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研究进展论文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研究进展论文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摘要】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是由于外邪入侵、脾肾素虚等原因导致患者精气外泄,封藏失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风寒湿邪壅、精微物质匮乏,泛溢肌肤,水湿潴留,水液代谢障碍而成本病。

目前西医治疗肾病综合症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及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不但容易复发,而且由于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的影响,产生的副作用使患者苦不堪言。

本文就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医;肾病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52-02
肾病综合征(ns)是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明显增高为特征,可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炎症改变。

目前公认的西医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①大量蛋白尿:成人>3.5g/1.73/㎡.24h;②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30g/l;③高脂血症;④水肿。

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必备条件,并且诊断时需区别继发和原发性[1]。

而中医根据其的临床特征,归属于“水肿”“虚劳”范畴。

目前西医治疗肾病综合症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及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不但容易复发,而且由于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的影响,产生的副作用加重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1 病因病机
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是由于外邪入侵、脾肾素虚等原因导致患者精气外泄,封藏失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风寒湿邪壅、精微物质匮乏,泛溢肌肤,水湿潴留,水液代谢障碍而成本病。

同时,血瘀也与水肿的形成相关,本病以瘀血、湿热、寒湿、风邪为标,以脾肾亏虚为本,属正虚邪实之证。

王永钧[2],鲁盈等人认为根据《素问》“风论”“奇病论”“评热病论”等论述结合长期临床治疗实践,可知肾病综合征系由风湿内扰于肾,使肾固有的主封藏、司开阖等职能失常所致。

其病因、病机及证候等表现,以风湿内扰证最为重要,且常伴有虚、瘀、热等表现。

严曙结合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除四肢浮肿外,可见尿少[3],甚至可见胸水或腹水;因低蛋白血症,胃肠道亦呈水肿,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而致呕吐,腹泻,纳食减少,舌苔多腻,脉濡或弦滑。

故其认为应从脾胃论之,中医病机为脾不制水,湿困脾土,脾胃升降失司,分清泌浊无权。

杨霓芝教授认为水肿的发生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4.6],内因肾脏腑、脾、肺亏虚,外因有劳伤、毒、热、湿、风等;本病与肾的关系密切,病变之标为瘀血阻滞、湿热、水湿,表现出虚中挟实、本虚标实,一旦邪气愈盛,正气愈虚,病情迁延,那么往往会造成肾衰、关格、癃闭等病[5]。

由于肾病综合征的致病原因较多,很多中医都有各自不同的认识,
但是本虚以肾脾肺为主,或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基本大纲为本虚标实,多见于水湿、湿热、瘀血[7]。

2 中药对肾病综合征的辨证治疗
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标证5 型,分别是湿浊、血瘀、湿热、水湿、外感,也可以分为本证4型,分别是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肺肾气虚型[8]。

补阳还五汤治血瘀,胃苓汤治湿浊,五皮饮合五苓散治水湿,知柏地黄汤治肝肾阴虚型,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治多肺肾气虚型,藿香左金汤、三仁汤、参芪地黄汤治气阴两虚型,真武汤合五皮饮、济生肾气丸治脾肾阳虚型[9]。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单味药联合激素治疗
中药单味药联合激素治疗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且优于单用中药、西药组。

陈玉锦[10]等在用泼尼松的基础上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 40例ns 患者,治疗后,患者血尿 fdp、血d-二聚体明显转阴,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低切、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另外丹参是中药中一种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之一,丹参具有抗凝、溶栓和降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患者肾组织病理改变的恢复[11]。

根据激素不同治疗阶段配合中药治疗
结合中医辨证来使用中药,并根据激素在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治疗可加强激素作用,并减少其副作用。

牛学仕[12]在开始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阶段,用滋阴降火药,以减少激素所致的“阴
虚火旺”症状,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在激素减量阶段患者常由阴虚火旺向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转化,治宜气阴双补,在继续用滋阴补肾药的同时,逐渐加用益气温肾中药[13]。

当激素递减为维持量时,运用益气补肾活血药。

总之,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前景广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明显要优于纯中药和纯西药,但是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例如为了减少重要的副作用和毒副作用,可以深入研究中药的代细胞毒性药物和代激素作用,可以统一辨证疗效标准和分型标准,在指导临床中将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就有待于我们以后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卓爱琴,吴兆怀,肾病综合征的辨证施护。

中医中药,2007,1(2):108
[2] 王永钧,鲁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0):51
[3] 严曙,调理脾胃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

河北中医,1997,19(2):25-26。

[4] 杨倩春,杨霓芝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9(4):500-502
[5] 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辩证类型试行方案陕西中医 1998 9(1):封4
[6] 杨倩春,杨霓芝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中国
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9)∶500~502
[7] 刘玉宁,王立红,郭立中叶传蕙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8):439~441
[8] 郑淑贞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22例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1)∶48~49
[9] 李建华,闫肃肾病综合征辨证施治体会陕西中医,2002,23(4)∶381~382
[10] 陈玉锦陈西北,灯盏花素注射液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1011.
[11] 张国强,叶任高,孔庆瑜,等.丹参对狼疮性肾炎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cmye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8):473.
[12] 牛学仕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23例河南中医,2006,26(1):66。

[13] 缪静龙,叶建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报告,2005,4(4):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