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输送工艺
混油段的统计特征:
在1%-10%浓度范围内的混油段占混油总长度的 10%-20%,而90%-99%浓度范围的混油段约占混油 总长的40%-45%。特别在95%-99%的范围内,实测 浓度曲线存在一条很长的混油尾,浓度变化缓慢,在 有的文献上把它称为混油尾痕。产生混油尾痕的原因 是管内层流边层的影响,以及积存在盲支管和管道低 洼处的前一种油品不断掺入后一种油品内的结果。
动消失,被输送液体之间的密度差成为产生混油的 主要因素。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混油段横截面上的 油品会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运移。较轻的油品向上运 动,较重的油品向下运动。如果停输时混油段正在 高差大的山坡地段且密度大的油品正处在高处时, 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混油量会较大的增加。
某种纯净油品是否允许混入另一种油品,允许混 入的浓度大小,取决于两种油品的性质和油品质量指 标的潜力。 如果已知A油中允许混入的B油浓度(用KByA表
示)和A油罐的实际容量VGA,则A油罐中允许混 入的B油量VB可由下式计算:
VB=VgA*KByA
纯油品中允许掺入的混油浓度(2)
同样,如已知B油中允许混入的A油浓度(用KAyB 表示)和B油罐的实际容量VgB,则B油罐中允许混 入的A油量VA可用下式计算:
I 11.75 L DRe0.1 I 18420 L DRe0.9 exp(2.19 D) Rec 9870exp(2.74 D)
式中 I —混油长度,m; D—管内径,m
Rec —临界雷诺数;
L—管道长度,m;
Re —管道雷诺数;
三、混油的检测
目前,国内外输油管线用于输送不同油品 的界面检测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密度型,电 容型,放射型,记号型,声波型,热导型,色 度-透明度,测闪点,测蒸汽压,光折射率等。
➢ 如果所输前后两种油品的性质差别较大,当混油到达末站 时,通常是将99%~1%之间的混油作为混油切出,把混 油按50%切割,分成两部分,前部分富含A油,后部分富 含B油,分别切入两个不同的混油罐中。
2、混油的处理
当交替的两种油品性质相差较大,相互间允许的混油浓度 比较小时,只有一小部分混油头和混油尾的油品可直接进入纯 净的油品储罐内,而中间部分的混油段需进入单独设立的混油 罐。对于这部分混油的处理主要有以下方式:
管道终点的经验混油浓度:
图6-4实测浓度变化曲线
图6-4是国内轻质成品 油经长距离输送后的混 油曲线,与图6-3的理 论变化曲线有明显区别。 通过对混油曲线和相关 数据分析可知实际混油 段具有如下特征:
混油段的统计特征:
混油段相对于50%浓度的混油界面是不对称的。50%浓 度界面的混油段比理论浓度曲线所表示的短,约占混油段 全长的1∕3;50%浓度界面后的混油段比理论段长,约占 混油段全长的2∕3。 实测曲线在10%-90%的浓度范围内,大体与50%的浓度 界面相对称,其浓度与混油长度关系接近线性关系,每 10%浓度范围的混油长度约占混油总长度的4%-5%左右, 并与理论浓度曲线比较接近。
➢ 混油回掺:即在管线末站采用把混油按比例掺和到 纯油中的方法来处理混油。例如,把富含A油的混 油掺混到纯净的A油中,把富含B油的混油掺混到 纯净的B油中。
2、混油的处理
➢ 分馏:可以运输至最近的炼油厂加工处理 , 也可以在成品油管道的末站设常压分馏装置, 把混油分馏成汽油和柴油部分。
五、混油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VA=VgB*KAyB
由以上两式可以确定,在某一种纯净油品储罐内,允许混 入的另一种油品的容积。根据VB、VA和混油段的浓度分布, 可经一步确定混油头和混油尾的切割浓度。
管道终点混油段的接收
➢ 如果所输前后两种油品的性质比较接近,两种油品允许的 混油浓度都较高,且A油及B油的罐容量又较大时,一种 油品允许混入另一种油品量较多,有可能将整个混油段切 割为两部分,即两端切割方案。
二、混油的形成
对流-扩散机理--两种油品在管内交替时,产生 混油的因素主要是:
管道横截面沿径向流速分布不均匀使后行油 品呈楔形进入前行的油品中;
管内流体沿管道径向、轴向造成的紊流扩散 作用。
管道终点的理论混油浓度:
图6-3 管道终点混油浓度的理论变化曲线
输送条件一定时,某一特定管 道终点所流出的油流浓度仅是τ 的函数。管道终点油流浓度与的 关系曲线如图6-3所示。横坐标 =1处KA=KB=0.5,表示混 有起始接触面到达管道终点。上 述理论曲线表明。流经管道终点 的混油段长度和浓度的变化均对 称于起始接触面。
1、影响混油量的因素
➢ 雷诺数的影响:雷诺数越小,混油长度越长,混油量 越大。
➢ 输送次序对混油量的影响:油品交替时,粘度小的油 品顶替粘度较大的油品产生的混油量大于交替次序相 反时的混油量。
➢ 管道首站初始混油量的影响
1、影响混油量的因的影响:停输时,管内液体的紊流脉
四、混油的切割与处理
1. 混油的切割
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一般在管道终点对输送 产生的混油进行接收和处理。顺序输送时,需要根 据纯净油品中允许另外一种油品混入的浓度和纯净 油品油罐的容量,计算一种油品允许混入另一种油 品的量,从而确定管道终点混油段的切割浓度,倒 换油罐,并对混油量进行分段处理。
纯油品中允许掺入的混油浓度(1)
管道终点的混油量:
管道终点的混油量与混油段的浓度范围有关。 混油量所占据的管段长度称为混油长度。显然,管 道终点的混油量是个条件性的参数。预先确定的混 油头、混油尾的切割浓度范围不同,那么管道终点 产生的待处理的混油量也就不同。
混油量的经验计算公式(奥斯汀和柏尔弗莱)
当 Re Rec 时, 当 Re Rec 时,
中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培训中心培训课程
顺序输送工艺
授课人:梁飞华
主要内容介绍
成品油管道特点 混油的形成 混油的检测 混油的切割与处理 混油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一、成品油管道特点
输送介质——成品油是最终产品 采用密闭顺序输送 服务于市场 输送的油品种类多、工况变化频繁 顺序输送时会产生混油 混油的处理 界面跟踪监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