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目录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3)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 (4)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 (6)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9)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13)第七单元可能性 (14)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5、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6、循环小数问题: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5.3… 3.12323… 5.7171…)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 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7、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圆点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5.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6.平移的基本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7.平移图形的画法:(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上相应字母。
8.运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案;(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旋转点;(3)确定旋转度数;(4)依次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9.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1)先选好基本图案;(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3)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6的倍数的特征: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找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质数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
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
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梯形的面积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像1/2、1/4、2/3、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像3/2、3/3、5/4、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像,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分数与除法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
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找最大公因数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
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
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6、短除法偶数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一个数与它的的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本身。
约分理解约分的含义: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像1/3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
例如:○找最小公倍数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