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空气污染及其防护》资源保护与环境危机PPT课件3
《空气污染及其防护》资源保护与环境危机PPT课件3
单位:克/(平方米·次)
臭椿 5.88
桑树 5.39
泡桐 桂花 3.53 2.02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
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在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心等待,就可以每一个人都具有特殊
气体状态污染物: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 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 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 物质的场所
大气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形 成的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 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 染源等
沙尘暴
大气污染源从其形成原因来看,可 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三)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是指太 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而地面增温 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 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
二、大气污染防治
关键: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大
气
污
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
染
能源和低污染能源
防
集中供暖供热
空气污染及其防护
一、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 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且持续一定的时 间,足以对人、生物、材料、气候产生不良影 响和危害的现埃, 颗粒物。工业上和运输业上用的锅炉 和各种发动机里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 的烟,采矿、采石场磨材和粮食加工 时所形成的固体粉尘,人造的掩蔽物 烟幕和毒烟等都是气溶胶的具体实例。
(二)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 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 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
雾。
光化学烟雾产生条件
①、大量排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 ②、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 ③、逆温和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 ④、地形:如河谷、盆地地形。 多发季节:夏秋季节。
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所以无法充分利用,就好像怀重宝而不知其在;只要能发掘出这项秘藏的能力,人类的能力将会完全大改观,也能展现出超乎常
2.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不仅能绿化 环境,还能净化大气、 吸附粉尘、吸收大气 中的污染物等。
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的净化效应
树种
对氟化氢 的吸收量
对氯气的 吸收量
垂柳
3.5 ~3.9
9
单位:千克/(年·公顷)
刺槐 华山松 银桦
3.3~3.4
20
12
42
30
35
不同树种叶片的单位面积滞尘量
树种 滞尘量
榆树 大叶黄杨 12.27 6.63
洛杉矶上空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原因: 1、城市汽车数量多,工业发达,产生大量污染物。 2、洛杉矶地处盆地地形,经常发生逆温现象,导致空气不易 扩散。 3、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少,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光化学烟雾危害
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但是对动物、植物 和材料有害的是臭氧等二次污染物。人和动物受 到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 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植物受到臭氧的损害,开始时表皮褪色,呈蜡质 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色素发生变化,叶片上出现 红褐色斑点。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对病虫 害的抵抗力。 臭氧等还能造成橡胶制品老化, 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使大气浑浊影响交通。
治
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
主要途径和措施
废气处理和回收利用
发展公共交通
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
1.控制污染源
①改进能源消费 结构,开发无污 染和低污染能源
1.控制污染源
②集中供暖供热,降低危害。
1.控制污染源
③对燃料进行预处理, 改进燃烧技术。
1.控制污染源
④使用消烟除尘技术,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火山喷发
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 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又可分为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等。
下图中,哪些是天然污染源,哪些 是人为污染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家庭煤烟
工业废气
火山爆发
人为污染源具有间断性或持续性,比如家庭做饭,取暖排放煤烟间隔时 间短,工业生产排放废气具有持续性,一般每时每刻都在排放。天然污 染源具有偶发性,时间不确定,比如火山喷发。
课外阅读
世界最早的烟雾事件于1873年发生在 伦敦。它是由于居民取暖和工业锅炉等 燃煤时,排到大气中的烟雾、粉尘和SO2 及其氧化物(硫酸雾)所形成的气溶胶 ,在逆温气象条件下形成的烟雾,造成 的煤炭型大气烟雾污染事件。但是,后 来在其他国家也发生了同伦敦引起的“ 煤炭型”大气烟雾事件,通称为伦敦型 烟雾。也有称为“煤炭型”的。
世界上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最早于1946 年发生于美国的洛杉矶市。它主要是由于汽 车燃油排出尾气中的氮化物和烃类,在强烈 日光照射下形成的光化学烟雾,所造成的大 气污染事件。后来,在日本的“石油城”— —四日市和产油国科威特等也发生了因炼油 而引起的光化学 烟雾事件。虽然同洛杉矶 一样,都属石油型,但主要不是由汽车排气 造成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由于最早发生在洛 杉矶,所以通常就将主要因汽车排气引起的 光化学烟雾,称为“洛杉矶型烟雾”
B.分布范围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 西南地区 。90年代 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目前 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中国南方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酸化、腐蚀) A.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B.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 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C.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 片死亡; D.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 的损坏。
(一)酸雨
酸雨(Acid rain)的形成,主要是在燃烧煤、 石油、天然气等的过程中,不断向大气排放二 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说明:酸 雨不单指“雨”,也包括雪、雹、雾等各种酸 性的降水形式 。
酸雨形成原理图示
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A.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经济发展, 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