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实验步骤: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
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目的: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
四、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标: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2、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3、分析获得的数据并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1、注意在动滑轮上穿线的方法和定滑轮固定线的方法。
五、实验名称:斜面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步骤:1、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
3、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4、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用力要均匀。
、六、实验名称:抵抗弯曲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实验步骤: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注意事项: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七、实验名称:拱形的力量实验要求:掌握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实验材料:纸、铁垫圈实验步骤:(1)做一个纸拱放在桌上测试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的压力,这样的拱受一点点压力就伸展开了。
(2)用书抵住拱脚。
学生继续测试研究,会知道这样的拱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而且观察到随着压力的增大,拱开始慢慢变形。
(3)看它是怎样变形的,想怎样使它不变形。
在加大拱形的拱足。
注意事项:测量纸拱承受重力时,压力应由轻到重,便于观察拱形的变化。
八、实验名称:电和磁实验目的: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实验步骤:(1)做一个通电线圈,方法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用胶带固定在指南针上。
(2)线圈通电看看指南针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指南针注意事项:电池导线不能接触时间太长,以免电池过热,耗进电量。
九、实验名称:电磁铁实验目的:要求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是要学生感知电磁铁最重要的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实验材料:铁钉、线圈、电池实验步骤:(1)用导线缠绕铁芯,铁芯选用厘米以上的,注意导线两边要留有一段。
(2)给缠绕后的导线能电。
注意事项:线圈尽量缠绕50圈以上,导线两端用砂纸磨光。
十、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吗实验目的:明白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反之磁力小。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实验步骤: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的3个电磁铁(20圈,50圈,120圈);2、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记录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实验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对比实验的变量和不变量;每个电磁铁多次靠近大头针的必要性;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久。
十一、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系吗实验目的:明白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系,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磁力小。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实验步骤:1、制作电池节数不一的3个电磁铁(1节,2节,4节);2、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记录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实验注意事项:电池要串联(知道此与电流强度有关);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久。
十二、实验名称:谁选择了它们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实验材料:热水、温度计、堆形瓶、烧瓶、小堆形瓶、水槽。
实验步骤:(1)先择2个大小不同的烧瓶,1个与大瓶体积相近的玻璃瓶,3支温度计。
(2)在3个容器内同时放入同样温度的热水。
(3)用温度计测量观察哪个容器的水温降的慢。
注意事项:玻璃仪器轻拿轻放,使用热水注意安全。
放水的时候要同时到入。
六年级下册一、实验名称:使用放大镜实验目的: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实验材料:放大镜(不同倍数)实验步骤:(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注意事项:注意爱护放大镜二、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显微镜,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从而发现改进观察工具可以观察到更多。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玻片实验步骤:1、安放2、对光3、上片4、调焦5、观察注意事项:观察时使用低倍物镜,玻片放在载物台中间,正对物镜,调焦时要注意镜片和玻片的距离。
三、实验名称:加热白糖实验目的:知道加热白糖是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白糖、长柄金属勺、蜡烛、火柴实验步骤:用火柴点蜡烛,再用长柄金属勺舀少许白糖放在蜡烛火焰外焰上烤;观察并记录。
注意事项:用蜡烛火焰外焰加热;糖不要放太多。
四、实验名称: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米饭、淀粉、滴管、碘酒实验步骤:(1)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米饭变颜色了。
(2)调制淀粉液,将淀粉和水溶解写字凉干,轻轻涂上碘酒使字迹显示出来。
注意事项:严禁误食实验后的食物。
五、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实验步骤:(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
观察现象。
(2)将燃烧的木条伸进混合后的杯子,观察燃烧的木条会熄灭。
注意事项:先到白醋后放苏打以免苏打粉溅起伤害眼睛。
六、实验名称:铁生锈了实验目的: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与空气和水有关。
实验材料:铁钉、盘子、菜油、实验步骤: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人水和菜油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侵漠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侵在水里。
然后进入观察。
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对比实验的变量。
七、实验名称: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实验目的:根据这些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材料: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实验步骤:出示半杯硫酸铜,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液中一会取出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注意不能用手拿铁钉,应用镊子夹住铁钉。
注意事项:节约使用化学药品。
八、实验名称: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实验目的:了解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实验材料:培养皿3只(或试管3支)、铁钉3枚、吸水纸若干、清水200ML、盐水200ML实验步骤:1、同样的培养皿,其中一个空,其余两个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的吸水纸;2、3只培养皿分别放一枚铁钉;3、每天观察并记录。
(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注意事项:九、实验名称:我们来造“环形山”实验目的:明白火山喷发与陨石撞击都会形成“环形山”实验材料:注射器、胶管、沙子、大小不同的球实验步骤: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并记录。
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注意事项:胶管不能埋的太死,重球砸时周围的同学注意远离沙滩。
十、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实验目的:明白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的结果,并知道在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实验材料:手电筒、小皮球、乒乓球实验步骤:1、手电筒代表太阳光,小皮球代表地球,乒乓球代表月球;2、乒乓球逆时针围绕小皮球运转一周,代表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运转一周;3、观察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什么情况下太阳光照不到月球。
注意事项:明白模拟实验选择的材料的必须和现实有相同点,此处改变了用玻璃球模拟月球。
十一、实验名称:模拟简单填埋垃圾实验实验目的:知道简单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
实验材料:广口瓶1个、细石子、吸水纸、墨水、饮料瓶、清水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4—5厘米厚;2、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3、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4、慢慢往上面喷水;5、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注意事项:1、使用玻璃制品时,小心轻放,注意安全。
2、地下水的水位不易过高。
3、填埋的“垃圾”不能碰到“地下水”。
4、喷水要慢,喷水不易过多。
十二、实验名称:污水的处理实验目的:沉淀和过滤是污水的初步处理。
实验材料:简易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自来水一杯;实验步骤:1、老师介绍沉淀、过滤的方法;2、观察污水和自来水的不同;3、生用课前准备的简易的过滤装置做净化污水的实验;注意事项:需要静止一段时间,可以上课后开始做,快下课时再观察经过过滤后的污水与自来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