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江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江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⑴择其善者而从之,。

⑵塞下秋来风景异,。

⑶,千树万树梨花开。

⑷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⑸窗如画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如画框,窗内剪烛夜谈....的情景是传神的小品,“,”。

(李商隐《夜雨寄北》)⑹杨鸿同学取了个笔名叫“云帆”。

他说:“李白《行路难》里不是有一个借.沧海云帆......表达远大理想....的名句‘,’吗?我这个笔名就是从那里来的。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澄澈张惶失措旁骛.(wù)恪.尽职守(kè)B.阻遏荡然无存栈.桥(zhàn)味同嚼.蜡(jué)C.荒谬连声诺诺诓.骗(kuān g)如坐针毡.(zhān)D.丘壑歇斯底里虔.信(qián)吹毛求疵.(zī)3.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是()(2分)A. 北京奥运会不仅办成了体育竞技盛会,而且也办成了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B. 专家认为,改变出口增长模式涉及到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金融危机是一个契机,但也绝不会一挥而就....。

C.在国际会议上,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驾驶私家车出行,然而在堵车时,一队队的车辆熙熙攘攘....,只能原地静静等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垮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B.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C.为建设节约型杜会,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我们应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D.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早春天气,,;,水天一色,,卧龙一般,,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③它有生命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A.⑤①④②③B.⑤④①②③C.①②③⑤④D.②③①④⑤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1字)(2分)人民网北京2009年9月10日电今天是第二十五个教师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做客人民网谈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待遇。

在访谈中,管培俊对前段时间争议很大的“批评权”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

管培俊说,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一些班主任不敢管理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这很不正常。

班主任和所有的科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应该认真履行职责,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同时敢于管理学生。

如果不敢批评学生、不敢管理学生,该管的不管,那就是不负责任,就是渎职,就是失职。

7.有位同学以他家“祖孙三代过大年”为主题,画了如下三幅漫画,看完漫画后,请你说说这组漫画的寓意是什么?(2分)8. 综合性学习(6分)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发生在2008年底的孙伟铭无行驶证且醉酒驾车造成四死一重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

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故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孙伟铭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2009年9月8日上午,四川省高院作出二审判决,改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交通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家为此采取了诸多措施,以确保百姓出行安全,“遵守交规,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此,初三(8)班准备举行“珍爱生命,遵守交规”的主题班会,请做好以下工作。

⑴请综合下面两则材料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主要信息,让同学们了解近两年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材料一材料二: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确保实现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减少的目标。

会议提出要抓整治,切实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做到“四个严格”、“四个决不允许”。

要严格机动车的生产准入和行驶准入,严格驾驶人的培训和考试,严格驾驶人从业资格关,严格交通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关;决不允许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报废车辆、无牌无证、非法拼改装车辆上路行驶,决不允许给未经考试或者考试不合格的人员核发驾驶证,决不允许不符合条件的驾驶人从事客、货运输,决不允许不具备条件的客、货运输企业进入运输市场。

(1)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要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30字以内)(2分)(2)为防止疲劳驾驶,保证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检查站,提供坐椅、茶水,拦下连续驾车3小时以上的司机,要求他们至少休息20分钟。

某中学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到检查站协助交警工作。

有一位已经连续跑了500公里的中年司机推说交货的时间紧,不肯停车。

如果你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请你劝说这位司机休息一会儿。

要求表达得体、有说服力,9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

(2分)(3)班主任老师请大家集思广益,为主持人设计一段结束语,号召大家“珍爱生命,遵守交规”。

结束语中要出现“自律”“礼让”的字眼。

(2分)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二、古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9~10题。

(4分)田家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罢田神:赛田神,是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

罢,完。

②鸠,一种鸟名。

9.第二句中“喧”字用得十分凝练传神,试作简要分析。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

(10分)汪应辰①传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

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②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③。

家贫无膏油,每拾薪柴以继晷④。

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

十岁能诗,游乡校⑤,郡博士⑥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⑦?”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

”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

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

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⑧,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

(选自《宋史·汪应辰传》)【注释】①汪应辰(1118~1176),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

