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力资源管理(高项考试论文参考)

论人力资源管理(高项考试论文参考)

论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以2017年由我作为项目经理全程负责的某市教学园区“智慧校园”信息系统平台项目为例,基于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先进行事业环境因素SWOT 分析,识别重点因素,以五大过程组管理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讲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过程,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措施。

事在人为,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两化融合2.0”时代的项目管理的核心,首先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其次是组建项目团队,再次是建设项目团队,最后进行团队管理,在此过程中,我们组建了项目团队,建立了内部沟通机制,以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机制,运用人际关系软技能和工作绩效考核,对团队成员进行认可和奖励,适当组织项目联谊活动,以利于促进项目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升。

“十三五”期间,当地教育部门结合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以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规划并新建了第四教学园区,以智慧校园设计理念来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新建教学园区规划容纳学生8000人,教职工800人,分南北两个校区,分别由6个乡镇的中学生入住。

2016年基础建设动工,2018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7年7月中旬,我公司中标智慧校园项目,公司任命我为项目经理,全程负责项目管理。

业主单位为市教育局,地方监理公司作为监理单位进行项目的“四控三管一协调”智慧校园项目合同额3687万元,以“三通两平台”和基于云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为主要建设内容,其中,基于云技术的录课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是解决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主要手段之一,信息系统平台由包含数据中心在内的16个主要子系统组成。

在信息化平台支撑方面,以基于PASS技术的教学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平台为主要建设内容。

在信息化教学应用方面,以基于IASS技术的桌面云语言教室和瘦终端多媒体教室为主要建设内容。

在信息化功能设施方面,以3D教室和云录课教室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

一、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近几年,社会信息化步入了“互联网+2.0时代”,两化融合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信息化项目的综合性越来越高,规划整体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项目范围、进度、质量、成本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范围的变化直接影响进度的变化,进度的变化影响质量和成本的变化,无论是哪个方面出现变化,都会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事在人为,项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通过团队的努力来实现。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识别和记录项目角色、职责、所需技能、组织间的关系,并编制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过程。

其主要作用是明确和识别具备所需的人力资源,保证项目成功。

结合本项目的社会价值以及对公司战略目标的意义,我们组织召开了内部会议,传达了目标并达成共识,制订了初步的项目管理计划,按照“七定原则”对重要岗位定人定岗定职责。

本项目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综合性强等特点,项目管理面临更多的是“间接管理”的挑战,合同中明确约定了“5.20,8.30”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式基线,要求2018年9月1日项目交付使用,学生入住后提供3个月的驻场培训服务。

在本项目中,我们按照大项目管理流程,首先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现有的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制作了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矩阵PIM,干系人登记册和需求跟踪矩阵,以及项目组织分解结构OBS等。

我们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人员配备计划,在此基础上,根据该项目分为前期后后期两个阶段,前期工作为:需求调研分析,接口开发,基础数据收集,系统集成和联调测试,平台试运行以及新系统上线等工作。

后期工作为用户培训以及运营维护。

我们建立了初步的OBS组织结构图,在项目组织框架下描述了团队成员的工作和职责以及需要的角色和技能。

二、组建项目团队
组建项目团队是确认人力资源的可用情况,并为开展项目活动而组建团队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团队选择和职责分配组建一个成功的团队。

在确认了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后,公司根据项目进度计划以及项目进展的情况,逐步为项目组分派了需求调研人员,系统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质量管理员等加入项目组,项目进展中间公司还派了2名储备工程师参与项目建设,希望通过项目实践进行锻炼,在未来的项目管理中能分担部分技术管理工作。

由于本项目用
户需求复杂,各子系统都有特定的技术需求,因此,我们结合集团公司现状,并整合部分合作伙伴的优质资源,组建了虚拟工程师团队作为项目的强有力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支撑团队。

三,建设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组成后,为了提高团队工作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互动,改善团队整体氛围,便于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在接口开发阶段我们采用了集中办公的方式,并将进度计划以及每日的工作重点张贴于电子公告栏上便于大家了解项目状况;对于2名新进的初级管理员培训,为了能使他们尽快成长,我为他们安排了两名综合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作为组长带他们开展工作,不定期的对培训和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四、管理项目团队
管理项目团队就是跟踪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团队变更,保持项目团队高效的工作效率。

集中办公有利于发现团队中的不稳定因素。

在项目接口开发阶段,我发现一位负责接口开发的高级技术员突然有段时间经常迟到,后来经过与其谈话沟通后了解到他家就在本地,平时很难回家一次。

在我了解后告诉他如果他能按质按量的完成他的工作,提前完成,我安排他休假,让他在家多陪陪家人,他也非常感动,主动要求通过加班处理完手上的工作。

随着项目进度的深入,项目组的人数逐渐增加,但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并且后加入的开发人员和先加入的团队成员之间经常会发生争执,对于一些问题也相互推诿,不能有效的沟通,造成项目进度延缓。

我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制定RAM责任分配矩阵为每一个人确认了工作职责和范围,其次对于新进的成员优先给予培训,让其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尽早进入角色。

另外我还通过公司员工档案了解到项目成员中大部分人都有户外活动的爱好,我特意在某个周末组织大家进行了爬山比赛,进一步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由于本项目建设周期跨度很长,期间经历了多个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在这些节日来临之际,我们项目部都会或多或少的开展一些社会活动,依照需求理论和激励因素理论以及结合传统文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间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总结与思考
2018 年8月30日,项目通过验收并办理了产品的盘点和系统平台的移交手续,当年9月15日开始对用户进行分批次培训,在此期间,周边学校多次组织人员前来参观交流,为公司拓展周边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系统平台各个子系统运行稳定,受到各级领导与用户的肯定与好评。

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在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采取了积极的沟通和协调,采取集中办公和定期举行会议,团队成员相互交流和沟通,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在本项目的实践活动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在“互联网+2.0时代”以及在以后类似的项目管理中我必须加强与努力的工作有:如何进行高效的沟通管理?在项目组合中,如何更有效地协调各个项目间的进度衔接与资源配置?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不断的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