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5.240.01L 7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753.1—2016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第1部分:应用迁移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迁移准备 (4)6 迁移设计 (4)7 方案评审 (6)8 受理与分配资源 (7)9 安全要求 (7)10 迁移测试 (7)11 业务运行 (8)12 迁移交付 (8)13 监督和管理 (8)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应用迁移准备所需文档参考 (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应用迁移过程所需文档参考 (12)参考文献 (18)前言DB37/T 2753《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目前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应用迁移;——第2部分:应用部署;——第3部分:电子政务云服务目录。
本部分为DB37/T 275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山东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方可、张媛、胡鑫磊、常立丽、公伟、王庆升、许立前、蔡柯鸣、朱勇、贺进。
引言在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的国家政策指导下,山东省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的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7号)。
为充分发挥云计算等技术的集约化优势,从2015年起,山东省各级政府部门(除涉密部门外,下同)业务应用系统都将依托云平台进行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现存业务应用系统将采用迁移模式逐步迁移到云平台上运行,其它不适于迁移的现存业务应用系统将采用托管模式集中到云平台运行管理体系中。
为有效保障各级政府部门现存业务应用系统向云平台迁移过程的规范化,需要制定《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第1部分:应用迁移》,作为我省云平台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迁移过程中的迁移准备、迁移设计、方案评审、受理与分配资源、安全要求、迁移测试、业务运行和迁移交付等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南。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第1部分:应用迁移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山东省各级政府部门现存业务应用系统向云平台迁移的要求,对迁移过程中的迁移准备、迁移设计、方案评审、受理与分配资源、安全要求、迁移测试、业务运行和迁移交付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各级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实施应用迁移的各级政府部门、云服务商、应用开发商和软件系统集成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647—2010 电子政务术语GB/T 31167—2014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DB37/T 2753.3—2016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第3部分:电子政务云服务目录3 术语和定义GB/T 25647—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用迁移利用云平台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实现新旧应用系统的切换,保证业务正常运行的活动。
3.2P2V迁移即物理资源迁移,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从物理服务器环境向虚拟服务器环境的应用迁移。
3.3V2V迁移即虚拟化资源迁移,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从虚拟服务器环境向虚拟服务器环境的应用迁移。
3.4P2P迁移即物理迁移,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从物理服务器环境向物理服务器环境的应用迁移。
3.5服务管理机构对应用迁移进行管理的机构,是向云平台应用迁移的管理方。
注:本部分中的服务管理机构指电子政务主管部门。
3.6服务使用机构向云平台进行应用迁移的用户方。
注:本部分中的服务使用机构指各级政府部门。
3.7服务提供机构提供应用迁移的服务方,主要是提供应用迁移的云服务商。
4 总则4.1 应用迁移的角色及职责应用迁移应由服务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在服务使用机构的配合下,由服务提供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主要角色及职责如下:a)服务管理机构。
负责应用迁移的审核、评审和服务评价,审核应用迁移申请及组织应用迁移结束后的服务评价;b)服务使用机构。
应用迁移前,向服务管理机构提出应用迁移申请;应用迁移中,与服务提供机构共同成立迁移工作组,并协调现存业务应用的开发商和软件系统集成商,确定迁移方案后向服务提供机构提交服务需求说明;应用迁移结束后,组织迁移交付。
交付过程中,与服务使用机构签订服务水平协议;c)服务提供机构。
应用迁移前,配合服务使用机构完成准备工作。
