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耳目》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耳目》人教部编版

《口耳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图画展示了学生的生活场景,对应的五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了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手、口、耳、目”4个字和撇折、撇、弯钩3个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3个笔画。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理解生字的意思。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咱们班的小朋友这几天进步很大,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小朋友变多了,认真的小眼睛变多了,作业写得很工整……所以老师向送一首歌给你们,想听吗?
2.这首歌的名字叫《幸福拍手歌》,老师想请大家给我一起合作完成!
3.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眨眨眼,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眨眨眼……
4.相机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自己身上的器官:“口耳目”。

【设计意图】《幸福拍手歌》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一首儿歌,以奖励的方式唱给孩子们听,孩子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会很高,在唱歌的过程中将歌词适当地调整为与课文相关的身体部位,孩子的反应很快,很容易找到这些部位,这样在歌曲和游戏中很自然地导入本课,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发散思维,导入新课,进入课堂状态。

二、观察图画,认读生字
1.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

2.看图说话,发挥想象:谁来说说小女孩的脸上都有哪些器官?
(1)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大家说的很好。

谁知道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呢?比如:我知道嘴巴可以用来吃饭、喝水、说话。

(3)强调:用“我知道——可以用来做——”的句式来说。

(4)生1:我知道耳朵可以用来听歌。

生2:我知道眼睛可以用来看书。

生3:我知道鼻子可以用来分辨气味。

……
3.学习生字
(1)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了一和黑葡萄。

(眼睛。


(2)出示生字卡片“目”,这是眼睛的另外一个名称,读作“目”。

请大家跟我读。

(3)同样的,我们身上的许多器官都有一个字的别名呢!出示生字卡片“耳、口”。

(4)除了脸上的部位,还有哪些部位没有学?(胳膊,脚、手……)
(5)出示生字卡片“手、足”,谁来说一说每天我们用他们俩做什么?
(6)生1:我用手写作业。

生2:我用双脚走路。

生3:我用手画画。

(7)有些动作光用手可以完成吗?比如“跳舞”、“做早操”。

(8)手脚要配合才能把动作做的更好。

请看书上第9页,他们在做什么?
(9)生:左边的人站着,右边的人坐在椅子上。

(10)“站着”又叫“立”。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全是与身体部位和动作有关,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很容易认识这些字和动作,所以要把重点放在记忆上。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多想,多说。

三、指导书写
1.学写“口”
(1)观察汉字:仔细看,这中间有一笔是连在一起的。

(2)这就叫敏锐的观察力!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笔画,它叫做“横折”。

(3)师范写:“口”字的笔画少,要写的小一点,左竖要比右边的折稍微长一点,这样看起来你的字会特别精神。

(4)书空
(5)生练写,师巡视并提醒坐姿。

2.学写“目”
(1)观察“目”,它和“口”字有什么区别?
(2)对,要想写好“目”字,就要先写好“口”字,将“口”字拉长,中间加上相等的两横。

注意笔顺,先写两横,再封口!
3.学写“手”
(1)这个字里有两个新笔画分别是撇和弯钩。

(2)“手”里的撇和我们平时练习的不一样,比横要斜一点,叫做“平撇”。

(3)再看弯钩,比竖要弯一点。

先向下写弯,在向左上方出钩。

【设计意图】这3个笔顺不太容易写好看,横折学生容易顿笔太重,想一个疙瘩;平撇和弯钩都是有弧度的,学生要多加练习,才能写得规范、美观。

四、板书设计:
3. 口耳目
口耳目手足站坐
教学反思:
识字是教学的基础,本节课认识了三种笔画和12个汉字,在讲授汉字的同时我又结合着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识字、多种方法识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笔画不太好写,学生掌握起来较有难度,虽然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讲解,但是能够感受到部分学生写起来仍有困难,课下需要多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