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

论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

论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摘要: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对河道工程传统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比较,值得在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借鉴。

关键词:河道工程施工方案比较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是黄河防洪建设的重要项目,它对控制河道的走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何种类型的坝、垛、护岸等,归根到底都要满足稳定河势、疏导水流、利于防洪的需要。

伴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蓄水运用,下泄清水后的下游河道受到冲刷下,切变形。

工程布局及工程防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更加有效地规划治理流路,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1 河道工程施工方法的综合论述河道工程的施工,就其施工大环境而言可分为旱工和水工两种。

旱工作业就是在黄河河道滩地上施工,传统意义上的旱工作业除了工程主体的土方填筑之外,考虑到工程的稳定,往往要在滩面上用机械开挖一个坑槽并对坑槽进行处理且沉埋防冲体或裹护体。

这些沉排体结构型式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黄河下游多选用散石沉排、铅丝笼沉排、柳石枕沉排等。

散石沉排实质上就是在坑槽内填抛块石加强工程的基础强度和深度。

挖槽的宽度根据冲刷坑的深度及受水流冲刷的部位的强弱来决定。

由于是散石施工,单个块石重量的不足使作业强度不是太高,散石沉排可以随着工程前冲刷坑的深度变化而成为坦石裹护坝体土胎并同时起到防止淘刷的作用,在长期的治黄实践中多有运用。

铅丝笼沉排则是将块石装入铅丝编织的网内并形成较大体积的抗冲体,减少了洪水时对单个石块的冲刷走失现象,同时由于其受到洪水淘刷后排体外沿开始下蛰并逐步沉降,自行调整了坡度,使根石坡度相对平缓,减少了工程出险机率。

有鉴于此,近几年的河道工程施工开始大量采用该结构型式。

其具体施工序为:先用泥浆泵开槽(或用大型机械挖槽),然后清理坑槽,开始铺设土工织物(其中有纺布在上,无纺布居下),土工织物上铺放一定厚度的柳秸料垫层,运输石料到基坑内,开始装笼做为压载体,铅丝笼沉排体施工完毕后,再在其上部覆压土体即可。

柳石枕沉排坝主要以做水下的护根结构,它所用的主要材料有柳料、麻绳、铅丝、木桩、石料等。

这种沉排体易闭气,保土防冲性能比较好,当其处于坝(岸)前受溜位置时,能适应河床的冲刷变形,起到缓冲落淤,防止淘刷的作用。

它的施工工序同样是先进行基坑的开挖,并修整清理坑底和边坡,而后就要捆扎柳石枕,铺设第二层枕时应摆放在两枕之间位置以保证闭气严密及完整性,枕体上抛护散石,裹护体施工,最后修整边坡即可。

近年来,河道整治工程中开始应用土工织物沉排,土工织物是由合成纤维制成,具有抗拉耐腐、渗透性强、抗冲反虑、强度高、柔性好等特点,应用它可以削减水流对工程的冲击力,同时也可以防止水位骤升急降而形成的险情。

土区织物沉排典型的有铰链式模袋砼沉排、抽沙充填长管袋沉排、褥垫式沉排等,这种结构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机织土工布作模袋,内充具有一定流动度的砼或砂浆(沙),通过灌注压力作用有效保护工程基础,适应河床的冲刷变形。

铰链式模袋砼沉排预先在模袋内埋设有高强绳索来将各个块体联接为整体,而长管袋(包括褥垫)则是将土工反虑布局部缝合加工成模袋,它们都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柔韧性,既适宜于旱工作业,也可以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河面上施工。

2 对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比较河道工程的施工,经常遇到水中进占问题,传统意义上多采用黄河埽工的河工技术,即在水深流急情况下用柳石搂厢占体,底坯打家活桩以防止滑动,抛压散石并辅以抛护柳石枕闭气挑流。

由于多为在水深溜急情况下施工,因此应注意把握好施工中的几个方面,使用捆厢船要保证船体的长、宽符合捆扎柳石搂厢的需要吊锚缆在进占初期可用桩固定在坝裆或上游滩地及坝体上,埽体位置则要视岸上的标志桩随时调整吊锚缆和揪稍缆的长短松紧,保证其迎水面边线与标志桩对齐,后戗土跟进不宜太靠前,占绳、过肚绳用地锚桩固定在后土中,柳石枕也要抛足,并且抛护铅丝笼或散石来增加抗滑力。

