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角度把脉小说阅读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 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B.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 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 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并通 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 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 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 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 2.塑造了哪些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是 什么。(分析人物形象) 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 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 题的。(艺术特色)
例:为了爱国战争宁愿放弃心爱的学术的爱国青年……
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可从地位角度入 手,先分清要分析的对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 物: 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 突出、深化主题。
②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可
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A.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
(1)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2)联系小说描写的典型环境分析主题。 (3)结合作者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 析主题,即知人论世。 (4)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 题。
命题角度一: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把 握小说中的人首先要完成的就是牢牢抓住小说中的人物 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
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和文中的自然环境。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 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 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 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4、领悟小说主题
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小说刻画人物 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 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 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 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 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
④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人物形象考查点:
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3、人物形象的作用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方向。 (1)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 “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
(2)是性格还是形象? “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 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题时不 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形象=性格+身份﹚
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①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 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 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 解。
第二步:总体把握,划句分析。
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颂扬还是讽刺;同时 人物 考虑分析的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
1、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等的句子。 2、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 (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3、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评价(议 论)句。
情节 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把握人物 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
环境
有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语句,环境可以 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联系主题
第三步:归类合并,恰当表述。
注意题型的细微变化,怎么问就怎么答 1.请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点。
分点作答 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概括 + 分析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总括句(人物身份)。 分点作答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B、社会环境:人物的身份、地位、成 长的历史背景
如何读懂小说
1、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是由小说人物的性格、言行生发的 一件件事情的有序组合,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小 说就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和情节。在了解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把握小说人物,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阅读 小说要理清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弄清故事的 来龙出脉,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 容,尤其注意分析透发展和高潮部分。善于体悟出故事情节中 寄寓的深刻生活哲理、社会现实意义。
A、正面描写
1、人物 B、侧面描写
(二) 小 说 2、情节 三 要 素
3、环境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 激化,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 矛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A、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高考小说阅读
全国卷近几年在小说阅读这一考点上的几个特点: 1.选材范围。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作品为主,作品 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试题样式。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但2017年略有调整 (一道单选、两道主观题,约14分)。 命 题 3.考题特点。(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 分 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 析 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 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 说的标题。(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 分析综合和鉴赏题。(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 考。集中于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