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课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课件

提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归纳总结]
体温调节的过程
易错提醒: (1)持续发烧时,如果体温不一直上升,并非产热大于散热,而仍然 是产热等于散热。 (2)“寒战”是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 不是躯体运动中枢。 (3)炎热环境中也存在体液调节,只是相应激素分泌减少而已。
答案:(1)下丘脑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汗液的蒸发 (3)甲状 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4)Na+ 动作
水盐平衡调节 [问题探究] 1.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通过影响渗透压而影响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 能,因此水盐平衡的调节非常重要。结合教材图示及相关知识探讨以下 问题:
(1)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的调节方式是什么?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和渴 觉中枢分别在何处?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作用途径
_反__射__弧__
反应速度
__迅__速___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作用时间
短暂
体液(激素)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_较__广__泛__ _比__较__长__
(2)联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1)摄盐过多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由以 下几步,请给予正确排序。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感 ③下丘脑 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提示:①→②→④或①→③→⑤ (2)饮水可导致尿量增加,请举出可导致尿量增多的情况? 提示:天气转冷、患糖尿病及静脉点滴生理盐水等。
提示:神经—体液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 在大脑皮层。
(2)写出机体内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反射弧。 提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 丘脑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并由 垂体释放。 2.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都减少,但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机体能进 行水盐平衡的调节吗?试说明理由。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 1.概念 激素、CO2 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范围 (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 体液调节。 (2)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 动的重要方式。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
(1)区别
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通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 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故A项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吸收 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故B项错误。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 压过高,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C项正 确。饮水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增加尿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细 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故D项正确。]
体温调节 [问题探究] 1.农业露天作业时,人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气受阳光的暴 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 暑。中暑后产热和散热还平衡吗?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平衡。外界温度过高致使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
2.某同学所处的环境温度从40 ℃降至15 ℃,试分析其体内发生的 一些变化:
[归纳总结]
水盐平衡的调节
解读: (1)神经调节(反射弧)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传出 神经→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2)体液调节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分泌、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1.给动物饮用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健康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 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 (2)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①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 放能,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 为多。
汗液 皮肤内毛细血管
(3)调节过程
减少
毛细血管 汗腺
增多
舒张
:下丘脑 。 (2)调节过程 若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 ①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使 人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②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引起尿量减少。
(4)当传入神经兴奋时,细胞膜外的__________大量内流而形成 __________电位。
解析:(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故A为下丘脑;调节体温的 方式除图中标明的以外,还有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故 B为骨骼肌,C为肾上腺。(2)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当人体处于炎 热环境中,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的蒸发。(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 谢,尤其是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4)当传入神经兴奋时,细 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2.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当人体处在40 ℃的外界环 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
(3)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输液后不久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D [动物摄入食盐过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 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2.(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1)体内产热如何变化?尝试解释其原因。
提示:产热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正常体温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 腺激素分泌增多,肝脏和肌肉等产热增加。
(2)体内酶的活性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人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条件 下,人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3)尝试写出寒冷条件下冷觉的神经传导途径。
提示:不能,机体是靠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行调节的,而 不是直接感受水盐含量的变化。
3.某同学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 取?为什么?
提示:不可取。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 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 很少,那么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内 环境的紊乱。
1.研究人员对运动员运动前后的体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前体温的维持不需要下丘脑参与 B.运动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C.运动终止时感受器继续向中枢传递体温高的信息 D.运动后汗腺的分泌活动先减弱后增强
C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图示的任何时期的体温调节均 与下丘脑有关,A错误;运动中机体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但散热量 并未减少,B错误;运动结束时,体温较高,继而恢复运动前体温,因 此运动后汗腺的分泌活动先增强后减弱,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