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动物生理学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

8
3. 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动力:胃的运动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1) 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稀的、液体的食物比稠的、固体的排空快;颗粒小的食物比大块的排空快 糖类排空快于蛋白质,蛋白质快于脂肪。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4~6 h
2)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a. 迷走-迷走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反射:由食物对胃壁产生扩张刺激引起;
3
植物性神经系统
(图5-6) (图5-7)
交感(sympathetic)神经:起源于脊髓的第
五到第十胸节和第一、二腰节,分别进入腹神 经节和肠系膜上、下神经节,与其中的神经细 胞形成突触联系,再由这些神经细胞发出节后 纤维进入消化管管壁,沿着血管分布,支配肌 肉和腺体。
①迷走神经(vagus): 副交感神经: 支配胃、小肠、升结肠、
②平滑肌的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Ca2+的内流; ③平滑肌动作电位的复极化是通过K+的外流,但由于平滑肌K+的 外向电流与Ca2+的内向电流在时间过程上几乎相同,因此,锋电 位的幅度低。
慢波、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
后产生的,而动作电位则是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慢波 电位本身虽不能引起平滑肌的收缩,但却被认为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 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它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parasympathetic) 横结肠。
②盆神经:支配降结肠
消化管的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神经
肌间神经丛:在纵行肌层与环行肌层之间 (myenteric plexus ) 黏膜下神经丛:在环行肌层与黏膜肌层 之间
(submucous plexus) (图)
目前认为,消化管壁内的内在神经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对 独立的系统。甚至称为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4
5.2 消化管的运动及其调节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征 除口、咽、食道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是骨骼肌外,消化道的其
余部分都是由平滑肌组成。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较骨骼肌为低。 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所占的时间比骨骼肌长得多,而 且变异较大。 2.自动节律性:消化道平滑肌在体外适宜的环境内,仍能进行 节律性运动,但其收缩缓慢,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则。 3.紧张性:消化道平滑肌经常处于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__ 4.伸展性: 消化道平滑肌有较大的伸长能力
渐增强。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向幽门方向进行,一个波到幽门约需1min ①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②搅拌和粉碎食物,并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移动。
胃的蠕动受胃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控制。(图5-13)在胃大弯胃壁的 纵行肌层中有起搏细胞,BER 3~5次/min。
蠕动波在初起时较小,在向幽门的传播过程中,波的深度和速度 都逐步加强,当接近幽门时,明显加强,可将几毫升食糜(chyme) 排入十二指肠。(后推)
5.消化道平滑肌对于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很敏感,但对电刺 激较不敏感。
5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电活动的形式表现为静息电位、慢波电位和 动作电位三种形式。
基本电节律
去极化达阈值产生 AP
图5-11,猫空肠电活动与收缩的关系 (图5-12)。
引起肌肉收缩。
平滑肌的动作电位特点:
①锋电位上升慢,持续时间长;
第三期:沿食管下行至胃。食管的蠕动(peristalsis)。(图5-9)
蠕动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一种运动形式,是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食管上端平滑肌收缩,下端平滑肌舒张,蠕动波依次下行,推送食团入胃
7
四、胃的运动 (图5-10)
1、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
6
二、反射 (reflex):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一定
的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途径、中枢、传出途径和效应器。
三、咀嚼和吞咽 (一)咀嚼 (二)吞咽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图5-8) 第一期:由口腔到咽,为随意运动。 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端,为一系列反射动作。
食物刺激软腭部的感受器,引起一系列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封 闭了鼻咽通路和咽与气管的通路,呼吸暂停,食团从咽被挤入食道。
b. 胃泌素:迷走兴奋以及蛋白质消化物可引起胃黏膜中G细胞分泌胃泌素.
3)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a. 肠-胃反射:食糜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反射性抑制胃的运动;
b. 十二指肠激素:
盐酸、脂肪 →小肠黏膜释放 肠抑胃素 (胰泌素、抑胃素)→ 抑制胃的运
胃、肠的黏膜层上有大量的腺细胞,分泌消 化液。
小肠黏膜层的皱褶高度发育,形成小肠绒毛, 增加黏膜的表面积。
2
四、消化管的神经支配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
(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或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正进入体内。 吸收(absorption):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 盐和维生素通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1
三、消化管的组织结构 (图5-5)
1、浆膜——结缔组织,包围整个消化管。 2、纵行平滑肌层 3、环行平滑肌层 4、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形成 5、黏膜层——由黏膜肌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组成。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5.1 食物的消化与消化管的结构
消化(digestion):摄入的食物在消化管内分解成可以被吸 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一、消化管的进化(图5-3)
二、人的 消化管
是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小肠、
大肠。长约9米(图5-4)。严格地说,消化管不是体内而 是体外。只有消化后的食物成分穿过消化管的细胞膜才真
激咽部和食管上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舒张,胃容积增大。 其传入和传出途径都是迷走神经(迷走-迷走反射),中枢在延髓。
在这个反射中,迷走神经的传出纤维是抑制性纤维。 空胃时容积50ml → →容受性舒张后1500ml (1~2 L)
2、胃的蠕动:食物入胃后5min,蠕动即开始。开始较弱,30min后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