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RH2动车组转向架分解、组装

CRH2动车组转向架分解、组装

(1)板弹簧式定位
(2)拉板式(支承板)定位
(3)拉杆式(轴梁式)定位 (4)轴箱导框架式定位
(5)转臂式定位
(1)板弹簧式定位
转向架框架通过轴
弹簧上下运动时,水平
支撑板多少也会产生上 下前后晃动,所以使用 一端可垂直弯曲的垂直 弹簧板,将其安装在侧
梁上。
(2)拉板式(支承板)定位
用特种弹簧钢材制成的薄 形定位拉板,一端与轴箱连接,
母、止动垫圈出现变形损伤时须更新。 (6)排障装置仅安装在T1、T4车外侧转向架端部,方 向朝向车端方向,排障板距轨面的安装高度在整车落成后空车 加载状态下调整,使排障板底面距轨道高度为5mm~10mm。 (7)转向架组装使用分解下来的螺栓,螺栓再次装用前 须清洗螺纹表面的油脂及污物。各垫圈、开口销、垫片须更新。 (8)转向架落成组装后将温度传感器与轴箱安装位置联
板,测定车体下部和转向架构架基准面距离(330+t +6 -3,t为 调整垫厚度)mm; ⑵测定调整轴箱弹簧衬圈空隙,A值78~81mm,同一转 向架之差在2mm以内;
A尺寸
⑶检查齿轮箱油位在0~-2刻度间;
⑷测定车钩连接器高度为990~1015mm,钩差20mm以内;
⑸测定转向架辅助排障器距轨面高度为5~13mm; ⑹测定中心销及中心销安装部件与转向架构架安装部件的上 下间隔为48mm以上; ⑺测定车体枕梁及车体支撑梁安装部件与转向架构架安装部 件的上下间隔,转向架两横梁间以内为53mm以上;其余部分为 68mm以上; ⑻测定车体与车轮轮缘的上下间隔为83mm以上。
c.连接空气软管接头;
d.连接牵引电机航空插头,安装导线压紧皮带; e.安装电机风道下座(仅动车);
f.安装轴温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插头及线夹;
g.安装接地线(仅动车); h.安装高度调整阀连杆;
i.前导转向架安装转向架排障器,确认排障器状态良好;
j.连接其他附属件。
3.落成检查: ⑴调整空气弹簧高度。调整高度调整阀杆及空气弹簧调整
任务2-1 CRH2动车组转向架分解、组装
转向架是动车组 技术关键之一
转向架是保证列车安全平稳 运行的关键部件。随着列车速度 的不断提高,对转向架性能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同传统转向架相 比,保持高速运行稳定性、充分 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和减轻轮轨 相互作用力是动车组转向架特有
的任务和技术关键。
第一节 动车组转向架的特点、
三、转向架分解
1.拆下牵引电机组成,将各管路进气口、各线缆插头等部 位进行防护。拆除上述部件并防护后须对转向架表面进行清洗。 2 .将轮对轴箱组成、轴箱弹簧组成、空气弹簧组成、轮对 提吊、速度传感器、排障装置、横向减振器、垂向减振器、制动
软管组成、增压缸、牵引拉杆组成、差压阀等部件从构架上拆下
检修。 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横向减振器座、调整棒托、其余各 管路及配线等部件不分解进行状态检修,并对各管路联接口、各 线缆插头等部位进行防护。
接,将动车齿轮箱接地装置与电机接地装置联接。
2.转向架试验检查
(1)转向架落成后须在专用的加载试验台上进行加载
状态下尺寸检查、空气弹簧管路气密性试验、差压阀的压差 试验、踏面清扫装置动作试验、制动夹钳动作试验,制动单 元, 须做相应的气密性及泄漏试验。 (3)转向架落成后须试验检查,具体试验要求及作业 方法按照新造产品相应试验要求进行。
6.拖车转向架在车轴安装机械式或者涡流式制动盘; 7.全部车轮安装踏面清扫装置、电子防滑装置实现了 降低行驶噪音和提高轮轨粘着性。
轮盘制动装置
轴盘制动装置 踏面清扫器
三、动车组转向架的分类 1.各种转向架的主要区别 各种转向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弹簧悬挂系统 的结构与参数,垂向载荷的传递方式,轴箱定位 方式,制动装置的类型与安装,以及构架的结构 型式等诸方面。目前,大多数动车组转向架结构 型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轴箱定位方式的差异上。
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的主要参数
技术参数 最高运营速度 最高试验速度 齿轮传动比 最大轴重 动车转向架 350km/h 362km/h 3.036(85/28) <14t 拖车转向架
固定轴距
车轮直径 轮对内侧距 空簧支撑高度
2500 mm
860 mm(全磨耗790 mm) 1353 +2 -1 mm 1000
另一端通过橡胶节点与构架连
接。利用拉板在纵、横方向的 不同刚度来约束构架与轴箱的 相对运动,以实现弹性定位作 用。
该定位方式最常见的有:IS方式、SU板弹簧式。
IS定位方式 组合构成
:利用弹簧拉板和橡胶衬套的
SU板弹簧式:将IS方式中一侧的板弹簧移到中 心侧,轴箱与转向架侧梁间使用2个板弹簧固定。这 样可减小转向架的长度。
