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 •周作人 C •胡适 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D)。

A.冰心 B •冯文炳 C •鲁迅 D •王统照
4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

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 .茅盾C .老舍D .巴金
6.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7.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 .胡风C .艾青D .阿垅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9.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 .胡适 C .朱自清 D .冰心
10.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11 •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其作者是(A)。

A.胡适 B •欧阳予倩 C •田汉 D. 丁西林
12 •中国诗歌会的主要诗人有蒲风、王亚平、温流和(A)等。

A.杨骚 B •郭沫若 C •殷夫 D •蒋光慈
13•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C)。

A.《最后的微笑》 B •《短裤党》 C •《少年漂泊者》 D •《丽莎的哀怨》
14 •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B)。

A.《女神》 B .《新梦》 C .《前茅》 D .《恢复》
15•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通俗小说的“五根支柱”是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有(ABD。

A.武侠小说 B .侦探小说 C .心理小说D .历史小说
2. 被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是指李伟森、胡也频和(ABD。

A.柔石 B .冯铿 C .丁玲 D .殷夫
3. 诗歌合集《汉园集》的作者是(ACD。

A.何其芳 B .俞平伯 C .卞之琳 D .李广田
4. 《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的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ABCD等。

A.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钱玄同 D .刘半农
5. 几乎每部作品集都得到周作人赞赏的作家主要有(AB等。

A.废名 B .俞平伯 C .冯至 D .沈从文
6.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ACD等。

A.阿Q B .孔乙己 C .闰土 D .祥林嫂
7. 五四小说创
作重要的小说家群,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群和(ABC等。

A.创造社小说家群 B .《新潮》小说家群
C.乡土文学作家群
D.《新青年》作家群
8•抗战以前,中国的文学始终以上海和北平为中心,但抗战以后,贝U出现了临时性的多元中心,包括长沙、广州、桂林以及(ABD )等。

A.武汉 B .重庆 C .南京 D .昆明
9. 在《新青年》同人中,有“留日”经历的有李大钊、钱玄同和(ABC等。

A.陈独秀 B .鲁迅 C .周作人 D .胡适
10. 周作人著名的“三礼赞”是指(ACD o
A.《娼女礼赞》 B .《鸦片礼赞》 C .《哑吧礼赞》 D .《麻醉礼赞》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冰心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写一个女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

2. 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李大钊的《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最早引起广泛反响的美文则是冰心的《笑》。

3. 老舍、巴金、茅盾三大名家,创作了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批长篇小说,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4.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文学社团。

5. 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7月,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

6. 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

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7. 《寒夜》创作于1947年,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8.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一代盟主,还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

9. 《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代表了当时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10. 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请从文体和文体特征两个角度,简要说明鲁迅在散文创作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答:1.从散文文体的角度来看,鲁迅既是杂文的奠基者,又是散文诗的鼻祖。

2 .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来看,鲁迅在“闲话体”和“独语体”这两种散文
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2. 闻一多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了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 主张。

请简要说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答:1.“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2.“绘画美”是诗的用词要做到有画面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3.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匀称均齐。

3. 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

《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2.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

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3.这一
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

(说出三位作家即可)
4. 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几类诗歌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答:1.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

2.这三类诗歌创作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理想的热烈追求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诗魂。

3.对现实的不满是因为理
想得不到实现,而对爱情的歌唱,又多半是借情诗表达自己的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