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了两本关于教育的书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通过假期阅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并且深受感动与教育。
是窦老师的执着让我敬佩,是他的刻苦让我感动,她的勇敢与睿智将我深深的折服。
窦老师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与他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对于窦老师的辉煌成绩我很羡慕,但是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更值得我去学习。
从吉林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到吉林省的特级教师,从名扬全国的特级教师到清华附小的副校长,他做出了比常人还要多几倍的努力。
为了能够当语文教师他毛遂自荐;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他把每一节课都当做示范课去准备,随时等候领导的到来。
为了能够打磨好每一节课,他让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做自己的学生,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成功是辉煌的耀眼的,但背后的艰辛与辛酸我们却看不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看到的不光是一个努力不断进取的语文教师,更是一个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开拓者。
窦老师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首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
他善于开放自我,加强自己的涵养。
在30多岁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很容易让部分人浮躁,窦老师的率真与充满激情的个性也很容易如此。
但是他没有,反之,他广交朋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去探索发现。
其次,她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而偏偏这一点更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语文教师本身的阅读素养的缺失就是导致学养的不足。
具备充分的学养并热爱自己的事业,是语文教师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第三,他勇于探索,视角敏锐。
窦老师有着独立的思想。
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敏锐视角。
边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实践,边阅读边实践边研究。
力求不断进取,将理论的思考大胆与实践相结合。
他以主题为线把听说读写、人文性与工具性自然的串联起来。
以主题充实了课堂,让学生自然高效的接触了更多的文本,扩大了阅读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窦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路上不断探索追求,她自己建构的主题教学模式,鲜明地体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解。
窦老师取得了成就,但她仍然执着追求。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也要学习窦老师的这种精神。
因为她说过: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
这是我假期读的第一本书。
第二本也是关于教育的,但不同的是,这本书是关于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
我觉得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是一样的,同时对于我们小学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来说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本书名叫《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心得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实用,温和,真诚。
虽然是育儿书但对于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的困难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说实用。
虽然这本书是按照孩子六年成长的顺序来记述,但内容又可以相对独立的按照生活篇阅读篇等来组织。
如阅读篇,要使孩子爱上读书,家长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如自己爱读书,书要出现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等。
这些理念我觉得很实用也会很有效,所以我读起来倍感亲切。
同时,刘老师通过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还有自己孩子的真实案例,让人心悦诚服。
其次说温和。
书中说道,刘老师很喜欢带孩子爬山。
爬山的过程中对孩子讲:爬到山顶能看到不一样的风光。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你得一点一滴把这样的想法和观念不断地教给孩子,不断的提醒孩子,孩子在爬升的过程中自然会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
而且学会了
胸有成竹对前景有所期待。
这就不是漫无目的的爬山了,而是有动力有心劲有享受的爬山了。
这样的爬山必然不会觉得累。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绝对比“你快点爬啊你快点爬啊!”这样的话有用多了。
这样善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上也尤为突出。
最后真诚。
书中记录的很多经历非常艰苦,令人落泪。
孩子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刘老师像一个长者诉说她的苦恼和无奈,让我们感同身受,也让我们为动容,更让我们精神振奋的是他那毫不气馁决不放弃的大无畏精神。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成长,我们的孩子才能成长。
这本书作者把育儿的方方面面都说到了,都做了详细的分析。
我觉得读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拥有教育培养孩子的诀窍,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谢谢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