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地质灾害总结

乡镇地质灾害总结

篇一:《乡镇地质灾害演练总结和方案》乡镇地质灾害演练总结为确保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措施的落实,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能力,防止和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及损失,根据上级文件要求,9月组织开展了村地质灾害点群众进行了应急避险演练,通过地质灾害模拟应急避险演练能及时安全撤离险区,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

现将2015年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村组(回头线)1个点,规模5万立方米,类型崩塌,涉及8户35人。

该村灾害点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变化多样,生态地质环境脆弱,一旦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地震等因素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

二、主要成效(一)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为确保每次应急演练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相关部门协调的一体性,组织演练提前召开了协调会议。

会议内容是(1)介绍演练工作方案;(2)向当地群众讲解掌握地质灾害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撤离路线等有关知识;(3)讨论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征求参会人员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群测群防意识。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乡武装部长任组长和总指挥、该村委主作任副组长和现场总指挥,由村“两委”干部组成的应急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所在村组负责人和监测员以及驻村干部为成员的乡地灾防治指挥部,并明确了各组工作职责。

(三)周密细致认真总结。

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

演练工作结束后,领导组召开总结工作会,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演练工作方案在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疏忽和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工作方案。

将应急避险演练过程在乡村干部大会上组织学习、推广经验。

定期不定期开展组织地质灾害点群众再学习、再提高。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演练,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人员、经费,保障了应急避险演练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体制建设模版,建立完善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运行。

二、应急避险演练效果分析我乡地灾演练的主要做法是我乡在汛前汛中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地质灾害监测点,落实了检测点的防灾预案,发放了地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同时,与隐患点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落实了责任人,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

通过落实责任制形式,明确了隐患点的具体责任人和监测人,保证了各隐患点的变性特征能及时被捕捉,有效地指导村组和受威胁群众防灾避险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一)部分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了解太少,缺乏一定的地质灾害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自我救治的能力。

(二)部分群众对应急避险演练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互相配合不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三)演练方案设想不到位,有待于更进一步完善和添置措施。

(四)部门联动意识不强,需进一步加强配合与协调;(五)经费不足,应急物资、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四、2016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在地质灾害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农村院坝会、村民小组会、广播、发放地灾宣传资料、乡政府大小会议、书写标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世界地球日”、“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等,在全乡广泛开展科技“宣传日”和“宣传周”等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和保护地质环境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报预警。

根据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信息,国土资源所和各村监测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力度,对重要隐患点要强化雨中、雨后监测,随时掌握地质灾害险情动态发展趋势,健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三)进一步开展非汛期和汛期地灾隐患点排查工作。

国土资源所要对全乡20个村进行逐一认真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点认真登记造册,必须撤离的要告知群众坚决搬迁避让,必须治理的要采取果断措施紧急处置。

对现场无法处置的必须向乡党委、政府领导报告请示,以便乡党委、政府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馈信息,请求解决。

(四)进一步落实汛期巡查值班等各项制度。

各村、乡属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明确汛期值班人员、值班住址和值班电话,加强对全乡地灾隐患点的巡查和排险。

并坚持24小时专人巡查值守,对有灾不报、大灾小报或谎报乱报灾情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人的责任。

(五)进一步继续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抗灾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XX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第一部分应急预案基本内容与工作组织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在XX乡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灾害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旨在检验各部门职责的分工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本次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XX 乡村地灾隐患点山体滑坡后缘裂缝突然加大,前缘局部发生小滑塌,情况十分紧急。

立即启动《XX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危险区的户名群众,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一)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三)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四)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滑坡地灾隐患点位于XX乡村公路后侧民房后山。

该地灾隐患发生于2012年7月4日,由暴雨诱发而致。

隐患斜坡坡向180°,坡度30—70°,坡宽约500米,纵向长400米,平面形态呈方形,剖面呈上缓下陡的凸形。

斜坡中部出现的一条横向裂缝长约900米,宽度约100—130厘米,滑坡体总体积约200万立方米。

如果发生整体滑坡,将严重危及村公路旁侧85户居民近324人(实际参演受灾群众5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滑坡后缘裂缝突然加大,前缘已发生局部小滑塌,遇连续大雨和强降雨极易引起大面积山体滑坡。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六、演练时间2015年9月9日上午930——1200七、演练地点(一)灾害隐患点XX乡村地灾隐患点。

(二)撤离安置点在XX乡村地灾隐患附近设定2处撤离安置点。

(村党员活动室,村集体小学)(三)演练会场村党员活动室,要求地面平整宽敞,视野开阔,便于参演人员集中和观摩演练习过程。

八、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部门协调的一体性,XX乡在5月8日提前召开协调会议。

会议内容1、介绍演练方案;2、讨论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征求参会人员意见;3、组建由乡长青松任指挥长、分管人大主席张小林、国土所梁波、派出所所长唐虎、卫生院院长丁华辉任副指挥长,演练所在村组负责人和监测员为成员的XX乡地灾防治指挥部,明确各组工作职责。

(二)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1、综合协调组由乡武装部部长韦炳朝同志牵头,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主要是搞好演练方案的制定,参与演练人员的组织与分工,演练现场的布置等。

1、紧急抢险组村干部主导,应急小分队配合。

任务为及时掌握和报告现场处置和险情处理情况,尽快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

2、监测调查组乡干部和监测员组成。

任务为调查、核实险情,组织监测、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对策和措施。

3、后勤保障组由民政办主任牵头负责,乡干部、村干部组成。

任务为搞好撤离群众安置和物资供应等有关事项(参加演练的村民50人每人一瓶水和一包方便面)。

4、医疗卫生组由卫生院覃善辉院长牵头负责。

任务为抢救伤员,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防止灾区疾病暴发。

(三)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1、综合协调组明确所有参与演练人员的组织与分工,组织后勤保障组搞好演练现场的部署和物资供应工作;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落实周边兄弟乡乡参加观摩演练的邀请工作。

2、后勤保障组落实好本组参加人员及分工;落实演练场所的布置;划好群众撤离线路、撤离安置点警示标志以及解决撤离群众急需物资供应等有关事项。

3、医疗卫生组落实好本组参加人员及分工;由卫生院负责担架、急救箱等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

4、治安保卫组落实好本组参加人员和工作职责。

5、紧急抢险组落实应急抢险小分队参加人员和工作职责。

篇二:《乡镇汛期地质灾害自查工作汇报》乡镇汛期地质灾害自查工作汇报为了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坚持不懈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各项防灾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防灾减灾会议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分局《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国土所认真开展本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认真编制全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

根据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活动的强度,结合汛期气象趋势的影响因素,预测我镇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5—10月。

5—10月为汛期,当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和公路、农村道路边坡的掌子面、废弃矿点及施工现场的崩塌等地质灾害;7—9月为主汛期,强降雨过程较多,由此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我镇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位于xx公路所经地段,水电站建设工程所在地段,因路基开挖,削坡等有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村等村社部分砖厂取土、砂石厂取砂范围形成的陡崖,汛期易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附近耕地、水渠等农业生产安全。

村等部分村庄位于较高处的土崖之上或者之下,在强降雨的作用下,有诱发黄土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的全镇xx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继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对全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明确了责任分工。

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的保证措施包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强化管理;整合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汛前险情巡查,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和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二、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巡查、速报和应急处理等制度,做好地质灾害巡查、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快捷,防灾、避灾、救灾、治灾措施及时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