柳石搂厢做为占体存在着不足,首先其所用软料供给一旦不足则极易影响工程的进度,其次工程中物料的腐蚀容易影响基础,造成被动抢险频繁。

另外如遇水深较小采用此方法施工,形成工程基础深度较浅,如遇大的洪水冲刷,易形成较大险情。

现阶段水中进占工程也有一些新的思路,如修筑透水桩坝、堆石进占筑坝等。

透水桩坝系采用桩基进行施工,工程质量能得到保证。

由于在主体工程修筑之前,尚需搭建工作平台创造作业环境,相对而言增加了前期投资。

但工程竣工后可避免工程运行中其它工程竣工后的大量管理及维护费用。

当施工现场附近缺乏软料而且施工时水深不大,块石料源充足时,有时也可采用堆石进占。

堆石进占可利用大型施工机具装运石料,避免了农忙时节劳动力上工不及时数量不足同工程施工进度形成的矛盾,而且保障了工程的基础强度。

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闭气工作,以防水流淘刷,另外在利用挖掘机回挖抛进河中的块石加以重新利用,堆石进占对水流的作用明显,能加快施工进度,其单价和采用柳石枕及柳石搂厢材料的水中进占投资也相差不多,但能有效地缩短工期。

3 结语综合而论,土工织物沉排工程施工及利用土工织物做为护底排布来改善工程与水流的作用条件进行施工时干扰因素小,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了施工劳动力,并且泥浆及砼等原料在采用或配制时较为快捷方便,与传统的柳石结构比头减少了柳秸料的运用,也有利于保持人类的生存大环境,这将是今后河道工程施工的一种趋势。

柳石结构料源广,修筑及防守方便,施工工艺也不很复杂,在黄河上经验比较成熟,易于操作,也是黄河现今水中筑坝主要的施工方法。

总之,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其施工方法及工程结构型式内容繁杂,不一而足,只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已建成的工程进行分析论述才能加以改进并在今后的施工工作中予以应用,也才能使施工进度加快,质量得以保证,降低工程成本,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

桉大蝙蛾的防治方法①王孟摘要:速生桉蛀干害虫桉大蝙蛾的发生原因、危害特点,介绍控制该虫害的营林、生物、人工、化学等防治方法,能够减少或控制害虫危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桉大蝙蛾发生原因危害特点防治方法随着桉树种植面积的扩大,不仅蛀干害虫的种类在增加,危害程度也在加剧。

其中桉大蝙蛾Phassus sp是发生面积较大,危害比较严重的蛀干害虫。

桉大蝙蛾是鳞翅目蝙蝠科的钻蛀性害虫。

低龄桉树遭受桉蝙蛾危害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容易引起风折,或降低木材质量,对桉树生长构成较大的威胁。

如何防治桉大蝙蛾成为林农经常咨询的森防问题。

1 桉大蝙蛾的分布广西玉林市的容县、北流市、陆川县、博白县、玉州区、福绵区、兴业县速生桉林区广泛分布。

2 桉大蝙蛾的发生原因桉大蝙蛾原来是钻食多种杂灌木表皮至木质部的蛀干害虫。

原来山地上的白背桐、红帽顶、大青叶、三叉苦、罗蟹眼等野生灌木是它的繁殖和生存场所和主要寄主,由于这些寄主不是人们的经营对象,平时就没有注意它的存在。

当速生桉取代了原来林地上的寄主位置后,桉大蝙蛾就逐渐转向危害桉树,经过几年对桉树的适应之后主要寄主则转移到了速生桉上,该虫目前完全适应了在新寄主上的生存。

3 桉大蝙蛾危害特点严重发生地段受害率在30%以上。

该虫主要在地径2cm~14cm 的植株上产卵,初孵幼虫通过咬切表皮进入木质部,同时在钻入处把木屑和粪便形成虫苞,粘附在孔口外的树干上。

该虫苞随着幼虫龄期增加而变大;当幼虫蛀到髓部之后,便沿着木质部中心由上向下钻通为宽8mm~12mm的虫道,不断向下部延伸,虫道蛀空直下40cm左右,在近地面蛀孔钻入的其虫道往往深入到地面以下20cm。

