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发展前景及新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发展前景及新技术的应用

1
土木工程发展前景及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
异的变化,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给施工过程更多的便利与快捷,由原来单一的人
工作业发展到如今的各种机械作业,节省了工期的同时也使工程效率得到了质
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说新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的土
木工程领域带来了空前的飞跃,以下着重介绍新技术在施工方面的应用。
一、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本标段体育中心站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应用了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体育中心站总长
299m,为了避免在结构中积累过大的应力而引起裂缝,主体结构设置4个后浇带、13个
施工缝和1个变形缝,施工采用分层分段施工,控制配合比、加强混凝土养护,通过这些
方法和措施来减少裂缝的产生。应用数量约为3.4万m3。

2、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盾构区间线路管片制作过程中,混凝土标号为C50,强度高,
耐久性好,具有较好的抗渗、抗冻、抗腐蚀性;管片拼装简便,施工速度快,本区间管片
应用量约4900多环。

二、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盾构区间管片制作过程中,盾构隧道衬砌管片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50,采用组合钢模作为模板,并采用了BT-20模板漆作为脱模机剂,延长模板的使
用寿命(防锈),提高了混凝土表面质量;模板表面平整光洁,强度高、耐腐蚀,接缝严密,固定
模板的螺栓两端头套上塑料堵头套管,以便拆模时方便,减少对混凝土表面的破损,又起到了防止漏浆的
作用,且饰面效果较好。应用数量约为30000㎡。

2、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本工程体育中心站主体结构模架支撑体系的搭设应用了碗扣式脚手架技术,体育中心
站主体结构形式为两层三跨箱型岛式车站,结构第一、二层支撑体系均采用碗扣式满堂脚
手架。一层脚手架间排距为900×900mm,二层脚手架间排距为600×600mm,步距均为
1200mm,脚手架钢管规格为φ48mm*3.5mm。碗扣式脚手架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优点,
还具有结构新颖、施工操作简便、荷载传递均匀的特点。应用数量约为15000㎡。
2

三、建筑防水新技术
1、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体育中心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防水层采用单面粘贴预铺
式卷材,靠近底板垫层一侧为非粘结面(PE面),与结构外表面密贴面为有隔离膜面(粘
贴面)。该产品为新型防水材料,可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可带潮气施工,不含苯,甲醛
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施工方便价格低廉、抗老化;与砂浆基面有较好的结合力。应用数量
约为14450m2。

2、建筑密封材料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标段中心站主体结构及区间明挖结构施工过程中,均采用双道止水
胶(专指遇水膨胀止水胶)并预埋注浆管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它具有显著自愈功能,当
施工缝地基变形或沉降而出现裂缝时,该止水条能继续吸水膨胀,堵塞新的缝隙,自动强
化防水效果,应用数量约为1380m。

四、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体育中心站主体结构及区间明挖结构施工过程中,本工程施
工控制网分两级布设,一级控制网是控制整体工程及与之相关的重要附属工程,二级控制
网对局部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及在施工过程中对各轴线进行加密控制。该技术能够较大的减
少测量误差,运用精密测量仪器(全站仪)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准度。

2、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盾构区间隧道掘进过程中,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最大特点是所
有的控制导线点和控制水准点均处于动态,所以盾构施工测量中导线的后延伸测量和水准
点的复测非常重要。该技术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测量的缺点,是一项适应地下隧道掘进的新
技术,把隧道掘进的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提高了盾构掘进的速度和精确度。

3、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体育中心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体育中心站基坑采取
放坡开挖自稳边坡的开挖形式,基坑深15~18米,开挖宽度约100米,长度约337米。
该技术通过对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观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
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支护结构、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以确保支护
结构的稳定及环境的安全。通过水准仪测量地表沉降,利用裂缝检测仪检测裂缝宽度变化,
使用水位传感器检查基坑观测井内水位变化情况。

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体育中心站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监测
点平面布置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
按平面位置分层布置,在每个浇筑段内沿底板的厚度布置上部测温点、中部测温点和下部
3

测温点,沿浇筑高度,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布置。混凝土浇筑时,将测温线插头埋入混凝
土内并露出混凝土表面300mm左右,测温时将TM—902C预埋式传感测温线传感插头插入
电子测温仪插座中,读取温度数据并及时记录。应用数量约为3.4万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