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考试复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复习题集一判断题(√)1. 在决定选取何种存储结构时,一般不考虑各结点的值如何。
(√)2. 抽象数据类型与计算机内部表示和实现无关。
(×)3. 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结点和结点内部的存储空间可以是不连续的。
(×)4. 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5.链表的删除算法很简单,因为当删除链中某个结点后,计算机会自动地将后续的各个单元向前移动。
(×)6. 线性表的每个结点只能是一个简单类型,而链表的每个结点可以是一个复杂类型。
(×)7. 顺序表结构适宜于进行顺序存取,而链表适宜于进行随机存取。
(×)8. 线性表在物理存储空间中也一定是连续的。
(×)9. 顺序存储方式只能用于存储线性结构。
(√)10.栈是一种对所有插入、删除操作限于在表的一端进行的线性表,是一种后进先出型结构。
(√)11.对于不同的使用者,一个表结构既可以是栈,也可以是队列,也可以是线性表。
(√)12.栈是一种对所有插入、删除操作限于在表的一端进行的线性表,是一种后进先出型结构。
(√)13.两个栈共享一片连续内存空间时,为提高内存利用率,减少溢出机会,应把两个栈的栈底分别设在这片内存空间的两端。
(×)14.二叉树的度为2。
(√)15.若二叉树用二叉链表作存贮结构,则在n个结点的二叉树链表中只有n—1个非空指针域。
(×)16.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两棵子树的高度差等于1。
(√)17.用二叉链表法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的2n个指针区域中有n+1个为空指针。
(√)18.具有12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
(√)19.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任意一个结点均处在其孩子结点的前面。
(×)20.在冒泡法排序中,关键值较小的元素总是向前移动,关键值较大的元素总是向后移动。
(×)21.计算机处理的对象可以分为数据和非数据两大类。
[计算机处理的对象都是数据](×)22.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如何存储有关。
(×)23.算法必须用程序语言来书写。
(×)24.判断某个算法是否容易阅读是算法分析的任务之一。
(×)25.顺序表是一种有序的线性表。
[任何数据结构才用顺序存储都叫顺序表](√)26.分配给顺序表的内存单元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27.栈和队列具有相同的逻辑特性。
[它们的逻辑结构都是线性表](√)28.树形结构中每个结点至多有一个前驱。
(×)29.在树形结构中,处于同一层上的各结点之间都存在兄弟关系。
(×)30.如果表示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矩阵,则该图一定是无向图。
(×)31.如果表示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矩阵,则该图一定是有向图。
(×)32.顺序查找方法只能在顺序存储结构上进行。
(×)33.折半查找可以在有序的双向链表上进行。
(√)34.满二叉树中不存在度为1的结点。
(×)35.完全二叉树中的每个结点或者没有孩子或者有两个孩子。
(√)36.对n个元素执行快速排序,在进行第一次分组时,排序码的比较次数总是n-1次。
(√)37.在有向图中,各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各顶点的出度之和。
一、选择题(A)1. 在n个结点的顺序表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的操作是:A) 访问第i个结点(1≤i≤n)和求第i个结点的直接前驱(2≤i≤n) C) 删除第i个结点(1≤i≤n)B) 在第i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1≤i≤n) D) 将n个结点从小到大排序(C)2.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A) 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 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 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 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A)3.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A) 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 正确性和简明性C) 可读性和文档性 D) 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C)4.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A) 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 调度方法(B)5. 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等5个特性。
A) 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 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 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B)6. 一个向量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100,每个元素的长度为2,则第5个元素的地址是:(A)110 (B)108 (C)100 (D)120(D)下列选项中与数据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A.顺序表B.链表C.链队列D.栈(A)7. 链接存储的存储结构所占存储空间:(A)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B)只有一部分,存放结点值(C)只有一部分,存储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D)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结点所占单元数(B)8.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链表为空的判定条件是(A)head == NULL (B) head->next ==NULL ( C) head->next ==head (D)head!=NULL(B )9. 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2,3,…,n ,若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 ,输出第i (1≤i ≤n )个元素是。
