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文阅读26分
萍水相逢之美
①搬到这个小区已经一年多了,却至今也没有为我增加一个真正的熟人,更不用说朋友。
就是邻居,有时同乘电梯上楼,也只是点点头,给出一个微笑而已。
这个微笑就礼貌地拒绝了接下来的一切可能。
待各自进了各自的家,那扇沉重厚实的防盗门就把我们彻底隔开,里面的一切都成为秘密,被它严严实实地捂住。
一个小区上千户人家,就这样被封闭在各自的小格子里。
②闲得无聊,在家泡茶枯坐,一抬眼就看见了墙上那幅画。
③20 多年前的乐山五通桥,秋天,风景优美。
古老的小镇,几条逶迤的街巷被清澈的小河破开,隔河相望各自的另一半。
沿河尽是千年古榕,浓荫匝地。
那些石板街面,雕花石栏,重重叠叠的飞檐斗拱和粉墙青瓦,都在榕树严严实实的掩映中。
我那时还是个小伙子,背了个当时流行的人造革马桶包,沿着几级石阶走上苔痕斑驳的石砌高台。
这里是一个旧日气息浓重的独家小院,但竹篱笆上爬满牵牛花,院里盛开着海棠,古雅里透出生机的蓬勃。
我按捺住一颗砰砰乱跳的心,叩响了门。
开门的儒雅老者正是我想求见的大名鼎鼎的画家李道熙,嘉州画派的代表人物。
我这次游乐山,感觉不是期望的那么好,心有不甘,便到了五通桥。
仗着同是著名画家的孙竹篱是我家邻居,就斗胆来闯李道熙家。
大感意外的是,李道熙以爽朗的笑声和清香的“峨蕊”接待了我这个不速之客。
谈到兴浓,他起身为我画了这幅斗方,边画边讲授技法,简直像要收我为徒。
④不完美的乐山之行在五通桥得到了加倍的补偿。
同时,李道熙的古道热肠,更让我在心里对他和他的五通桥葆有了一份永久的记忆。
⑤前年春节,我和妻子去云南景洪旅游。
返程飞机很晚,有半天的空档,便去勐腊路的同庆号喝茶。
这是景洪市中心一处颇令人注目的园林,热带风情中带有江南元素。
气候宜人,环境虽然也是人造,但是感觉比此前看过的许多“原始”更养眼。
加上有一个体验式生产作坊,同样一杯普洱,在这里就让人很乐意掏钱。
服务员是傣家小妹扮相,清丽而乖巧,并且嘴甜。
她介绍茶道,介绍普洱的生产工艺流程,还介绍她为之骄傲的老板。
我说,你把你的老板说得那么好,干脆请他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我本来是戏言却被当真。
结果,我们被请到老板在楼上的办公室做客。
老板的办公室实际上是茶室,是小型的茶文化博物馆。
更让我惊讶的是,老板是一位还说得上年轻的美女,聪明而博学。
名字亦如其人: 邓雅然。
她亲自为我们沏茶。
她沏茶几乎是一场细节丰富的茶艺表演。
大半个下午,我们像是老朋友,无拘束地交流。
不,更像是她在作一场关于普洱茶的讲座,附带地,也介绍了作为普洱代表的同庆号茶庄的300年传奇。
临走时,在她的盛情之下,我还带走了她馈赠的印有红色龙马图案的普洱茶。
后来从新闻里才知道,她的同庆号普洱茶,还曾作为国礼,馈赠来访的英国首相布朗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我真是荣幸之至啊!
⑥5.12汶川地震以后,通讯刚刚恢复,我的手机信息迅速爆满。
老朋友,经常联系的编辑,他们的关切让我温暖,也在意料中。
而那些此前只有一面之缘的远方朋友,比如郑州的何向阳、无锡的黑陶、天津的谢大光、福州的小山等,他们也都发来了问候的短信。
刚刚经历了生死震颤的我,这时,意外得到的这些仅有一面之缘的友人的一声声问候,就大有“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的意味了。
⑦人海茫茫,我们能够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是偶然。
朋友就更不容易了。
但是朋友也不一定都可以畅所欲言。
留在手机里的名字都是筛选的结果吧?但是真的有事,或者迫切需要倾谈或倾诉时,将他们列队,逐一端详,感觉他们似近还不远。
在文明礼节和教养的约束之下,在对自身竞争力的打造和维护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都套上了许多层的甲胄,人与人之间再难触及真实的内心。
而生活常常又是平淡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每个日子都是生产线上出来的同一产品。
过于常规、常态和庸常,没有特别,没有冲激,没有跌宕起伏,没有痛快淋漓,我们就向往远方。
希望以陌生来改变平淡为,打破平衡,制造一点意外,掀起一点涟漪。
但是旅行常常也只是,留下几处模糊的景象,几个抽象的地名,还有照面之后迅速虚化为远远的背景的那许多面孔。
但是,只要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能够让你激动或者感动,让你持久地怀想,那么这个地方立刻就会生动起来,清晰起来,就像一个他乡故知,以亲切的目光召唤你的再次造访。
⑧萍水相逢有别样的美丽。
哪怕它只是旅途中一个如豆的光点,也许会成为永远捂在心头的一份温暖。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咫.尺()逶.迤()甲胄.()涟漪.()
2、“萍水相逢”指的是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但文章开篇第1自然段却从自己熟识的生活写起,这
段叙述提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在文中又有何作用?(2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为我们叙述了哪些让人难忘却“萍水相逢”?(3分)
4、文章以“萍水相逢”为,通过作者对几次“萍水相逢”的叙述,你认为这些“萍水相逢”有何之美?谈谈你的理解。
(4分)
5、简要分析第3段中画线语句的作用。
(3分)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这两句诗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为什么几句问候竟然让作者有了这样的心境?(4分)
7、在叙述几次“萍水相逢之美”后,作者在文章的倒数第2自然段,为我们道出了“萍水相逢”之可贵的原因。
认真阅读本段,作者主为在当今社会中,“萍水相逢”让人念念不忘并渴望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又是什么?(4分)8、就像作者一样,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是让我们难以忘却的。
他们不是我们的亲人,不是我们的朋友,但他们一次倾心的帮助,一句简单的问候,甚至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曾经照亮我们的心房,温暖过我们的生命。
你记忆中的那个人,那件事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表达你的感念之情。
(4分)
(四)、名著阅读5
《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写出作者,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个情节,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选取该情节的理由。
作品及作者:(1 分)
情节:
(2分)选取理由:
(2分)
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