②属对:诗文对仗。

③奇字:偏僻字。

④晷(guǐ):日影。

⑤乡校:古代地方学校。

⑥博士:古代学官名。

⑦奚若:犹奚如。

何如。

⑧唱第: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1分)每拾薪柴以继晷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⑴郡博士戏.之()⑵惟.公其然()⑶年甫.十八()13.说说文中画线句“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的意思。

(2分)14.汪应辰幼时聪颖异常表现在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5.用自己的话说说汪应辰少年老成表现在哪里?(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

(15分)文竹杜良振朋友送我一盆文竹。

我把它放在了办公室阳面的窗台上,室内的气氛立时典雅起来。

我获取了有关文竹的知识栽培后,细心浇水施肥,精心呵护,它就更加茁壮美丽。

不几天的工夫,我的窗玻璃上就映成一幅美妙的图画,温润而典雅,清新而浪漫。

那纤细嫩黄的娇小枝蔓托起梦幻一样的叶片,像春日的祥云,层层攀升。

我望见它那婀娜多姿的身影,业余创作就平生不少灵感。

每当我思路困顿、素材枯乏的时候,就把目光投向文竹。

这小小的精灵似乎善解人意,细嫩的节叶仿佛在微微颤动,给人一种清静淡雅、幽深浩邃和积极向上之感。

注视着它,可以静心清脑,灵感迸发。

看,它那纤纤嫩梗,顺着玻璃,努力抻直着身躯向外张望着窗外的世界。

也许,它羡慕窗外那棵高大的梧桐,在春风里拍手言欢;也许,更羡慕树顶上那蓝天白云,风起霞落;也许,还羡慕蓝空中盘旋的雀影,欢歌轻舞;夜晚,也许它偷看了空中的星转斗移,月缺月圆。

但,不知它是不是还看到了大自然的另一面,曾几何时,黑云压城和疾风暴雨的场面。

尤其是沙尘暴来临,满世间飞沙走石,那庞大的树冠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攥住脑袋,狠劲地揪来摇去;鸟类们被吹翻了羽毛,侧着身子在空中无奈地飞来撞去;狂风卷起那带油迹的肮脏塑料布,挂上树枝“扑愣愣”作响……。

每当这时,我那心爱的文竹,也许被吓得缩脖收膀,暗自庆幸自己那安逸舒适的生活吧,对主人更加依恋。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在外出差。

我最挂心的就是那盆心爱的文竹。

我走后谁能和它心领神会、默默地交谈,互吐心声?又有谁去倾心欣赏她那文雅潇洒的姿态?没有。

文竹原产南非,属于热带“移民”,在植物的王国里,算是外来“洋妞”。

只有热爱生活、品味自然美的人,才能独占“花魁”。

所以,她那文雅的倩影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还时常出现在梦境里。

一次出差,我不顾旅途劳累,赶紧回来,开门探望我的文竹。

眼前的场景使我撕心裂肺:往日青翠欲滴、挺秀拔翠的倩影,蔫沓沓地收缩发黄了。

蔓勾的丝手虽还攀援着窗框不放,蔫黄的蔓节却无力地低下了头,似乎在埋怨我的姗姗来迟。

我沮丧的感觉无法形容。

……我把死去的文竹轻轻从窗上摘下来,从根部处剪掉。

枝蔓剪成碎节,埋在花盆里。

这时,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黛玉葬花”的伤感之情。

为了慰藉过于伤感的心情,我还是按时往盆里浇水。

还把拍过的照片放大装框后,放在花盆上,在创作中思路出现“堵车”时,我就去看镜框里的文竹,心海里又依稀出现“马太效应〖注〗”。

第二年春天,我无意中发现,花盆里拱出了一株纤细的嫩芽。

我拿去镜框,拂去尘杂。

信手捻起窗台上一个铁钉,轻划根部松土,心中一阵潜喜:这不是新生的文竹吗——!?只见它晶莹剔透,形态优美,旺盛无比。

从此,我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向往。

我对文竹倍加呵护。

得到养分后,它也不负吾望,嫩梗茁壮地成长起来,顺着窗玻璃,向着“父辈”的方向攀爬……。

《散文百家》2008年10期【注】马太效应: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相关主题