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确认与验证附录.

确认与验证附录.


工艺验证—一般要求 • 验证批的批量应当与预定的商业批 的批量一致 • 工艺验证前至少应当完成以下工作 • 厂房、设施、设备确认合格,分析 方法经过验证或确认 • 日常生产操作人员应当参与验证批 次生产,并经过培训 • 用于验证批次生产的关键物料,应 当由批准的供应商提供,否则需评估 可能存在的风险
工艺验证—一般要求 • 应当有书面文件确定产品的 • 关键质量属性 • 关键工艺参数 • 常规生产和工艺控制中的关键工 艺参数范围 • 应根据对产品和工艺知识的理解 进行更新
工艺验证—一般要求 • 首次工艺验证 • 应当涵盖该产品的所有规格 • 后续的工艺验证:可根据风险评估 的结果简略进行,如 • 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规格或包装规 格 • 最差工艺条件进行验证 • 适当减少验证批次
• 确认—安装确认 • 范围: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施、设备 • 依据:用户需求、设计确认中的技术要 求进行验收 • 确认内容: • 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 相应的仪器仪表是否进行必要的校准 • 收集、整理、归档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指 南、维护保养手册
• • • • • • • • • •
先决条件确认 人员确认 文件确认 培训确认 安装确认 P&ID确认 部件确认 材料材质确认 表面处理确认 仪器仪表校准确认
• • • • • •
先决条件确认 人员确认 文件确认 培训确认 仪器仪表校准确 认 输入输出确认
• • • • • •
操作顺序确认 运行范围确认 断电再恢复确认 权限确认 人机界面确认 报警确认
• • • • • •
连锁功能确认 USP功能确认 网络通讯确认 时钟准确度确认 审计跟踪确认 其他确认
确认—性能确认 • 启动:安装和运行确认完成并符合要 求后 • 某些情况下,性能确认可与运行确认或 工艺验证结合进行 • 制定确认方案:应根据已有的生产工 艺、设施和设备的相关知识 • 使用生产物料、适当的替代品或者模 拟产品来进行试验/测试;应当评估测 试过程中所需的取样频率
工艺验证—一般要求 • 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 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 要求的产品 • 包括:首次验证、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 变更后的验证、 必要的再验证以及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持 续工艺确认, 以确保工艺始终处于验证状态
确认与验证
2015.12.08
1. GMP附录 确认与验证 2. 确认与验证管理程序 3.现阶段验证完成情况 4.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 •
问题:
什么是验证? 什么是确认?


验证是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 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 动。 确认是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 能正确的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 活动。
• 争议较大条款:
– 当验证结果不符合预先设定的 可接受标准时,应当进行记录并 分析原因。 企业如对原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 进行调整,需进行科学评估,得 出最终的验证结论。

• 确认—设计确认 – 范围: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 施、设备 – 目的:证明设计符合用户需求 – 要求: – 制定用户需求 – 经审核、批准 – 具有相应的文件
附录:确认与验证
• 发布:2015年5月26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药品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计算机化 系统和确认与验证两个附录的公告(2015年第 54号) – 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订)》第三百一十条 – 实施时间: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 当确认或验证分阶段进行时
– 只有当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报告得到批 准,或者确认或验证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并经 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 动。 – 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中不能满足某 项预先设定标准或偏差处理未完成,经评估 对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无重大影响, 企业可对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进行有 条件的批准。
• • • • • • • • • •
公用设施连接确认 环路校准确认 润滑剂确认 焊接确认 排水能力确认 输入输出确认 电路图确认 软件安装确认 系统上电确认 其他确认
• 确认—运行确认 • 目的: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 设计标准 • 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 根据设施、设备的设计标准,制定运行测 试项目 • 试验/测试应在一种或一组运行条件之下进 行,包括设备运行的上下限,必要时选择 “最差条件” • 确认完成后,建立必要的操作、清洁、校 准和预防性维护保养的操作规程,并对相关 人员培训
• 共十章·五十四条 1、范围 2、原则 3、验证总计划 4、文件 5、确认 6、工艺验证 7、运输确认 8、清洁验证 9、再确认和再验证10、术语
• 核心要素 – 风险原则 – 生命周期 – 持续确认 • 工艺验证 • 将ICH Q8、Q9、Q10的相 关要求融会贯通
• 范围 – 本附录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 原则 – 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 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 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 评估的结果确认。确认与验证应当贯 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 文件 – 确认与验证方案: • 审核、批准 • 详述关键要素、可接受标准 – 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的验证服 务:审核、批准 • 方案,数据,报告 • 适用性,符合性
• 确认或验证活动结束后 – 汇总分析获得的数据和结果 – 撰写报告 • 报告 – 评估偏差,必要的调查,及相应的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变更已批准的确认与验证方案:评 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应当经过书面审核、批准
• 验证总计划 – 所有活动:事先计划 – 关键要素:文件中详细说明 – 大型和复杂的项目:可制订 单独的项目验证总计划
• 验证总计划的基本内容
– 基本原则 – 组织机构及职责; – 项目概述 – 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 – 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 – 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 – 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 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 – 引用的文件、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