A) 不确定 B) n -i +1 C) i D) n -i(B )10. 最大容量为n 的循环队列,队尾指针是rear ,队头是front ,则队空的条件是 ( )。
A) (rear +1)% n==front B) rear===front C) rear +1==front D) (rear -l) % n==front(A )11. 循环队列A[0..m -1]存放其元素值,用front 和rear 分别表示队头和队尾,则当前队列中的元素数是:(A) (rear -front +m)%m (B) rear -front +1 (C) rear -front -1 (D) rear -front(B )12. 若用一个大小为6的数值来实现循环队列,且当前rear 和front 的值分别为0和3,当从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再加入两个元素后,rear 和front 的值分别为:(A) 1和5 (B) 2和4 (C) 4和2 ( D) 5和1(C )13. 按照二叉树的定义,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 )种。
A) 3 B) 4 C) 5 D) 6 [利用排列组合知识来做](B )14. 若一棵二叉树中度为l 的结点个数是3,度为2的结点个数是4,则该二叉树叶子结点的个数是:(A) 4 (B) 5 (C) 7 (D) 8(B )15. 具有n(n>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A) ?log 2(n)? (B) ? log 2(n)? (C) ? log 2(n) ?+1 (D) ?log 2(n)+1?(D )16. 对一个满二叉树,m 个叶子,n 个结点,深度为h ,则:(A) n = h+m (B) h+m = 2n (C) m = h-1 (D) n = 2h-1(C )17.在高度为h 的完全二叉树中,表述正确的是( )A.度为0的结点都在第h 层上B.第i(1≤i<h)层上的结点都是度为2的结点C.第i(1≤i<h)层上有2i-1个结点D.不存在度为1的结点(B )18. 深度为5的二叉树至多有( )个结点。
A) 32 B) 31 C) 16 D) 10(A )19.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时,通常采用( )结构来时实现算法。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D )20. 对N 个记录作顺序查找时,当查找成功时,平均查找长度是( )。
A) N 2 B) N 2/2 C) N D)(N ﹢1)/2(B )21. 当一个有n 个顶点的图用邻接矩阵A 表示时,顶点V i 的度是( )。
(A)∑=n i j i A 1],[ B) ∑=n j j i A 1],[ C)∑=n i i j A 1],[ D)∑=n i j i A 1],[+∑=n j i j A 1],[(C )22.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2n ),表明该算法的( )A.问题规模是2nB.执行时间等于2nC.执行时间近似与2n 成正比D.问题的规模近似与2n 成正比(D )23.“二叉树为空”意味着二叉树( )A.由一些没有赋值的空结点构成B.根结点没有子树C.不存在D.没有结点(D)24.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不涉及()A.数据如何组织B.数据如何存储C.数据的运算如何实现D.算法用什么语言描述(C)25.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A.数据的处理方法B.数据元素的类型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方法(D)26.数据采用顺序存储,要求()A.存储的是属于线性结构的数据B.根据结点值的大小,有序存放各结点C.按存储单元地址由低到高的顺序存放各结点D.各结点存放方法有规律,能隐含表示结点间的逻辑关系(D)27.一个顺序表所占存储空间大的大小与()无关A.顺序表长度B.结点类型C.结点中各字段的类型D.结点存放顺序(A)28.数据采用链接存储,要求()A.每个结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B.所有结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C.结点的最后一个字段是指针型的字段 C.每个结点有多少个后继,就设多少个指针字段(A)29.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有关A.问题规模B.计算机硬件性能C.编译程序质量D.程序设计语言(C)30.在程序中,为了设置一个空的顺序表,必须()A.给各数组元素赋空值B.给各顺序表元素赋空值C.给表示顺序表长度的变量赋初始值D.给数组变量名赋初始值(D)31.若变量H是某个带表头结点循环单向链表的表头指针,则在该链表最后的一个结点的后继指针域中存放的是()的地址的值 C.表头结点的值 D.首元结点的地址(A)32.栈和队列的共同点在于()A.逻辑特性B.存储结构C.运算方法D.元素类型(C)33.栈和队列的共同点在于()A.都对存储方法作了限制B.都是只能进行插入、删除运算C.都对插入、删除的位置作了限制D.都对插入、删除两中操作的先后顺序作了限制(C)34.若5个元素的进栈序列是1,2,3,4,5,则不可能得到出栈序列(),2,3,4,5 ,4,2,5,1 ,2,1,3,5 ,4,3,2,1(A)35.顺序循环队列中是否可以插入下一个元素,()A.与队首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值有关B.只与队尾指针的值有关,与队首指针的值无关C.只与数组大小有关,与队首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值无关D.与曾经进行过多少次插入操作有关(A)36.在顺序队列中,元素的排列顺序()A.由元素插入队列的先后顺序决定B.与元素值的大小有关C.与队首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取值有关D.与数组大小有关(C)37.在高度为h的完全二叉树中,()A.度为0的结点都在第h层上B.第i(1≤i<h)层上的结点都是度为2的结点C.第i(1≤i<h)层上有2i-1个结点D.不存在度为1的结点(B)38.一颗二叉树如图所示,其中序遍历的序列为:A. ABDGCEFHB. DGBAECHFC. GDBEHFCAD. ABCDEFGH(A)39.采用邻接表存储的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类似于二叉树的A.先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按层遍历(D)40.采用邻接表存储的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类似于二叉树的A.先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后序遍历 D.按层遍历(D)41.已知关键字序列为(51,22,83,46,75,18,68,30),对其进行快速排序,第一趟划分完成后的关键字序列是A.(18,22,30,46,51,68,75,83)B.(30,18,22,46,51,75,83,68)C.(46,30,22,18,51,75,68,83)D.(30,22,18,46,51,75,68,83)二、填空题1.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