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社会保险的内涵
社会保险就是当劳动者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中断劳动,失去收入来源时,使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主要是指年老、患病、工伤、生育;失业是指虽未丧失劳动能力,但失去了劳动岗位。
由此而推出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等五大保险。
社会保险是对劳动保险制度的改革。
劳动保险是中国政府在国有职工中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起步阶段的产物,之所以把劳动保险称为社会保险,是由于其当时有限的内容所决定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对原有劳动保险内涵的不断充实和其社会性的拓宽,并用社会统筹的方法进行管理,劳动保险的概念已逐步趋同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险概念。
比较而言社会保险具有以下特性:1.互济性。
社会保险的互济性首先体现在劳动者之间经济上的互济,如年轻人与老年人,健康人与患者,在业人员与失业人员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济。
其次是单位或行业之间的互济。
社会保险对基金实行统筹,老年人少与老年人多的企业、风险小与风险大的行业之间形成了互济。
最后是地区间的互济,即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与经济条件差的地区间社会保险基金的互济。
比如,就开滦内部而言,赵矿经济效益不好,按其工资总额上缴的保险费就少;而钱矿经济效益好,按其工资总额上缴的保险费就多。
两个矿的缴费均进入省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但赵矿退休人员多,使用的退休费就多,由统筹基金下拨的退休费远高于其上缴的保险费;钱矿退
休人员少,使用的退休费就少,由统筹基金下拨的退休费远低于其上缴的保险费。
上缴的保险费进入省统筹后统一使用,所以效益好坏、退休人员多少并不影响两矿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企业也不会因筹集不到退休工资而犯愁。
这就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再比如,由于整个开滦是个老企业,退休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大,负担较重。
所以省下拨的退休费比开滦上缴的保险费要高,也就是说开滦退休职工所吃的统筹费要比开滦上缴的多,据有关部门统计02、03年省下拨给开滦局的退休费高于开滦局上缴的保险费1个亿之多。
04年由于开滦局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退休审批人员基本没有增加,下拨的退休费和上缴的保险费基本持平。
2.普遍性。
社会保险的普遍性体现在:首先社会保险在一国范围内实施范围广泛,一般的规律是先在工资收入者及其家属中实施,然后扩大到全体居民。
其次,世界各国普遍把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政策,都要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发展这一制度。
3.公平性。
首先体现在所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机会均等。
其次,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既要反映劳动者长期劳动收入的水平,又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手段平抑高收入与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
再次,社会保险待遇应随着物价上涨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以保障享受者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适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4.强制性。
社会保险是国家的社会政策,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成员及其所在单位,必须无条件地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各级政府和社会保险机构、服务机构亦应无条件地承担社会保险责任。
5.福利
性。
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不仅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和管理,还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管理服务工作。
从社会保险的几大特性不难看出,社会保险具有分散风险、互助共济、合理调剂的功能。
社会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它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繁荣、维护社会的安定、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具体来说:1.保证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基本生活。
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等特殊情况下,不能获得劳动报酬,他本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可能发生困难,甚至无法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
社会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为劳动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2.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负伤、患病,影响劳动能力,即意味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中断。
通过社会保险,获得及时治疗,并能够得到物质资助,使劳动力及时得到恢复,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得以正常地进行。
对失业者提供的社会保险,既维持了这些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劳动力。
比如劳动者失业后不一定马上找到劳动岗位,获得工资收入,这时失业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对育龄女职工的生育保险,既是恢复女职工劳动力所必需的,也是保证新一代劳动力再生产的延续。
3.调节社会的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由于不同单位效益差别,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家庭负担等各不相同,必然会产生收入、财富以及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异。
如果贫富差别过于悬殊,就会加剧社会矛盾,这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社会保险给收入较少、失去收入来源的劳
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相对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社会成员收入差别上的过分悬殊,促进整个社会实现比较公平的分配。
4.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保险,其中特别是养老保险,可以积累一大笔资金,不论存入银行或购买债券,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用于投资,都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如前所说,社会保险对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险所覆盖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从国有企业到乡镇企业再到个体经营者乃至全体公民。
总之,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经济、共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