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作者简介。
3、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济南全景
1、齐读2自然段,说说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围绕着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的山和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老舍先生曾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秋和冬的艺术全给了济南”,所以,在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
七、写作特色
1、抓住景物的特征。
2、层次井然。
12、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了解作者老舍,领略其艺术风格。
(3)细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文章的层次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品析,欣赏散文的语言艺术。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情景交融。
4、比喻、拟人的运用。
八、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册第12课。
2、仿照课文,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周记。
九、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天气特征——温晴——宝地
有山理想境界——暧和——小摇篮
济南全景有水
热爱
济南的冬天山上——看护妇
小雪后的山山尖——银边秀气——水墨画赞美冬天的济南山坡——花衣
山腰——害羞
水面——热气
冬天的水水中——真绿清亮——蓝水晶
水里——柳影
课后反思
2、集体交流。
(二)小雪后的山
1、自读第3、4自然段。
2、探究: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雪呀”,雪后的山景妙在何处?
(3)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3、集体交流
(三)冬天的水
1、默读第5自然段。
2、探究: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冬天的水?水有什么特点?
(2)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
四、品读积累
作者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晴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写出了不少精美的富有情趣的语句,我们来体会一下。(课后练习二)
五、对比阅读
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与朱自清的《春》在写法上有何什么不同?
六、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