一系悬挂
二系悬挂 空气弹簧 牵引装置 车轴形式
钢弹簧+减振器+转臂定位,
空气弹簧+橡胶堆 带固定节流装置 单拉杆方式 空心车轴
整列动车组转向架配置
一、转向架结构概要 转向架为两轴无摇枕、“H”型构架转向
架,一系悬挂为钢弹簧转臂定位,二系悬挂
采用空气弹簧,单连杆牵引方式,磨耗形车
轮踏面。此外,由于转向架重心较低,省去
二、转向架更换作业过程
(一)作业准备: 维修周期:必要时 作业人员:机械师6名 供电条件:无电 车号:1、2、3、4、5、6、7、0 作业时间:180分钟/台
作业工具:基本工具、更换转向架设备、棘轮扳手、扭
力扳手 注意事项:1. 设置安全防护及防溜措施;
2. 防止大部件掉落
(二)作业程序:
1.准备: 将动车组移送定位至临修库转向架更换台位; 2.更换转向架:
四、转臂式轴箱定位的结构特点
我国CRH系列动车组转向架均采用转臂式轴箱定
位方式,其优点如下:
1.便于轴箱定位刚度的选择(可以在上下、前后、 左右方向独立选择),能够同时兼顾高速运行的稳定性、 乘坐舒适度、以及曲线通过性能。 2.实现轻量化。 3.部件数量较少。 4.便于轴箱定位装置的分解和组装。 5.无滑动部分,免维护。
≤1mm;同一轮对与构架侧梁基准面距离203.5mm,其横向之差 ≤1mm。
(4)转向架组成M16以上规格的螺栓安装时须涂抹
Molykote-1000扭矩系数稳定剂,涂抹范围为距离螺纹端10~ 20mm长度范围,沿螺纹圆周方向涂抹一半。
(5)联轴节紧固螺栓M12×42、螺母M12、止动垫圈须
更换新品,在组装过程中允许拆装重复使用不得超过3次,如螺
特色和主要类型
一、动车组转向架的主要特点
1.高速运行的适应性
2.良好的舒适性
3.简单的结构与轻量化
4.方便的维修性
5.防止脱轨的安全性
二、动车组转向架的主要技术特色
1.无摇枕转向架; 2.高速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 3.轻量化结构; 4.全部车轮装备有机械制动盘;
5.动车转向架安装小型感应动车机;
节等设备。
动车转向架(SKMB-200)结构简图
二系悬挂 高度调整阀 横向减振器
车轮
齿轮箱
牵引电机
转向架构架
夹钳式制动器
抗蛇行减振器 动轴 轴箱减振器 接线盒
拖车转向架(SKTB-200)结构简图
横向减振器 二系悬挂 高度调整阀 车轮 夹钳式制动器
转向架构架
抗蛇行减振器 拖车车轴 垂向减振器 接线盒
四、转向架组装
1 .转向架落成 (1)转向架落成组装按新造组装技术要求执行。加附件 (2)轴箱弹簧组成按试验载荷下的高度选配,同一轮对
两组轴箱弹簧高度之差不大于1mm,同一转向架四组弹簧高度
之差不大于2mm。 (3)转向架落成和尺寸调整在专用台位上进行,组装后
各部尺寸须满足轴距2500±1mm,且轴距之差≤1mm,对角线之差
l.检查确认所有连接装置分离。
⑷操纵转向架更换装置,落下转向架,推出转向架至
分解台位;
⑸操纵转向架更换装置,更换良好转向架。
⑹转向架与车体连接: a.连接牵引杆:螺栓涂抹紧固胶,确认紧固力矩为 980N· m,穿防松铁丝; b.安装横向油压减振器:螺栓涂抹紧固胶,确认紧固力矩 为343N· m(与转向架连接侧为196N· m);
2.轴箱定位装置
约束轮对与构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机构,称为 轴箱定位装置。
对轴箱定位装置的基本要求是: 它应该在纵向和横向具有 适宜的弹性定位刚度值,其值是 该装置主要参数;它的结构形式 应能保证良好地实现弹性定位作 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可靠, 无磨耗或少磨耗,制造检修方便, 重量轻,成本低等。
3.轴箱定位装置的结构方式
左右剧烈晃动。在普通客车及机车中广泛使用。
(5)转臂式定位
又称弹性铰定位。定位转臂一端与圆筒形的轴 箱体固接,另一端以橡胶弹性节点与焊在构架上的 安装座相连接。橡胶弹性节点容许轴箱相对构架有 较大的上下方向位移,但它里边的橡胶件使轴箱纵 向和横向位移的定位刚度有所不同,以适应纵向和 横向两方向的不同弹性定位刚度的要求。
⑴将轴箱弹簧座上的防尘盖揭开,将工艺螺栓拧入下夹板
的座上; ⑵排除空气弹簧风压;
⑶分解转向架与车体间连接装置:
a.松开转向架侧的盘形制动、踏面清扫装置及空气弹簧 管路的连接空气软管;
b.取下牵引电机航空插头;
c.取下轴温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插头;
d.拆解牵引拉杆并在车体侧临时固定;
e.卸下牵引电机风道的下座(仅动车,注意!勿使螺栓掉入 电机风道内); f.卸下接地线(仅动车); g.检查高度调整阀无漏油; h.卸下高度调整阀调整杆下部的固定螺母; i.卸下抗蛇行减振器; j.卸下横向减振器的转向架侧的安装螺栓;(头车安装的 半主动横向减振器还需要拆卸控制线缆) k.对于前导转向架,卸下转向架排障器;
拉杆式:麦弗逊式的变形,轴箱和转向架使用单连杆支 撑。与SU板弹簧式相比,它可以减小前后支撑刚性,以及降 低曲线横向和滑动所发出的声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