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第一部分:1.在有害环境性质未知、是否缺氧未知及缺氧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应为________,不允许使用________;在不缺氧,但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IDLH浓度的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可以是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但应适合该空气_________________。
( B )A、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B、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C、全面罩,半面罩,全面罩,开放式面罩,污染物浓度水平D、全面罩,半面罩,半面罩,开放式面罩,性质2.生产经营单位需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情况包括。
( B )A 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危害,且浓度超标B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C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D 作业场所设备存在安全隐患3.毒物警报值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D)。
A 1/2MAC B 1/2PC-STEL C PC-TWA D MAC、PC-ST EL或超限倍加班,你爸妈,,数相对应的值4.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C )。
A 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B 粉尘、毒物和噪声C粉尘、毒物和物理因素 D 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5.大宗原料、燃料仓库的布置应遵循什么原则。
( B )A 贮用分开B贮用合一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D 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6.低温作业是指( D )。
A 作业场所平均气温≤0℃ B作业场所平均气温≤1℃C作业场所平均气温≤3℃ D作业场所平均气温≤5℃7.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其职业接触限值应采用。
(A )A MACB PC-TWAC PC-STELD 参考相应的毒理作用分析8.产生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车间的事故排风吸风口应设在( A )。
A 吸风口上缘距顶棚不大于0.4m B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6mC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7m D吸风口上缘紧贴顶棚9.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 C )。
A 轴流风机 B局部机械通风设施C 事故通风装置D密闭设施。
1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D.职业病病名1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 B )承担。
A、人民医院B、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C、社康中心 D、私立医院1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 A )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
A、体检机构; B、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C、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医务人员。
D、职业健康安全监管部门13、为有效地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每个健康监护体检项目应明确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和( A )。
A、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 B、职业病、职业禁忌症;C、职业禁忌症,其他疾病或异常;D、职业病、疑似职业病。
14、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 C )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A、劳动者本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B、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主管部门;C、用人单位、劳动者本人。
15、制鞋企业的粘合剂中的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A )。
A、苯、B、二氧化硫;C、甲醛、D、三氯乙烯、16、接触高温作业工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禁忌症是( C )。
A、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B、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糖尿病;C、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D、无1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 D )。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18、电焊工人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D)A、有害气体;B、辐射;C粉尘;D、有害气体、辐射、粉尘、噪声;19、三硝基甲苯(TNT)对机体的主要毒作用表现在哪几个系统。
( D )A.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B.肝脏、血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C.肝脏、神经系统、眼晶状体、肾脏 D.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晶状体20、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为( A )。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21、( 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职业病病人;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接触矽尘工人22、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属于那一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 B )A、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B、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C、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生产设备产生的23、生产性粉尘属于哪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A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放射因素24、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主要与粉尘的那种特性有关。
( A )A化学组成(游离SiO2含量) B分散度C溶解度 D形状与硬度25、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进行的检测属于( A )。
A评价检测、B日常检测 C监督检测D事故检测26、不属于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的是( D)。
A、控制噪声源B、控制传播途径C、采取个人防护措施D、职业性健康检查27、以下行业中生产性粉尘存在较多的行业是( A )。
A、建材B、机械、C、化工D、造纸28、在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时,应当( A )。
A、连续检测3天,其中包括浓度最高的一天,浓度最高的时段B、检测一次,时间15分钟。
C、选择浓度最高的时段检测。
D、检测一天,长时间采样一个工作班29、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毒物分级标准,以下分级正确的是( A )。
A、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B、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C、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D、高毒物质中毒物质轻度物质30、接触粉尘作业,呼吸防护用品应选用( B)。
A、纱布口罩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D一次口罩31.下列那种不是尘肺( C)A煤工尘肺 B 石棉肺 C 棉尘病 D 铝尘肺32.可导致白血病的有机溶剂是( D )。
A正己烷B二氯乙烷 C 三氯乙烯 D苯33.以下哪种毒物中毒可导致溶血( A )A 、砷化氢 B、氯气C、汞 D、苯34.长期接触下面哪种粉尘患有胸膜间皮瘤后可认定为工伤( D )。
A 水泥粉尘B煤尘 C 石墨粉尘 D 石棉粉尘35..煤矿井下采煤工患有下面哪种疾病可以认定为工伤( D )。
A 肺结核B 肺癌C 慢性支气管炎D 尘肺36.生产环境气象条件不包括( A )。
A 气压B 气湿C 热辐射D气温37.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 B)。
A 过滤式防毒面具B 隔离式防毒面具C 防毒服D 简易防毒口罩38.对气态毒物进入呼吸道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A 毒物的分子量B 毒物的水溶性C 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D 毒物的脂溶性39. 我国总结出的防尘“八字”方针是( D )。
A 革、水、防、风、护、治、教、查B 革、水、密、风、护、管、封、查C革、水、密、保、护、管、教、查D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40.二氧化硅的种类及类型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哪一种致纤维化作用最强。
( D )A 非结晶性二氧化硅B 结合型二氧化硅C 结晶型二氧化硅D 游离型二氧化硅4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学性窒息性气体的是。
( A )A 硫化氢B氮氧化物 C 苯 D 氮气4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要求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 A )。
A 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B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C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43.粉尘的分散度是指( C )。
A粉尘的分布距离B粉尘的分布均匀程度C粉尘粒径大小(µ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D粉尘的漂浮能力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 B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生产活动 B职业活动 C劳动活动D工作活动45.2002年,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发布《职业病目录》,确定我国法定职业病为( C )类,115种。
A 3B 5C 10D 1146.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 D )关系。
A剂量 B效应 C 对应D剂量-效应47.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 B )。
A工作经历B职业史C生活史 D劳动史48、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常见于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修、拆旧船、桥粱、建筑时的焊割等作业。
国内以铅熔炼、( C )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
A铅矿的开采 B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C蓄电池D建筑时的焊割49.慢性汞中毒是系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汞蒸气所引起,主要临床特征有易兴奋症、( B)、口腔-牙龈炎。
A 头晕、头痛 B震颤C乏力D贫血5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 C )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A 10B 20 C30 D605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 B )。
A 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B 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症C 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D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52.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
(D)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3.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D)A烟 B蒸汽 C雾 D粉尘、烟或蒸汽54.以下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A )A一氧化碳 B苯 C机磷农药D盐酸55.尘肺病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 D )A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B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C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D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56.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 D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B 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C 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D 以上都是5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