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的定义、特性与理念
發散大
平均值
圖 1.4 精確度與準確度
1-7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結束
貳、品質特性的定義
品質特性可分為下列幾類:
➢ 物理上的:如長度、重量、體積、強度和硬 度等。(定量型品質變數)
➢感官上的:如顏色、外觀和品味等。 (定性型) ➢ 時間上的:如可靠度、服務度和耐久度等。
1-8
績效指標: - Good products - Services - Wastes/Scrap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結束
品質管制系統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PQC
機器 物料 方法 環境 人員
製程 量測
顧客滿意
調整
圖 1.5 製程管制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12
結束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25
結束
田口玄一(Taguchi)
提出「品質工程」方法,以改善產品設計的品質並
降低成本。
➢ 系統設計
➢ 參數設計 ➢ 允差設計
最為重要。 主要在決定使產品品質變異
小且穩定,和成本低的最適
生產條件。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26
結束
結束
品質規格 – 田口玄一
田口認為品質可以衡量其損失,損失越大表示品質越差。 品質損失函數= L k(X T )2 。 Where X = 品質特性;T=偏離目標值,L=損失 品質特性質等於目標值時→損失=0 →品質最好 (成本最低)
圖 1.2 二次對稱損失函數
1-5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S2:研究現時方法
S3:找出各種原因
Cause & Effect chart
S4:計劃及制定解決方法
S5:檢查效果
S6:把有效方法制度化
S7:檢討成效並發展新目標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20
核心精神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Quality
結束
1-21
結束
裘蘭(Juran) 1/2
品質是符合要求或規格(Crosby,1979)。 品質是在競爭的價格下,滿足顧客的需要和期望。
➢ 若產品品質相同,則顧客會選擇較便宜的;若價格 相同,則顧客會購買品質較好的。
品質是產品出廠後,對社會所造成的損失程度 Quality loss function (Taguchi,1986)。
品質是精準。
圖1.7 kano模式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28
補充
結束
滿足 (Satisfied)
魅力品質 (Attractive線性品質 Quality) (One-dimensional
Quality)
品質要素不充足時 (Insufficient)
無差異品質 (Indifferent Quality)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不滿足 (Dissatisfied)
品質要素充足時 (Sufficient)
當然品質 (Must-be Quality)
反向品質 (Inverse Quality)
1-29
結束
品質要素
品質要素分成五大類:
1. 當然品質要素 (Must-be Quality Element):顧客認為 這類的基本需求必須存在,乃產品基本的特性、功 能與條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8:20:06 08:20:0 608:20 11/17/2 020 8:20:06 A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1708 :20:060 8:20No v-2017 -Nov-2 0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8:20:0608:2 0:0608:20Tues day , November 17, 2020
排除恐懼 – 力求員工安心 (遣散/解職) 排除部內間的障礙 – 溝通與建立團隊合作 避免向員工喊口號,訓誡或訂目標 – 建立系統 消除數值的配額和工作標準 – 利用改善工作流程方法 消除員工工作上的障礙 – 傾聽員工心聲 (QCC) 擬定有活力的教育與自我改進計畫 – 提升員工問題解
決能力 (知識管理) 全員參與 – 所有員工參與公司品質活動 See also, page. 14
➢機遇原因(chance/ common cause) –> (85%)
✓管理所衍生問題
✓存在製程中
✓個別影響力小
See table. 4.2, page. 155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16
結束
戴明(Deming)
被日本人尊為「品質之神」 把造成製程變異的原因分為兩類,即
1-3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消費者導向
結束
品質規格
• LSL: Lower Specification Level,規格下限 = T+Δ • 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evel,規格上限 = T-Δ
圖 1.1 品質規格
1-4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15
結束
舒華特(Shewhart)
提出以管制圖追蹤製程,管制圖的設計應用到統計 理論,因此為統計品管首開先機。
將造成製程變異的原因分為兩類,即
➢可歸屬原因(assignable cause, special cause) –非機遇 原因 (15%)
✓可藉由SPC找出根因並解決之。
✓不常在製程中
1-9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結束
檢驗
最早的品管技術是檢驗產品是否符合規格,但檢驗 並無法改善品質。(耗費人力與材料成本)
Inspection versus Detection 所以產品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10
結束
生產系統 (參考)
2. 線性品質要素 (One-dimensional Quality Element): 顧客認為這些品質要素愈多愈佳,乃顧客期待的規 格與特性,或為顧客所要求的功能,將影響顧客對 產品的選擇。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30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1.1720 .11.17 Tuesday , November 17, 2020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24
結束
石川馨(Ishikawa)
日本品管圈之父 發明特性要因圖(魚骨圖)
指組織內工作性質相同的5~10人為一團隊,隊 員們腦力激盪去發掘工作上的問題,並提出可 行的改善方法以改善問題,改善的績效若顯著, 則將改善方法標準化,以維持績效或避免相同 問題再發生。在一個問題解決後,團員們需接 著發掘其他新問題,並解決之。
結束
品質是精準的 – 田口玄一
此品質理念乃由田口玄一的品質定義推衍而出。 考慮產出品質分配時,分配的平均值是否偏離目標
值(T)與分配變異數大小會影響平均損失的大小。 損失函數→L=k(X-T)2 → 假設X的期望值= μ ,變異
數為σ2→平均損失為E(L)=kE(X-T)2 = k[σ2+ μ –T)2]
工廠
輸入
好的輸出
轉換過程
壞的輸出
資源: - 材料(Materials) - 設備(Equipment) - 人工(Labor) - 資本(Capital) - 空間(Space)
績效因子: - System Design:
- Technology/Process - Layout - Control System, … - System Operations - Operations planning - Bottleneck Management - Dispatching - Discipline …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結束
參、品質的歷史
在現代的組織裡,品質機能已經包含下列階段:
➢ 檢驗(inspection) ➢品質管制(quality control) ➢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7.標準化以維持成果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23
結束
費根堡(Feigenbaum)
於1951年提出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的觀念 所有品質管制的工作,都必須經過四大步驟:
➢ 建立品質管制的目標 ➢ 分析實際的品質績效與目標的差距 ➢ 修正不符合目標各項行動 ➢ 修正及改善目標的規定基礎
圖1.6 品質迴圈
檢驗與測試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14
結束
肆、品管大師的品質理念
舒華特(Shewhart) 戴明(Deming) 裘蘭(Juran) 費根堡(Feigenbaum) 石川馨(Ishikawa) 田口玄一(Taguchi) 狩野紀昭(Kano)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特殊因(special cause) ➢共同因(common cause)
第一位將品質由技術層次提升為管理層次的學者 十四點原則
品質管理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1-17
結束
戴明的十四點原則-1
建立一個經常性的目的,重視產品和服務的 改善 - 重視研發與創新
採用「拒絕不好的工作關係、不合格品或糟的服務」 的新哲學 - 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