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一.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三.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
要求:八个方面全面有序识别,顺序是 (一)厂址:地质气象环境、交通、消防条件等; (二)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和安全间距、
朝向、风向、 动力设施和储运设施布局等; (三)道路及运输:运输、装卸、人流、物流等; (四)建构筑物:耐火等级、疏散、防火间距等;
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 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 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21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9)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
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 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 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 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物理性)
噪音
造
振动
成
辐射
死
温度
亡 伤
坠落
残
撞击
等
机械切 夹割卷
电击 压力 爆炸 温度
8
物的因素
第2类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9
危险化学品
第1类 第2类 第3类 第4类 第5类 第6类 第7类 第8类
爆炸品
岩土工程勘察
安全生产管理
2014年2月-5月
第二讲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一.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三.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15小类危 险、危害因素GB/T13861- 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 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A.物理性因素
B.化学性因素
C.物理化学因素
D.生物性因素
A
例题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 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工伤事故分为 20 类。按此标准,下列工伤事故中,属于物 体打击伤害的是( )。
A.建筑物坍塌,员工被水泥板砸伤
B.员工不慎坠落,撞击到脚手架导致死亡
C.起吊的重物脱落,将员工击伤
D.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击中一员工头部,导
致其死亡
D
例题
6.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有害因素、 化学性有害因素和生物性有害因素等,下列属 于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是( )。(多选题) A.噪声 B.振动 C.一氧化碳 D.异常气象条件 E.电磁辐射
ABDE
例题
7. 某建筑公司在试验吊具的过程中,由于操作 工不慎,发生吊具坠落,造成1 人死亡的生产 安全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坍塌 D.起重伤害
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19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4)起重伤害 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
、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 )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 事故。
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 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 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 故。
15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15小类危 险、危害因素GB/T13861- 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 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二)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 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 辐射、粉尘等; (八)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应急 救援、日常安全管理等;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法(参考先例、借鉴以往经
验辨识):
1、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法规标准,凭借 人员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分析;
2、类比方法:利用相似或相同系统的经验 和相关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采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辨识,用于新 开发和复杂系统。
36
第二讲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 、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 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 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
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
11
物的因素
第3类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5项 ➢ 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 致害动物 ➢ 致害植物 ➢ 其他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
12
危险源辩识—危险源分类举例(生物性)
形式
➢ 昆虫 ➢ 细菌 ➢ 病毒等
影响
➢ 感染 ➢传染疾病
➢中毒
13
环境因素
(一)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包括:场所狭窄、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
4
人的因素
第1类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第2类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指挥错误
2、 操作失误
3、 监护失误
4、 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风险和有害因素
5
物的因素
➢ 第1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3项 ➢ 第2类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5项 ➢ 第3类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5项
D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15小类危 险、危害因素GB/T13861- 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 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二)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 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6
物的因素
第1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2)防护缺陷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3)电危害
(11)信号缺陷
(4)噪声危害 (12)标志缺陷
(5)振动危害 (13)其他物理性风险和危害因素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7
危险源辩识--危险源分类举例
(二)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 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 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
3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4大类
D
例题
3.某建筑公司在对一办公大楼实行定向爆破 拆除时,由于设计不合理,爆破时造成附近 建筑堆置物倒塌伤人事故。按照《企业职工 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起 事故的类别是( )。
A.坍塌
B.火药爆炸
C.其它爆炸
D.放炮
D
例题
4.某安全评价机构对一火力发电厂烟囱排出 的粉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类时,评 价人员出现意见分歧。按照《生产过程危险 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992)的规定,该危险、有害因素属于( )
24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有害因素与企 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调查、分析、统计)和 职工安全教育的口径基本一致,为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士管理 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 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但尚待在应 用中进一步提高其系统性和科学性。
22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11)冒顶片帮
指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 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 故。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 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 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两者常同时发生人身伤 亡事故,统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开 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
16
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 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 下简称伤 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按事故类型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 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灼烫
*瓦斯爆炸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 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 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20 、千斤顶等作业。
危险因素按事故类型分类
(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
33
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