有时在植株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可能会出现两头幼虫同时蛀入,但进入到木质部以后,则各自有一条取食隧道平行向下,互不干扰,中间至少保留有1mm左右的间隔。

同一植株上,最多见到虫苞17个,通常有1~3个。

虫苞发生在植株1m以下部位最多,占80%,最高可以在10m处形成虫苞,但少见。

该虫喜欢在阳光比较充足,林地半开阔地带,在公路或林道两侧(尤其是下侧)最容易发生。

其传播也多在近邻植株,由于成虫体重较大,一般难作远距离迁飞。

4 桉大蝙蛾的形态幼虫:是林间最容易见到的虫态,体长最短时为初孵的一龄幼虫,体长不足2mm,到老熟时最长可以达到110mm,头壳(两边额角之间)宽度最小时仅1mm,老熟时可达10mm;头部由深褐色至黑色,不平滑;前胸背板色泽比头部色浅。

胸部乳黄白色,长圆筒形。

近老熟幼虫体形丰满,油质感明显,受伤后粘稠呈乳白色体液容易溢出。

蛹:头黑褐色,宽6mm~10mm;身体长圆筒形,长50mm~80mm,红褐色。

成虫翅展80mm~106mm,翅长42mm~53mm,体长48mm~62mm,体呈灰褐色和棕褐色;头较小,头面至头背密被灰黑色短毛;触角丝状,黄白色或浅灰色[1]。

5 桉大蝙蛾的防治方法发现树干上出现虫苞,证明桉大蝙蛾已经入侵并在危害。

虫苞仅有花生米大小时为入侵初期,虫苞如鸭蛋大小为中期,若与巴掌同大、甚至比巴掌还大,则已经是幼虫后期。

根据幼虫不同阶段,防治方法也不相同。

5.1 营林防治由桉大蝙蛾以往寄主多是原来林地上的杂灌木,抓好造林前的林地卫生清理对防止害虫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修荒时尽量把林区内的桉大蝙蛾的寄主斩除,在炼山时彻底烧毁,注意把寄主地下部份挖掘出来、暴晒、烧光。

在幼林抚育时,对新萌发其它杂灌木寄主应当及时斩除。

对林木注意及时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木质化程度可以减少害虫入侵机会。

5.2 生物防治该虫的幼虫和蛹期容易受白僵菌的感染。

在发生该虫的林区,每年9月至翌年2月上旬喷放白僵菌,让菌粉在林内自由传播;或在作业方便地方,直接把1g的白僵菌菌粉撒至撕开的每个虫苞内,可导致害虫(幼虫和蛹)在虫道内感染死亡,不能羽化为成虫。

5.3 人工防治(1)撕虫苞的被袋引入天敌。

撕开树干上的虫苞,剔通孔口上的杂质,可以让蚂蚁等天敌进入虫道内捕食幼虫,是不用农药或其它制剂就可将幼虫致死的好方法。

(2)敲打或剌杀幼虫。

在幼虫入侵初期,虫苞未曾超过手指大小时,可用铁器或硬物,对虫苞部位敲打数下,可将浅层内的幼虫打死。

对中期幼虫,可用利刀从虫苞树干的一侧向中间割入,在虫苞下方10cm~20cm深度将幼虫切死。

若虫苞内虫道已经有一段长度,则可及细竹签或小铁丝向洞内剌入,发觉有柔软的阻力,说明已经剌中虫体,可反复穿剌几次,即可杀死虫道内幼虫。

(3)灌酒水。

对各龄期幼虫,也可以灌水方法捕捉幼虫:先将虫苞外面清理,让虫道孔口外露,将1∶100的酒精兑清水拌匀,用20ml注射器吸入此液体并射入虫道内,以灌满虫道、孔口溢水为主,一般用量不超过50ml,幼虫会在1分钟之内爬出洞口,随便捕捉。

中、老龄幼虫形态肥厚,蛋白质丰富,是上好饲料。

(4)劈干取虫。

有的虫道过深,或者已经进入预蛹或蛹期,此时用灌水方法都不能使虫子出来,除了用铁丝捅外,此时宜用利刀从虫口向下削去树干一侧,将幼虫或蛹取出,但对生长良好的较大植株,不应使用此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