应用迁移中,与服务使用机构共同成立迁移工作组,负责确定应用迁移清单、人员分工、迁移策略和复原策略、迁移方案、受理服务使用机构的服务需求、搭建测试环境并完成测试和业务运行。
应用迁移结束后,配合服务使用机构完成交付。
4.2 应用迁移流程应用迁移的流程如下图1所示:图1 应用迁移流程4.3 应用迁移流程说明应用迁移的流程如下:a)迁移准备:包括迁移的申请、审核、成立迁移工作组、确定人员分工、调研分析、确定迁移目标等具体工作;b)迁移设计:包括迁移类型评估、制定迁移清单、明确迁移策略、制定迁移方案和计划等具体工作;c)方案评审:对迁移方案进行评审;d)受理与分配资源:确定迁移方案后,服务使用机构向服务提供机构提交服务需求说明,服务提供机构根据需求进行云服务资源的分配;e)迁移测试:在测试环境中测试;f)业务运行:实施新旧应用系统之间的切换和试运行;g)迁移交付:服务提供机构向服务使用机构交付迁移工作,双方应签订服务使用合同作为服务费用结算依据,并签订服务水平协议;h)服务评价:服务管理机构组织,服务使用机构参与,采用多种形式对服务提供机构的服务进行评价。
5 迁移准备5.1 申请应用迁移由申请开始,服务使用机构填写《×××应用迁移申请》,然后向服务管理机构提出应用迁移的申请。
申请审核不通过,不予迁移。
《×××应用迁移申请》格式请参见附录A.1。
5.2 成立迁移工作组5.2.1 服务使用机构和服务提供机构联合成立迁移工作组,由迁移工作组承担应用迁移的具体工作,迁移工作组的责任主体是服务提供机构,即云服务商。
5.2.2 服务使用机构应与服务提供机构签订信息安全保密协议,确保迁移过程中的用户数据安全。
5.3 确定人员分工迁移工作组应制定人员分工表,确定责任分工并形成文档。
服务使用机构应提供用户方联系人、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服务提供机构应提供应用迁移负责人、实施工程师(实施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数据库、虚拟化和业务应用等迁移)以及负责与用户方沟通的联系人。
5.4 调研分析迁移工作组对服务使用机构现存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架构进行调研分析,包括迁移目标分析、应用运行环境的指标参数分析,明确实施应用迁移的技术要求,并对迁移后的云平台运行环境进行规划。
形成《×××应用迁移需求调研表》,调研分析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谈和会议讨论的形式。
《×××应用迁移需求调研表》格式请参见附录A.2。
5.5 确定迁移目标服务提供机构应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与服务使用机构共同确定应用迁移的目标、技术要求和迁移约束,包括确定迁移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启动迁移。
6 迁移设计6.1 迁移类型评估6.1.1 根据现存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环境,应用迁移分为P2V迁移、V2V迁移和P2P迁移三种类型。
具体如下:a)P2V迁移。
服务使用机构现存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服务器环境中不存在虚拟化资源的迁移,适用于支持虚拟化的应用;b)V2V迁移。
服务使用机构现存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服务器环境中存在虚拟化资源的迁移,适用于支持虚拟化的应用;c)P2P迁移。
服务使用机构现存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服务器环境中不存在虚拟化资源的迁移,适用于硬件资源松耦合,且不支持虚拟化的应用。
6.1.2 服务提供机构须明确应用迁移服务属于上述何种类别,定义应用迁移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并进行风险分析,形成向云平台迁移的《×××应用迁移评估报告》,以制定适用的应用迁移策略和技术方案。
《×××应用迁移评估报告》格式请参见附录B.1。
6.2 迁移清单迁移工作组应制定迁移清单,根据《×××应用迁移评估报告》确定需要迁移的硬件、软件和配套措施的各项列表,以及需要迁移的各类数据,形成《×××应用迁移清单》,格式请参见附录B.2,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待迁移的应用和资源列表;b)各应用和资源的开始迁移时间和结束迁移时间;c)各应用及资源的负责人员。
6.3 迁移策略6.3.1 说明迁移工作组应结合人员分工表和迁移清单,根据迁移类型评估结果,确定应用迁移策略。
按照应用迁移评估报告,应用迁移策略分为P2V策略、V2V策略和P2P策略。
6.3.2 P2V策略制定P2V策略应明确以下内容:a)基础设施资源和软件现状分析;b)检测物理资源使用情况,保证对迁移后云服务资源的合理规划;c)清理物理服务器,避免对无用文件和数据的迁移;d)卸载与特定硬件绑定的相关软件;e)运行环境的选择和配置;f)应用的原始环境打包、导出、传输和安装;g)数据迁移,包括数据导入、适配及转换、校验、备份、恢复以及安全保障等,提供增量数据同步传送服务,支持断点续传;h)迁移过程监控和安全运维保障。
6.3.3 V2V策略制定V2V策略应明确以下内容:a)虚拟化资源和软件现状分析;b)虚拟化资源迁移的可行性评估服务,包括明确是离线迁移还是在线迁移;c)虚拟化资源环境的选择和配置,保证对迁移后云服务资源的合理规划;d)数据迁移,包括数据导入、适配及转换、校验、备份、恢复以及安全保障等,提供增量数据同步传送服务,支持断点续传;e)迁移过程监控和安全运维保障。
6.3.4 P2P策略制定P2P策略应明确以下内容:a)基础设施资源和软件现状分析;b)清理物理服务器,避免对无用文件和数据的迁移;c)卸载与特定硬件绑定的相关软件;d)运行环境的选择和配置;e)应用的原始环境打包、导出、传输和安装;f)数据迁移,包括数据导入、适配及转换、校验、备份、恢复以及安全保障等,提供增量数据同步传送服务,支持断点续传;g)迁移过程监控和安全运维保障。
6.4 迁移方案6.4.1 说明6.4.1.1 迁移工作组应以迁移策略为指导形成应用迁移方案,包括数据迁移方案、软件迁移方案和迁移复原技术方案,迁移复原技术方案将作为意外情况下指导系统恢复的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