AB两项与题干无关;D项表述错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改革,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

26.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这说明()。

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B.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实践条件制约
C.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与客观条件的发展是同步的
D.人们在每一层次上获得的认识都是认识发展中的一个终点
【答案】B
【解析】题干表达的意思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受实践条件的制约。

A项表述正确,但观点与题意无关;C项表述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项表述错误,认识需要不断拓展、深化。

27.图1中的漫画表明对同一事物人们有不同认识,这是因为()。

图1
①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
②认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认识受人们立场的限制
④真理绝对不是相对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漫画以房价这个社会热点为题材,有房者和无房者站在各自的利益立场上,根据现实情况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不能跌、不许涨),体现了认识受人们立场的限制,也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①③两项正确;②项与题意无关;④项表述错误。

28.甲在夜间潜入某住宅窃取财物后,纵火灭迹,他明知道该宅里有人睡觉,起火后可能会被烧死,但仍然放火烧房,结果烧死一人,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犯罪
B.过失犯罪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答案】A
【解析】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

B项,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因而构成犯罪;C项,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